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30期 食 不實在?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食物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現代基督徒需本著愛心、公義及屬靈智慧來選擇食物,特別拒絕有嚴重道德疑慮的「血汗食物」。
關鍵字:
作者/張子見 (環球科大環管系助理教授、雲林環盟理事長)

※前言

日前美牛進口衍生的瘦肉精爭議,加上禽流感疫情以及更早的塑化劑風暴,引發國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在現代生活中,不但加工的食品無法令人安心,連生鮮的農漁產品也有許多健康疑慮,而許多問題事實上都關聯到環境及社會公義的問題,只是這些涉及結構性的問題較不易察覺,或容易被人忽略,但長遠的影響可能更大。

※畜牧業的環境影響

撇開一般人較少接觸的稀有動植物不論,提供我們日常飲食的農牧活動,事實上對地球的傷害更大。其中又以畜牧造成的環境衝擊最為顯著。聯合國農糧署2006年報告指出,畜牧業每年約會排放71億噸的溫室氣體,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8%,不過部分專家認為,若考慮相關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則畜牧業實際的影響可能更大。

畜牧業中又以養牛的環境影響最大。根據瑞典國家飲食署的調查,每生產1公斤的牛肉,大約會排放15-25公斤的溫室氣體,相較於豬肉的5公斤與雞肉的2公斤。主要是由於牛是反芻動物,草料穀物在胃裡消化時,會產生大量的甲烷,而甲烷是總效應僅次於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除了溫室氣體之外,穀物牛肉對於水的需求也大,平均生產1公斤牛肉,就會消耗約100公噸的水。

在台灣,畜牧廢水,特別是養豬廢水,是水污染主要來源之一。過去有很長的時間,大高雄地區幾乎都依賴水源已遭豬糞尿污染的澄清湖和鳳山水庫,優養化程度超過國家標準千倍以上,不但得提高加氯量,還會因此產生致癌物質三氯甲烷。

另外,飼料作物與糧食作物之間,也有爭地的問題。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每16公斤的穀物,卻只能產生1公斤的牛肉;以肉食為生所需的農地面積,是以穀物與蔬果為生所需面積的二十倍或以上。在美國有56%農地,其所收成的作物是要拿來生產牛肉,可見美國牛不只有健康疑慮,對環境更是有極大傷害。

為了讓富裕國家享用更便宜而充足的肉品,每年熱帶雨林被破壞面積達1,700萬公頃,其中70%是用來作為牧場,其餘有很大部分則用來種植飼料作物(如大豆)。熱帶雨林是陸地上基因多樣性最高的地區,雨林的消失直接的衝擊是物種的滅絕,尚有加劇溫室效應、影響全球水平衡、原住民種族存續…等環境及社會問題。在東南亞,雨林消失的原因雖然與畜牧關聯較小,仍與食物生產密不可分,例如為了種植全世界使用量最大的食用油——棕櫚油——而砍伐森林。其他像糖、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亦造成相當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消失。棕櫚油其實造成的問題不止於環境層面,許多貧窮國家本國的榨油業都遭到廉價的棕櫚油打擊而無法生存,除了加深經濟與社會的不平等,亦使作物等多樣性銳減。

再論美國牛。在美國,其牛隻飼養的方式,絕大部分是環境負荷量最大的集約式畜牧,在這裡,「放牛吃草」是反常的,絕大部分牛是所謂的「穀物牛」,即完全吃飼料的,而為了增加蛋白質和鈣質,通常會在飼料中添加動物製品,甚至是牠們的同類的屍體,這是極其違反自然的作法—上帝創造萬物的規律已經嚴重地遭到人類的干預及扭曲。有一段時間狂牛症在歐美盛行,即是因為餵食牛隻吃患有羊搔癢症的羊屍體製成的肉骨粉而感染。瘦肉精是最近大家較熟悉的眾多所謂「添加物」之一,其他像抗生素、荷爾蒙等,都是集約式畜牧必須的投入。

