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86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字級調整:

解惑之窗
台灣基督徒與兩岸和平
關鍵字:
作者/陳尚仁 (台灣神學院倫理學助理教授)
基督徒看戰爭與和平
  對於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軍事議題上,台灣基督徒與所有台灣人民(本文中的台灣人民指住在台灣土地上、享受公民權的各族群)在基本的態度上應該是沒有差異的──和平是人民和政府一致的優先考量,只有當耗盡了所有的和平手段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軍事衝突才會被當作最後的考慮方案。

  基督徒當然是愛好和平的,所有的台灣人民也是如此。但是愛好和平不等於是絕對的和平主義者(absolute pacifism)──在任何情況下都反對戰爭,反對使用暴力,即使是反抗侵略的戰爭。愛好和平的人也絕不是懦弱、沒有勇氣維護公義的人。基督徒愛好和平,因為我們看重每一個人的生命,包括自己和自己的同胞、海峽對岸活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人、甚至也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生命。基督徒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是上帝所造的、具有上帝的形象、是有價值的。

  基督徒理所當然的是愛好和平,但是有時有人會有一種誤會,以為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絕對的和平主義者。其實從基督教歷史和現存的各種基督教宗派來看,絕對的和平主義者並不是基督徒對於戰爭態度的主流。

  絕對的和平主義雖然理想崇高,寧可被暴力所害,也不願以暴制暴。可是這樣的主張無法實際面對、解決人類集體犯罪的實況。套用路德的話:「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真基督徒,即真信徒,那麼所有的君王、貴族、刀劍和法律都用不著了。」(《路德選集》上冊,基文,1986年, p.444)問題是這種理想狀態從來不曾存在過,今天台灣面對窮兵黷武的強權中國,絕對的和平主義更是站不住腳。所以台灣的基督徒在思考台灣的軍備問題時,應該以主流的基督教「正義戰爭理論」來思考這個問題。

基督教的正義戰爭理論(Just War Theory)
  要構成基督教的正義戰爭必須合乎下列條件:1.正當原因(just cause):保衛自己的國家、人民、主權、領土是正當的原因,侵略則是不正當原因;2.正當動機(right intention):為了奪取他國的資源、土地或報復、洩忿是不正當的動機,擊退入侵的外敵則是正當的動機;3.最高權威(right authority):戰爭必須由中央最高統帥宣戰,而不是地方軍事將領;4.最後途徑(a last resort):在採取了各種和平的外交手段無效之後,戰爭才是考慮的選項;5.得失相稱(proportionality):戰爭必然會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若是這場戰爭能夠消彌更巨大的邪惡(如外來的奴役政權)時,它才是值得考慮的;6.成功有望(expect to succeed):完全沒有勝算的戰爭是無謂的犧牲,稱不上是正義戰爭;7.締造新的和平狀態(contribute to a new state of peace):這場戰爭打完之後,能夠進入一個和平的狀態。

  以正義戰爭理論的標準來思考台海軍事衝突時,前面的四個標準顯然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自從1980年代以來,台灣國軍就明顯以「守勢防衛」及「能戰而不求戰」為建軍備戰的原則。台灣與中國若不幸發生軍事衝突,台灣國軍必然是在人民所選舉出來的總統──三軍統帥──的領導下來從事反侵略戰爭。可能有不同看法的是後面三個標準:1.我們值不值得為了保衛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和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在最後不得已時奮力一戰?2.到底台灣有多少勝算可以抵抗中國入侵?3.在打贏了台海戰爭之後,台灣和中國是否可以進入和平的狀態。

  目前這三個問題在台灣人民中還沒有一致的看法。雖然台灣在過去的二十年當中,經歷了解嚴、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重大民主改革,但是仍然有些台灣人民不是很珍惜民主的成果,在中國的武力恫嚇下,主張寧願和中國統一,即使是失去民主自由,也不願再度面對戰爭。二十年前喊著要光復大陸的一幫人當中,現在居然也有人說台灣一定是打不過中國的。
  
  然而在筆者看來,中國一旦入侵台灣,台灣的防衛戰爭無疑的是一場正義戰爭。我也相信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不願意再一次被外來政權所殖民,也因此我們願意為了保衛我們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而付出代價。在此前提之下,我們應該心平氣和來思考台灣的軍備。
  
  用尼布爾的「勢力平衡原則」(the principle of equilibrium of power)看台灣的軍備

  當我們談軍備時,不表示我們正主動積極地要製造台海衝突,甚至引來戰爭。其實正好相反,因為台灣只有在具有相當的軍力時,才能不給中國犯台的誘因。美國著名的神學家雷茵霍.尼布爾主張:「避免被統治的最有效方法是勢力的平衡,只有如此,較弱的一方才不會招引強者來奴役。若沒有一個最起碼的勢力平衡,任何道德或社會性的約束力都不足以防制不公義和奴役的發生。」(《人的本性與命運》,Vol.2, p.265, 筆者自譯)他所主張的現實主義,促使美國政府有效地圍堵了二次大戰後以蘇聯為主的共產集團向自由世界的擴張,雖然也帶來了長達四十年的冷戰,至少讓民主和共產兩個集團避免了第三次大戰。

