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31期 飆-談當今之青少年
字級調整:

文化.藝術
選舉語言及國家主人的語言
關鍵字:
作者/鄭良偉 (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東亞語文系教授。)
  過去台灣人的反對運動中對文化權及語言權真重視。但是最近有一部分人卡無重視,甚至認為著「內部的和諧」,無應該談起台灣人的語言權利問題。這擺行政院的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攏無提起語言教育問題。阮啥物奇怪,但是標榜欲為台灣人的利益來犧牲的人竟然也有這種言論,阮感覺需要檢討台灣人的語言人權問題。

  語言權是天賦人權,聯合國人權宣言有明文規定愛保障,一個族群無應該因為因的語言、文化來受無平等的待遇。台灣過去的外來政權攏是用因的語言政策,來限制台灣人的經濟、教育、文化、政治參與機會。這種壓迫目前的台灣猶未解除。因為「國語」獨尊的教育制度,違背民主化、多元化、人本化的教育原理需要改革。

  台灣是一個多語移民國家。主要的國內的語言本來就愛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不幸幾百年來的外來政權攏採取分化政策,利用國語政策互各族群之間互相無機會瞭解互相的語言及文化。結果福、客之間若有機會本來呣免幾個月,就會得互相用互相的話來交通的,煞滿清時代著愛用文言,日本時代需要用日語,國府時代著用北京話,互相才講會通。社區內厝邊的語言有日常接觸的機會,語言學起來,正確閣容易。有多語能力欲閣來學另外一種語言嘛卡容易(一般客人有福客能力,華語能力攏比福佬人卡好。)統治者卻認為互相講會通才會得分化,才會得利用猜疑、矛盾,卡好統治。

  這一個族群若在殖民政權下接受外來政權的教育,被分化的後果閣卡嚴重,所形成高級智識分子及一般群眾中間真嚴重的隔離及利益矛盾,家已●自覺,不知不覺之中專替外來政權服務。最近看著少年人卡常攏講華語,就有人講「台灣人已經欲、也應該放棄台灣話」。

  這種主張是「國語」推行決策者的心所願。在現階段猶是既得利益者的想法,目前的一般選民猶是愛聽母語,愛選互「家己的人」,卻有台灣人領導者講這種話,可見知識分子及大眾有相當的差異。

  一個族群的語言若無書面語的使用及正規教育的傳授,彼個族群的文化及語言無法度有社會地位。母語文的地位有建立,才會得保障大眾的尊嚴及權益。但是這個改變往往及已經用外來語言建立社會地位的高教育領導者的既得利益互相衝突。

  中國目前的「漢族」中有一大部分人,原來呣是漢人。華北的匈奴、胡、金、寮、蒙、滿、華南長江以南的原住民族絕大部分攏呣是漢人。在因漢化的過程中,讀冊人扮演過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可惜因也變做母語滅種的兇手,本族文化殘亡的推動者。對中國政治立場來看,因當然就是傳播京師中原文化,促成中國政治統一的功勞者。

  中國境內的福建省、廣東省、華北各省及境外的越南、韓國之間的分別,呣是血統,是文化。形成這兩種無仝的社會結構及文化導向,就是兩種文化轉變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中國境內過去的非漢人漢化的情形。無本地本族書面語抑是文化歷史教育向下面的反應:少數愛服從多數,是天然原則,也是民主程序,傷堅持少數人的語言,對家己的得票豈有好處?互真濟人聽無,豈有效果?故意互辯論的對方聽無豈有公平?客話聽有的人卡傾向的反應是:客人豈呣是主人?豈無語言權?豈會使因為語言來在政治的參與上受著差別待遇?保護少數豈呣是民主政治內底的一個重要原則?

  阮認為國民黨及民進黨若有真正欲為愛台灣、重民意,應該提供福、客的翻譯設備。許信良用客話辯論、彭明敏用台語演講,效果若是族群的對立,改用「國語」才是台灣的大損失、大災難。若是有提供雙聲帶的電視設備,抑是耳機當場翻譯,對互相學習、互相瞭解是一項真好的機會。豈講台灣無這種人材,豈講民進黨、國民黨提●比這條微小的費用。豈講台灣人的科技水準無夠,猶未有資格通利用現代化的設備來服務台灣人的溝通、團結及民主的需要。

因為過去的教育制度及語言政策的誤導,台灣人對語言問題的認識及處理方式需要加強改進。一般決策人員及輿論界對世界各國的語言情況及台灣語言問題,資訊無夠,理念無清楚,真容易專用家己的語文經驗及政治權力的眼光去看問題。

  其實台灣人電腦科技人材及水準,台語電腦詞庫的現有各種資料已經真緊就會得發展書面語的自動翻譯。嘛會當發展電腦自動注音,促進教材的編輯、輔助教學的改進。語音的合成及機器辨認也有法度在短期內實現。電腦專家及語言研究者若有配合,真緊就有法度利用一寡資訊設備,瀰補人的記憶有限,學習時間無夠,社會語言種類傷che,漢字字數傷che,漢字無統一,標音系統閣一大堆種種問題。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科技的發展,及語文研究成果,因為公權力的控制,攏是為著華文、英文teh服務,但是嘛有高水準的研究,應當來服務台語客話。若是大家有一寡認識,相信會改變看法。

