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94期 單身,礙著你(gāi-tio̍h lí )喔?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活出新生命:愛的現在進行式
從個人延伸到群體,與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人長時間相處生活,要學習像耶穌接納她一樣,去接納和愛他們,是最大的衝擊和張力。
關鍵字:
作者/郭明珠 (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班學生,緬甸丙吾崙浸信會錫安堂會友)
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救主之後,我們就能活出耶穌的樣式嗎?基督徒領受救恩後,活出在基督裡的新生命才是真正的挑戰與開始;若與過去沒有分別,那麼接受耶穌就是沒有意義的。基督徒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活出新生命的樣式?以下我將以蘇菲亞的故事為例,看歌羅西書三章 12~17 節如何指引她面對困境和挑戰,促使她在認識耶穌之後,如何與過去的生活有所分別;並在這過程中,明白什麼是在基督裡活出新生命。
 
基督裡的新生命:耶穌怎樣饒恕人

歌羅西書的主旨是要幫助當地初代教會的基督徒持續在門徒生命上成長。書信中提到的哲學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吸引力,不論是第一章對基督論進行崇高的反思(第二章駁斥此哲學),或是第三章闡述的禁慾主義都變成障礙,促使他們離開福音的軌道。因此,這封信的重點是對抗這些吸引力和試探,避免讓它們滲入基督徒的生活中(西二 4~8)。書信的總主題是:「基督是萬事之主,超越一切執政掌權者,也主導基督徒日常生活」;基督徒只須關注他們與基督之間的聯繫,並活出基督所帶來的新生命。
 
蘇菲亞從小在育幼院長大,成年後有機會服事弱勢兒童,並與他們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一年。在這一年裡,她面對生活習慣的不同及孩子們品格方面的缺陷,導致她財務上受損害。蘇菲亞要面對生活上的磨合,並且原諒他們的行為。但令她感到難過和愧疚的是,她深知自己蒙上帝所愛,並因基督的饒恕而被接納,卻無法活出在基督裡的新生活(西三 12~14)。其主要問題是:從個人延伸到群體,與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人長時間相處生活,要學習像耶穌接納她一樣,去接納和愛他們,是最大的衝擊和張力。在這裡,我們要先定義什麼是「基督裡的新生命」?本文將它定義為:「活出耶穌的樣子」;換句話說:「耶穌怎樣對我,我也要怎樣對別人」——讓耶穌來主導我們的生活,也符合歌羅西書將基督凌駕於一切之上,以祂為原則的信仰實踐。
 
蘇菲亞一開始的感受是:她雖然知道耶穌接納和愛她,但她因為做不到像耶穌一樣,而有罪惡感;不確定耶穌是否已饒恕她,以致她像還沒有真正經歷耶穌的饒恕一樣,無法饒恕自己——若未能真正經歷耶穌的饒恕,就不能像耶穌一樣饒恕別人(西三 13),更不用說要活出基督的新生命,自然無法活出基督徒該有的品格(西三 12~13)。因此,蘇菲亞要先從「知道」轉為「願意領受」,並經歷耶穌的饒恕;不要明明真理就在眼前,只觀望著它而沒有伸手領受。這個過程是門徒生命的成長旅程:先解決蘇菲亞個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明白主的饒恕也包含她對孩童們的愧疚與罪惡感;要解開這些捆綁,被主饒恕、接納,得釋放才能走下一步。
 
以愛心聯繫全德:包容與饒恕

歌羅西書從第三章至四章 6 節是倫理的勸勉,提供基督徒一個原則:基督必須塑造我們與神的家庭和與外人的關係。然而,德席瓦爾(David A. deSilva)提醒:在重新處境化這原則之前,基督徒必須反思現代的文化趨勢——如何根據當代的家庭與人際之間的倫理,落實經文中的守則:在關係中顯明基督,活出神愛子國度的真理。
 
