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91期 台不台有關係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從隱密到展現——BLOG-部落格-網誌
關鍵字:
作者/王子豪 (長榮大學校牧)
  網誌的書寫開啟了作者、文本與讀者之間的另一種無限可能性。

  這年頭什麼都要Blog一下,過去要透過網頁行銷,而今大部分的公司行號或是廣告也要利用Blog的行銷。不僅如此,連今年的縣市長選舉,你也可以看見很多候選人有自己的Blog,藉由Blog推銷自己,讓選民認識自己。如今我們看見Blog已經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越來越多人有自己的Blog,越來越多的服務平台推出免費的個人Blog,那你知道Blog到底有什麼特性嗎?

何謂Blog?
  Blog的中文大多稱為網誌,源自於Web Log一詞,Web亦即全球資訊網,而Log則是一種技術上的紀錄檔,而Weblog一詞乃是指網路伺服器上所產生的訪客造訪紀錄檔。之後,Peter Merholz詼諧地將Weblog拆成We Blog,如此Blog逐漸被視為一個單字,在中國譯成「博客」。而在台灣取其音譯成「部落格」,亦有取其意譯為「網誌」。而網誌在這幾年蓬勃發展,年輕一輩的網路使用者,基本上已經有某程度的比率使用網誌,甚至習慣在網誌上抒發自己的情感,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目前提供網誌服務的網路平台介面有新浪部落、MSN Space、無名小站、樂多、Pixlog。

  而到底什麼是網誌?在網路百科全書Wikipedia裡則被定義為網友個人撰寫於網路空間上的個人日記,其中包含以時間順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記事,並透過引用和迴響進行與其他網友之間的交流(參照http://en.wikipedia.org/wiki/Blog)。其實個人網頁並非在這幾年才開始的,但早期要經營自己的網頁需要學會簡單的網頁設計程式,然而近年來各大免費網誌服務的平台所提供的網誌僅需使用者在線上註冊,不用學習任何網頁語言設計,或申請網域名稱與架設網站,只要幾分鐘的申請,就可以開始在個人網頁上發表創作。而由於網誌讓人在網路上的書寫行為變得容易,因此這幾年參與網誌的網友越來越多,只要花點時間到各大網誌平台觀賞個人網誌,其中不難發現有人是將自己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記錄下來,也有人發表自己對於時事的看法,亦有收集專業知識與同好交流,宛然成為一個專業交流園地。

從私密到展現
  在過去人們亦有撰寫日記的習慣,但是個人日記是一種非常私人性的資料,在成長過程中,日記是自我之間的對話,個人情感的抒發,其中所記錄的可能是無人知道的祕密,甚至父母在孩子不同意的情況下,也不能觀看兒女的日記。然而在網誌的書寫行為中,令人玩味的是,網誌同樣是記錄自己的心情、祕密,但是書寫者卻有意的甚至盼望別人透過閱讀來瞭解他。筆者有一些在教會服事的朋友就告訴我,他們在教會輔導的青少年只要有新的心情記事就會告訴他,甚至要他在網誌上留下回應文章,否則還會有不悅的反應,似乎透露出你不夠重視他。而這現象就是促使筆者對網誌感興趣的所在,在過去因為網路的匿名性,使用者在網路上大量展現自己的想法以及經歷,徜徉在網路這個匿名的虛擬世界。然而網誌使用者就算沒有特地在文章中介紹自己,但使用者的朋友都清楚知道使用者是誰,就在匿名性功能的取消下,卻仍舊創造出不斷增加的網誌使用者,其中不難發現使用者具有某種想要「表達自我」的心態。在社會的變遷之中,現代社會越來越強調自我,也越來越標榜自我,敢於發表成為現在年輕人的一個記號,而網誌的成形就在無形中滿足呈現自我的行為,一方面透過網誌呈現自我,一方面透過閱讀使更多的人願意呈現自我,就在這樣的循環之下,網誌成為一種不可遏止的潮流。(註)

  另外除了表達自我之外,因著網誌提供的功能是多樣性的,不僅僅是文章的發表,包括背景音樂、音樂清單的設定、個人相簿、資源連結等功能,讓使用者按著自己的想法去編織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這裡面除了無話不談之外,使用者還刻意地呈現網頁所設計出的視覺美感、所提供的資訊連結,其所要凸顯的就是個人的獨特性及專屬個人的空間感。因此網誌不僅是文章的發表和創作,更重要的是展現作者的個性,使得網誌漸漸成為作者在線上的身分代表。

  不過根據統計,絕大多數的網誌是以記錄生活、抒發情感為目的,此兩者就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其次依序為資訊分享、彙整資料、結交朋友。而就算是以記錄生活和抒發情感而言,其內容的差距也很大,有的作者是信手拈來隨意抒發情感,簡單的幾句話就是一篇日誌,但我們亦可以看到有些使用者在抒發他的情感時,不僅激發了閱讀者的情感,亦帶領他們進入作者所編織的個人世界中。在此,筆者提供一個網誌http://www.islife.info/,其作者所書寫創作而成的個人網誌世界,呈現了一種宛如生活記事的日記簿,一方面透過簡單的日常語言,而非篇篇長篇大論、理論的文章,但是就在這種簡單的生活對話中,卻讓讀者看見作者在面對自己生命所遇見的人事物的反省。一方面透過時序的編排以及主題的分類,不僅可以從時間縱軸看見作者的轉變,另外亦在文章主題的分類之下,更廣泛地看見作者的不同側面。
  