  在現此時的語言狀況下,阮主張除了維持民主原則及族群和諧原則以外,也需要邁進多元化、科技化、民本化大方向,來落實國家主人的意願及需要。政治家及政客的分別就是:政治家會當領導智識分子的本土化,照顧大眾的需要,一方面實現各族的語言權益,一方面促進語族間的團結及秩序問題。政客就只考慮著當選,無去考慮久長性的發展及人民的權益。選舉的時好聽話講一大堆,當選後攏給記得了了。

  真濟國民黨候選人攏是在選舉的時講台語,當選後繼續推行「國語教育」,採用日本人的客、福分代政策,無為著人民語言的尊嚴及和諧,權益及信賴,自信及秩序,盡因人民公僕的責任。有實行母語教育的大部分攏是民進黨的縣市長:宜蘭縣、(過去的)、屏東縣、台北縣、高雄縣。在因職權範圍內為著各族群的母語教育有做一寡代誌。可惜因的努力因為中央教育部「國語」獨尊的體制有真大的限制及阻礙。

  今後的總統選舉,有目睭的人攏欲看未來的總統按怎運用人民的稅金(現在千單用在教育的國家預算,就一年有一百外億),按怎規劃國家主人語言的尊嚴及提升,按怎運用現代的管理方法及科技設備來為族群語文的發展及交流服務。

  吸收世界文化攏需要透過中原語文,教育無主體性,讀冊人專靠中原的語文及教化來維持因的地位等等,是伊主要的特色。

  第二種演變模式有現代東亞國家的形成,及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真類似。唐朝以後日、韓、越的讀冊人讀過漢文,帶動文化交流及本國文明的提昇。因有一段真久的時間,嘛真看輕家己的文化及語言。但是東西接觸以後,大家心目中的世界文明中心,無閣再是「中國」中原。「教化」的導向及視野,已經無局限在千外年來漢字文化圈的「天下」,是有世界觀,多元吸收民權理念的文化交流及教育導向模式。因的讀冊人雖然也受過漢文教育,也有鞏固既得地位的問題,因卻有真大的壓力無法度無思考、檢驗世界各種文化的優點及缺點,代先是忠實保留原狀,介紹互社會使用,透過社會的使用,慢慢轉變。就日本來講,自從明治維新以來,移借外語有一定的形式ka本國化。通講是用本土、本族的立場,照顧因的一般大眾的語言及文化利益。

  及中國政治隔離三百年的台灣人,卡有機會去比較中、日、西的文化,也有機會發展特有的本土文化及語言。遮的吸收外族的成分,在台語比在華語佔卡大的比例。因為無親像華語有強大的政府機器及教育制度,teh「淨化」社會的語言。可惜因為政治的高壓政策,本土語言書面語無普及化,本土文化歷史無教育機會。現在在朝野攏講欲教育改革的呼聲中,知識分子及大眾權益的矛盾及互動關係,在世界民族國家形成中攏已經發生過,台灣抵即開始突現,當teh等待內部共存的定位及秩序。台灣華語及中國普通話的關係也teh追尋附合自我尊嚴及權益的規範標準。

  台灣言論的自由化及參政機會的多元化以來,各種各類的有志者攏欲爭取參與的機會。現在聲音卡大、發表機會卡濟,資源卡濟的猶是高級智識分子。因語文的選用對因卡有利的在口語方面是華、台語雙語抑是三語(即華語、客話、福佬)的運用,有人只會曉用華語對選舉就真不利。在書面語方面大部分是華文。因為著台灣未來的建設藍圖,自然也會偏向因的經驗及因的利益。因本身也真少人有覺醒一項鐵的事實──因的語文選用的利益及一般群眾的利益及權利有矛盾。因過去讀的是中國冊,及民眾的文化隔離,需要進一步及一般大眾接觸、互動才會當體會大眾的需要。若是專聽母語能力衰退的台灣人中文作家的聲音,抑是華語文的媒體,大部分是teh抵制、壓迫台語文發展。正親像當時反對中國白話運動的是講白話的古文學者;反對日語白話文教育的是日本人漢文學者,反對韓國諺文教育的是韓國人漢文學者。

  台灣國會的語言論戰,民進黨總統候選提名辯論會中的語言選用,所引起的聽眾反應應該真無仝款。民意代表用競選的時使用選民的語言,在議會替國家的主人辯論議案,使用選民聽卡有的話語,對選民來負責,有民主理念的人應該會肯定這項台灣人做主人出頭天的做法。

  客人及福佬人的中間對候選人語言的選用,當然有無仝的反應。客話區及福佬區當場的投票,多少反映當場語言選用的效果,但是主要猶是反映多年來外來政權族群分化政策的惡果。
同作者相關文章:
人性與語言的共通性 (第 81 期)
選舉語言及國家主人的語言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31 期 飆-談當今之青少年 (35-3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31期  1995年  12月 飆-談當今之青少年 31
本期主題:飆-談當今之青少年
發行日期:1995/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飆心s/
從統計數字,看今日之青少年問題
我們的青少年在哪裡?
教會與青少年──教會能為青少年人作什麼?
教會與青少年──淺談今日教會青少年輔導事工
教會與青少年──教會為青少年作了什麼?
學生暴力行為輔導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淺談廣電媒體Call-in的文化
叩應文化
選舉語言及國家主人的語言
「論揀選」
「假如……」的設想
一切都是為最好的做準備
婚姻與溝通
基督徒可以看A片嗎?
有果子的聖誕樹
「主啊!你有永遠活命的話」
「好男人」真的不見了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