近來有研究報告指出,長期食用基因改造食品,可能會有過敏、妨礙生殖能力等健康疑慮,因此反基改食品的風潮在全球方興未艾。你可以選擇不吃基改食品,經濟動物可不行,幾乎所有的飼料作物全是基改作物,並且在農藥管制方面,飼料作物相較於一般農作物更加寬鬆,近乎無標準。

※漁業的環境影響

在家禽家畜陸續暴發問題之際,水產品似乎是不錯的選擇。事實上漁業對於環境的傷害固然遠小於畜牧,但由於海上公權力鞭長莫及,海洋相關公約亦多滯礙難行,因此過度漁撈、流刺網、拖網所造成的生態衝擊並無明顯改善跡象。

在一般的水產品中,又以蝦子的環境影響較大。蝦子是底棲生物,所以通常是以末端繫著鐵板的拖網在海床上,不僅摧毀海底地形地貌、破壞生物棲地,還會抓到5-20倍的雜魚,這些遭池魚之殃的生靈,通常是難逃死亡命運,因此拖網對海洋生態的殺傷力不亞於號稱「死亡之牆」的流刺網。

人工養殖的蝦子同樣糟糕。許多熱帶開發中國家不斷擴張養蝦池,致使全球38%的紅樹林面積遭破壞,降低海岸對暴潮的緩衝力。南亞海嘯造成印度洋沿岸許多國家嚴重災情,一部分也和紅樹林的保護能力消失有關。筆者曾在南亞海嘯後提出「中秋烤肉等於烤人肉」的說法,雖然有點聳動,卻是要提醒台灣消費者留意木炭來源,以免間接造成別人的苦難——許多國內使用的木炭是砍伐東南亞紅樹林製成的,雖然這是屬能源範疇,也與食物關係密切,在此順帶提及。此外,紅樹林破壞後漁業會受影響,當地人的食物來源亦減少。

在台灣,養殖漁業雖然不必對地層下陷問題負所有的責任,卻也是許多環境破壞的來源。台灣也和日本、中國等國家同列非法補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下次在享受海鮮時,還是要多想想。

※農業的環境影響

農作物的生產一般對環境的衝擊較畜產品少,但仍與棲地破壞、土壤沖蝕、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問題息息相關。現代的農業,基本上是用化石燃料取代太陽能做為主要投入,而為求成本最小化、產量最大化,採用機械化、大面積、單一作物耕種,造成土壤沖刷及病蟲害加重,又衍生過度施用化肥及農業問題。在台灣,甲烷主要的排放源不是畜牧,而是水稻田。而施用過多的氮肥,除了會造成水質優養化,亦容易在土壤中轉化成另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氧化亞氮。此外,氮肥過量導致部分蔬菜,如小白菜、青江菜,硝酸鹽的含量經常超出WHO(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甚多,攝取過量將提高罹癌風險。

部分有機農業標榜低環境衝擊,事實上不全是如此。許多國家為了發展有機農業,自開發中國家大量進口泥炭土,而泥炭土的開採常伴隨著大規模雨林破壞及溫室氣體排放。此外,由於有機肥料供不應求或農民自製堆肥技術不良,使未熟成的有機肥反而成為水污染及甲烷的重要來源。在台灣,許多有機蔬菜是種植在極耗能的溫室裡的,對環境的傷害不見得較小。此外,目前的有機認證制度對小農極其不利,反而助長農業企業化、財團化(國內像永豐餘、台塑等企業都跨足有機農業),嚴重衝擊傳統小農的生計及其生態保育的功能。

※結語:珍惜食物,回歸自然

總而言之,過去人們對於人生中要緊的吃的大事,存在許多無知與誤謬。除了不知道食物生產過程的環境影響外,在營養衛生觀念方面也受到扭曲。例如有研究指出,攝取過多的奶製品與蛋白質是造成骨鬆症的主因,特別是 一般認為用來補充鈣質的牛奶,其實由於鈣磷比的關係,人體不僅很難吸收其豐富的鈣質,反而可能得不償失。此由牛奶消費量高的國家人民骨質疏鬆症罹患率反而高可以獲得例證;相反的,印度、非洲人的日常飲食中鈣含量極低,卻少有人得骨質疏鬆症。