超越時空的連結
  網路具有無限的展延性,不論是誰都可以跨國界、跨領域地藉由網路進行溝通瞭解,所以網誌的發布也讓所有的人都可以對你所書寫的內容一窺究竟。無形中作者連結了廣大的讀者群,閱讀者也透過個人的網誌觸摸到作者的內心世界。然而這當中仍有一個很矛盾的現象,就是網誌理當是具有高度的個人性,但是大部分的網誌使用者認為在網誌裡,除了透過閱讀之外,亦利用迴響的功能,使作者和讀者之間具有更高的互動性。而網誌和網誌之間也透過連結,讓網誌與網誌之間成為一個不被限定的網路社群。

  在此特別提出迴響這個功能,簡單說就是讀者的回應或留言。透過讀者的回應,第一、增加了彼此間的互動,讓作者可以瞭解讀者的想法;第二、透過這樣的互動,讓作者調整自己書寫的方式和內容,且更好地呈現自己的所思所想,讓網路中的自己與別人進行更好的交流。其實日記網誌的書寫早已不同於傳統日記的撰寫,日記網誌不是留給作者自己觀看,也不是作者自己獨立完成,乃是藉由網誌的公開性與讀者一起完成。而這一點也就說明了先前所討論的,網誌的生活記事早已超越私密性的傳統日記書寫;進一步而言,網誌的作者早已設定了一群陌生人的讀者,他不僅寫給自己看,也寫給這群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看,期待從中得到迴響。

  也就是如此,評論家羅皓菱曾如此說:「如果說,個人網站只是一對多的傳播出口,那麼,部落格則是無數人對無數人的傳播社區,這裡既有個人愛好,也有公眾趣味;既有私人觀點,也有群體爭論;部落格的價值一方面體現為個人化,另一方面,這種個人化又要被多數人認可。所以,部落格的成功,關鍵在於他對內容的品評是否獨到、甄別是否合理、推薦是否恰當,有多大的說服力和吸引力。部落格是既體現自我,也考慮市場需要的。」在這清楚地說明了網誌的特性,它是需要被閱讀,也需要被認同的,一方面需要具備自我的獨特性,一方面亦要吸引同好者的回應,但是就在這種自我獨特性與社會性的拉鋸之間,國內網誌研究者林克寰在其個人網誌曾如此說:「請先深入地認識我、縝密地瞭解我,再來評斷我所做的事情。如果你的心眼只能看到事情的一面,那麼無論我如何費盡心思形容山川的壯麗,你看到的還是你家的後院。」其實網誌的使用者,既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更在乎別人用什麼眼光來看待。
  
網誌、信仰、個人
  曾幾何時,筆者也開始了個人的網誌,原因無他,只是原本就是MSN的使用者,在MSN提供網誌服務之後,多數的朋友開始了自己的網誌,連帶著也讓筆者開始經營規畫自己的網誌,但是礙於時間上的難處,無法在書寫創作上有較多的呈現。不過,就在使用的過程中,讓筆者有一個反省,就是網誌既然已是當今的流行產物,是否有種可能性,將信仰的反省透過網誌的書寫,讓廣大的讀者可以去閱讀,透過這種無形的影響,能更有效的傳遞我們的信仰反省。其實近年來,教會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網站,除了報導教會消息、聚會內容、活動照片,另外亦在網頁上提供講道內容、錄音的下載服務。然而網誌有著網站所沒有的優點,對一般基督教網站而言,若非特定人士,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主動地進入此網站;但是個人的網誌至少在外觀上並不具備明顯的宗教背景,且透過連結的功能,使讀者進入作者的反省當中。以下筆者提供兩個個人網誌http://blog.yam.com/oj2005和http://swalk.blogspot.com。從他們的網誌上可能無法發現他們是基督徒,但是在字裡行間卻可看見信仰生命的反省。

  筆者認為,網誌的書寫開啟了作者、文本與讀者之間的另一種無限可能性。作者透過書寫在網誌呈現自我,透過網路的超越性,含藏了無限的讀者群;而文本亦在閱讀的過程中,歷經迴響有著不同的詮釋;而讀者亦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產生對話,彼此間產生了交互的影響。或許這樣的網誌需要有點深度和內涵,但也就是如此,有更多的人願意在這個人的獨自空間裡編織自己美麗無限的夢。

註:筆者透過調查授課的班級,班級學生為大一生,回收問卷五十八張,其中使用網誌的學生有十八位,使用網路相簿者二十七位。雖然不是正式的統計資料,但是時下年輕人使用相簿的比例越來越高,不僅抒發自己的心情,更願意透過照片讓他人來認識自己。
同作者相關文章:
寫出「新」眼光 (第 122 期)
「特」會「特」什麼「特」? (第 113 期)
幫地球降溫,教會可以怎麼做? (第 106 期)
年輕!可愛!無厘頭!——來自「黑澀會」的現象 (第 101 期)
從隱密到展現——BLOG-部落格-網誌 (第 91 期)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第 89 期)
重返聖經到詮釋 (第 5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1 期 台不台有關係 (31-3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1期  2005年  12月 台不台有關係 91
本期主題:台不台有關係
發行日期:2005/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台客文化面面觀
我很「台」,不是「客」:台客的歷史淵源與現象,台客用詞的反省
「台客」的信仰反省
台客,有那麼嚴重嗎?——長青團契話「台」
以台為榮
PCT台不台?
以期盼面對苦難的年代——記蔡瑞月的舞蹈與人生
從隱密到展現——BLOG-部落格-網誌
文史工作——長老教會最具實力的事工
「文化情境化」到「神學情境化」
美不勝收──史奴櫻教會的社區事工
過得好最重要!
網路禮拜算不算做禮拜?
視而不見的神蹟——馬雅各醫師的活見證
從基督信仰淺談同志議題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懷抱熱情,迎向未來
信仰之旅
洞察、獻身、突破
讚美飛揚
上帝為我安排的實習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