處境的第二個階段,則是進入群體之間的關係:「……除此以外,還要穿上愛心,因為愛是貫通全德的。」(西三 14,和合本 2010 修訂版)曾思瀚提到新身分的兩個重要表現是包容和饒恕,兩者在希臘文是現在分詞,意即生活模式。他認為包容就是容忍對方,面對經常接觸的人,基督徒不應該逃避這個考驗,因基督的饒恕是基督徒彼此饒恕的基礎(西三 13)。「穿上」各樣美德之後,加上「愛」,就大功告成——14 節認為愛心是在這一切之上,若沒有愛,就無法做到前面的美德(西三 12~13)。筆者認為:處境中的人物是不同社會背景和生活習慣的人,若只是容忍對方,並不能讓他們長久生活在一起;他們之間的張力不只在於經常接觸,更像是「家人」一般,天天生活在一起,一、兩次可以容忍,若每天持續容忍,到極限終究會爆炸。因此,包容和饒恕應當建立在將彼此視為「在基督裡的一家人」的基礎上;透過溝通和退讓,過程中更將「愛心」置於一切之上,愛那不可愛的、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才能將對方視為一家人,而活出包容和饒恕。
 
蘇菲亞成長於得到別人恩惠與幫助的背景,透過別人的幫助,她經歷到「在耶穌裡是一家人」的氛圍,並以為自己能自然地將所領受的愛與別人共享,且實踐在信仰群體中。然而,她的反應卻是排斥異己,或許蘇菲亞無法將這些孩子視為在基督裡的一家人;或許她所謂的信仰群體之間的愛,只能落實在給予她幫助的人,以及屬於同溫層的人。蘇菲亞意識到她與孩子之間是有社會階級的差異性,她們之間沒有相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卻只因認識同一位基督,她就有意願要去包容他們的行為舉止,無奈她沒有能力在群體中實踐愛心。第二階段蘇菲亞面臨的,就是如何擁有「愛」的能力?教會的標準答案:顯然是從基督而來;難道這個能力就因此能一蹴而發嗎?
 
活出新生命:愛的現在進行式

歌羅西書三章 15~17 節:讓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以基督的倫理作主導,眾人被邀請成為一體,意即成為一家人或基督的身體,並在敬拜中受感化,彼此教導、勸戒,無論做什麼事,都奉耶穌基督的名感謝父神。從以上經文得知,活出新生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包含彼此教導和勸戒,並不是單方面容忍或包容對方,而是群體一起學習好的美德,實踐基督的樣式。因此,蘇菲亞應當讓自己持續在這個環境裡,和孩子們一起成長。這是門徒生命建造的旅程,也是學習愛的旅程,以活出基督的新生命。
 
信仰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在於群體中的實踐。若將這個群體擴展至社會層面,面對弱勢族群,基督徒的態度該是如何呢?教會中常見的是只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的一樣的人,這是基督的愛嗎?基督所展現的生命,不分種族、國家和文化等等因素,當今緬甸和烏克蘭遭遇政變和戰爭,很多人流離失所,許多難民遇到困難,而身在台灣的我們,每日平安出入,有社會保障和各方面的資源,工作都能正常運行,別人所遭遇的苦難,與我有什麼關係呢?那麼我們必須問:對耶穌而言,祂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和行動?如果耶穌很在乎這些人,我們是否也要參與他們裡面呢?若耶穌在乎,我們是不是應當持續參與世界的苦難,以基督的愛去陪伴和關心他們渡過艱難的時刻。願我們都能活出基督的新生命,讓基督得以彰顯!
 
延伸閱讀:

1. 德席爾瓦(David A. deSilva)著。《21 世紀基督教新約導論》。紀榮智、李望遠譯。新北市:校園,2013。
 
2. 曾思瀚著。《歌羅西書——多元世界•獨一真理》。蘇慧中譯。香港:明道社,2009。
同作者相關文章:
活出新生命:愛的現在進行式 (第 19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94 期 單身,礙著你(gāi-tio̍h lí )喔? (63-6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94期  2024年  2月 單身,礙著你(gāi-tio̍h lí )喔? 194
本期主題:單身,礙著你(gāi-tio̍h lí )喔?
發行日期:2024/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單身,什麼問題?
人生的許多不同可能
單單事奉主:單身傳道人的心路歷程
追星就像一場戀愛?
我的單身生活
耶穌將單身者託付給教會
台灣原住民宣教之母——Ciwang Iwal 姫望
「家」是彌賽亞的誘惑
從「下半天」的歷史尋回信仰熱誠
不孕的子宮?——淺談不孕者關顧
縫合傷痕台灣,基督徒責無旁貸——「2024 怎樣選?民主社會中的基督教會」座談會紀錄報導
凝視
原子彈與分別善惡樹之果
從 WCC EYG 到 WSCF-AP RCM
在福佬庄看到客家
活出新生命:愛的現在進行式
從實務案例論醫治釋放
主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
誰會把我放在第一順位?
看見不一樣的團契
文字事工懇請支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