此外,食物浪費的情況必須被扼止。在富裕國家中,如「吃到飽」的餐廳或各種促銷活動,經常誘使消費者購買遠超他們實際所需的食物。而為了維護衛生及品質,一些速食餐廳會將可堪食用的食品丟棄,造成大量食物浪費。在此同時,貧窮國家人民卻因買不起糧食,或森林、河川、海洋等免費食物來源消失,而承受饑餓的折磨,且日益嚴重。因此,我們必須扭轉過去的飲食和消費習慣。

減少肉類乃至不吃肉類,不僅是為了環境,也較合乎自然規律,人類現在的飲食已經遠離自然了。筆者曾經因環保因素吃素八年,後來因為家庭因素而做了修正,但一直拒絕乳製品,主要理由之一是它是最違反自然的一種食品。人類在身理上是同其他靈長類,天然的食物都是偏向水果及嫩葉,而不是現在的主食穀類與肉類。穀類的種植與人類文明的奠立有極大關聯,因為自此人不必終日花費時間和精神在找食物、吃食物及消化食物,但穀類終究不是人類等天然食物,而肉和蛋則是在少數情況下的補充食物。然而奶卻不是,所有的哺乳動物,無論是草食、肉食或雜食性,只有在嬰兒時期才喝奶,一旦稍長腸道中就沒有可消化奶水的細菌,因此吃了奶會遭身體排斥--這是上帝設計來防止較長的兄姐和初生的弟妹搶奶喝的一種機制,因此所有的哺乳動物長大了就不喝奶了。偏偏人類是如此幼稚,長大了還要喝奶,因為沒有媽媽的奶水喝,就搶小牛、小羊的奶喝。在台灣,鮮奶是非常昂貴的商品,有些小牛出生後,甚至連一口自己媽媽的奶水都沒喝過,而是喝廉價的進口奶粉泡的奶。如此不自然、不道德的食物,從某個角度來看,比殺生得來的肉類更難下嚥。

從基督教觀點,所有的食物皆是上帝所賜,基本都是潔淨而可享用的。但聖經的食物觀乃本於以色列人尚為游牧民族時的環境及文化,後經耶穌基督和使徒保羅的修正,但須知當時的食物生產並無現在社會如此複雜的環境及社會問題,因此現代基督徒需本著愛心、公義及屬靈智慧來選擇食物,特別拒絕有嚴重道德疑慮的「血汗食物」。當然。更不宜因宗教信徒緣故排斥素食,事實上許多西方的基督徒吃素的比例滿高的。

此外,基督新教有將上帝抽離自然的傾向,以致基督徒在感謝上帝賞賜食物時,較少關聯到自然萬物的犧牲。事實上,萬物皆上帝的一部分,我們享用食物,即是在獲得上帝大能,身為東方的基督徒,應該對食物有顆更細膩的感恩的心。

同作者相關文章:
食物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第 130 期)
台灣基督徒看經濟公義──由M型社會談起 (第 106 期)
理性與狂熱的對話——社會運動者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洞察、獻身、突破 (第 91 期)
把握青春,活得精彩 (第 7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30 期 食 不實在? (20-2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30期  2012年  6月 食 不實在? 130
本期主題:食 不實在?
發行日期:2012/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食 不實在?
上帝國的飲食
「基因改造食品」面面觀
馬鈴薯vs. 在地食物
食物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改變世界從吃開始——《美味代價》的啟示
老闆,來一顆幸福的好蛋!
回家種田
吃、工作方式與生活──三件看似不相關的事
一起吃飯
好「食」在的淡江長青學舍生活!
備餐分享
日治時期主日學和教會公報的耕耘者——潘道榮牧師
從獵人、傳道人到電影明星——林慶台的見證(上)
淺談使徒行傳中的「方言」現象
請主搶救迷失t?家己土地頂e台灣母語
原來,?一直都在
第一次參加神研班的心得
從學員到籌委——神研班「讀經運動」的迴響
我也想放一本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