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1期 新眼光讀經運動與聖經神學
字級調整:

文化.藝術
馬太的靈感
關鍵字:
作者/呂秉衡 (現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中會東寧教會牧師。)
  聖經究竟如何寫成的?這些作者如何得到啟示?這是歷代基督教會無法忽略的問題。如今有人說,聖經既然是上帝所默示(提後三:16),作者應該只是執筆記錄者,而全部內容的一字一句必然都是來自上帝本身的詳述;另一端的看法認為,聖經乃是不同作者與編輯者面對當時的宗教、政治與文化背景的信仰體認,而在字裡行間反映著強烈的神學意圖。這兩者的歧見在於對「默示」的定義實在相去甚遠,雖然後者在理性上站得住腳,但是在聖經批判的方法論興起之前,教會幾乎沒有疑議的接受前者旳觀點。

  義大利的畫家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所畫的這一幅「馬太的靈感」(The Insperation of Saint Matthew),顯示他承續了教會傳統的聖經神學,說明馬太福音寫作的過程,是上帝藉由天使傳述內容,馬太則是被揀選的記錄者。這是一件教會委託卡拉瓦喬為羅馬的San Luigi dei Francesi教堂所畫的作品,放置於其中一間禮拜堂的祭壇正中央,由此可知作品所蘊含的意義,代表著教會的立場與信仰。

  卡拉瓦喬運用精確的寫實技巧,安排天使與馬太作有趣的對比,一上一下、一老一少,使人感受到這確實是從上帝降下的聖言。我們可從主角馬太頭上的光環與身上的穿著看出,卡拉瓦喬有意表現這是聖人、智者的集合體,然而卻也暗示著馬太究竟是有限的人類,必須透過由天而降的天使逐字傳述,才能完整記錄這卷福音書。因此除了繪畫技術之外,馬太與天使的肢體語言就成為這幅畫最值得觀賞的所在:天使扳著手指,認真的指示馬太應該記下的字句,非常符合孩童與大人對話的姿態;馬太注神凝視著天使,不因他像稚齡兒童而有所怠忽,謹慎的深怕有任何疏失遺漏。這兩人無聲的語言使靈感啟示在空氣中交流,叫人心領神會。

  關於天使,卡拉瓦喬運用的形式與一般的想法沒有兩樣,這天使有飛禽似的翅膀,從天而降的態勢說明他不是凡人,扮演著上帝信差的角色。其實,在聖經裡所描述的天使,具有各種形象與任務,除了為上帝傳遞信息之外,也有負責作戰的天使、在上帝座前讚美的天使、為人代求的天使....等。在某些經卷裡,天使有名字,甚至但以理書更說天使的等級。詩篇八:5提到人比天使微小一點,說明人的尊貴,也正指出天使居於上帝和人之間的能力與地位。因此聖經中的天使通常都有超能力,為人所不能為,知人所不能知。形容這超能力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加上能飛的翅膀,以賽亞書描述天使撒拉弗有六個翅膀(賽六:2),更是超乎想像。猶太教的傳統以及一些次經、偽經稱撒旦是「墮落的天使」、「被懲罰的天使」,他與上帝敵對,進入人心散佈仇恨、懷疑,謊言等罪惡,而路加福音與啟示錄也描述靈界與撒旦爭戰的情形(路十:18、啟十二:7-12),可知天使與人間的善惡有關。到後來,人們相信聖人去世會成為天使,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守護天使。這些關於天使的信仰,可以在許多宗教與文化中找到相似的故事或文件,可見這是人認知本身的有限以及為了拉近與上帝的距離而形成的信仰。因此,儘管宗教中的天使是個靈體,在藝術形式上卻總是以擬人化的方式來表現,而兒童般的天使所強調的就是天真與純潔,具有上帝完全的性質。

  從天使的形象與達成啟示的方式來看,這件作品與當時教會的想法應該相當一致,但是卡拉瓦喬並未為了迎合教會的需要而隱藏個人風格的展現。比如此間有人批評卡拉瓦喬的畫太不莊嚴,在他的筆下的基督、聖母、使徒等,彷若粗鄙的莊稼漢,或衣衫襤褸、或赤足披髮,其模樣讓人難以忍受。這幅畫中的馬太,手掌粗糙,足未登鞋,與一般人認知的智者、聖人的形象有很大的差距。這正是卡拉瓦喬的獨特之處,他所畫的聖人與使徒,總是凡夫俗子的模樣,缺乏讓人景仰的高貴,卻有使人認同的親切感。就我們所知,卡拉瓦喬對畫中人物的詮釋,不是刻板印象的拷貝,而是來自一遍又一遍的研讀聖經,以及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因此他領略出的神學觀點反而更能超凡脫俗。卡拉瓦喬在這件作品中肯定馬太記載福音書的靈感來自天使,我們大概也能體會他的藝術創作得自教會的傳統與聖經的啟發,而這些都是上帝向人彰顯的媒介。
同作者相關文章:
藝術與信仰:從美感認識信仰、從信仰中體會美 (第 136 期)
藝術、文化、信仰──從「龍」的象徵意義談起 (第 73 期)
從基督到十字架 (第 66 期)
梵蒂岡聖保羅教堂的耶穌像 (第 61 期)
被弄瞎眼的參孫 (第 57 期)
洛林總理的童貞女像 (第 56 期)
馬太的靈感 (第 51 期)
布勒哲爾的「巴別塔」 (第 4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1 期 新眼光讀經運動與聖經神學 (44-4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1期  1999年  4月 新眼光讀經運動與聖經神學 51
本期主題:新眼光讀經運動與聖經神學
發行日期:1999/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鑽牛角尖
編者的話
新眼光「新」在哪裡?
為什麼要以新眼光讀聖經?
LKK讀經法
新約學的聖經解釋方法
猶大和他瑪(創世記三十八章)
(創三十八:6-26)她有理!
現代解經史概述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威而鋼與性
馬太的靈感
1999聖詩週年大紀事(一)
讓教會在社區生根
從享受恩典到分享恩典——淺談「成聖」
意外的戀情
上帝必有預備
牧師服的由來與意義
奇異恩典
大夢初醒
多元的主日崇拜
飛碟會陳恆明與末世明王
能匹配的肋骨──可幫助的祝福
格瓦拉與耶穌──老大與基督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