  就全世界的角度而言,東西方冷戰已經結束了,台灣跟中國的關係也不再是國共內戰或單純的台海兩岸關係,而是一個全球化時代,兩個經濟體彼此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可是無論如何,中國武力犯台的實力和動機一直存在著。正因如此,尼布爾的勢力平衡理論仍然對於思考台、中關係具有深遠的意義。前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接受專訪時的一段談話中,可以明顯看出尼布爾的影響。蔡英文:「我覺得在現代的國際社會,和平手段相非常多。軍購的意義是在一個和平過程中的計算……如果軍事武力的差異性不是那麼高的話,會強化雙方和平解決的心情。如果軍事武力差太多的話,終有一方對和平的使用,耐性會差一點。」(《天下雜誌》,2004年10月15日)

具體的實踐方案
  台灣的基督徒和所有台灣人民一樣都應該投入保衛人民和國家安全的行列。筆者認為目前台灣基督徒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促進台灣國家認同
  當台灣朝野熱烈在談軍備時,我們不應該忘記軍事防衛只是國家安全的一部分。對台灣而言,中國武力是外來的安全威脅,台灣內部的安全威脅主要是來自國家認同的危機。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民對於自己的國家名稱、國際定位和前途無法有明確、一致的看法時,這種國家認同的分裂無疑的是招引外敵來犯的重要誘因。作為台灣的基督徒,我們有責任努力促進台灣人民的國家認同。當所有台灣人民都能夠團結一致、有合一的國家認同、能珍惜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願意為民主政體來付出生命的代價時,台灣才能更安全。

2.宣導公民防衛(Civilian Based Defense)
  公民防衛可以簡單的定義為:藉由社會大眾與公共團體,以公民不合作與反抗的力量防止外來侵略和佔領。公民防衛只是國家整體防衛的一環,提倡公民防衛不意謂著我們要放棄台灣的軍事防衛,而是要教育台灣人民甚至萬一在中國侵略、佔領台灣以後,我們仍然有機會以公民防衛的手段讓中國的佔領失敗。長老教會與台灣教授協會曾在1994年12月間邀請公民防衛專家夏普教授(Prof. Gene Sharp)到台灣來宣導公民防衛,這樣的活動值得我們持續努力。

3.宣揚上帝國的福音給台灣和中國人民
  上帝國的福音不應該只是一個狹隘的個人靈魂得救的福音。除了帶領人相信耶穌、成為基督徒、加入教會生活以外,福音也應該包括上帝的創造、上帝對全世界和全人類的主權。這個全備的福音也應該包括為什麼在西方基督教的文化脈絡中,終於在宗教改革之後逐漸發展出民主政治的思想和政體。〈創世記〉告訴我們「上帝用祂的形象造人」跟人權的概念之間有何關聯?「我們必須順從上帝,不是順從人。」(徒5:29)對基督徒有何政治意涵?這些神學都應該是我們所傳揚福音的一部分。

  我們盼望有一天台灣和中國之間的關係能夠發展成既和平又公義,兩國人民都能夠享有自由、民主、公義的政治體制,國與國之間能夠平等對待,如同〈以賽亞書〉所說:「他們要把刀劍鑄成犁頭,把鎗矛打成鐮刀。國際間不再有戰爭,也不再整軍備戰。」(賽2:4)但是這一天還沒有到,只要這一天還沒有到,我們所有的台灣人民都應該負起防衛台灣的責任,在這一點上,基督徒和整個台灣社會是一致的。
同作者相關文章:
基督徒對同性性行為的看法 (第 132 期)
基督徒的職業觀 (第 112 期)
台灣基督徒與兩岸和平 (第 86 期)
1.“Just War”, The Westminster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Ethics.
2. Reinhold Niebuhr, “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 2 vols.
3.《雷茵霍.尼布爾》,王崇堯著,永望出版社,1993年。
4.《天下雜誌》,2004年10月15日,蔡英文專訪。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6 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47-5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6期  2005年  2月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86
本期主題:「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發行日期:2005/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台灣教會界的7-11?!──淺論PCT的品牌與行銷
一個年輕教會的老堅持
長老教會的再出發?
營造宣教型的教會
學習型的教會——教會更新的新起步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青春自殺「勿/誤」語?
親愛的,別自責
海洋兒女之歌——蘭嶼東清教會的社區宣教
【音樂宣教】乎?
長老教會的神學困境
家,躲風避浪的港灣?
台灣基督徒與兩岸和平
戰爭、軍購與台海安全
當死亡的恐懼籠罩
王惡到王屋
活得更豐富
北區大專學生工作五十週年建言──長青團契學生看大專工作
教會應作社會的良心——立委賴士葆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長老教會沒有聲音?──立委蕭美琴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為自己出征
搶救客家人的靈魂
日光少年營與我
我的黑盒子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