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92期 幹嘛讀大學?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萬事互相效力
關鍵字:
作者/蔡維民 (輔大長青畢契、輔大哲學博士、真理大學宗教系副教授)
  我很幸運,能夠「信仰、工作、服事」三者兼顧,甚至合一。

我的成長背景
  我是一個PK(priest kid),不過作牧師的孩子相當幸運,因為教會所有服事的事情我幾乎全部都接觸過(打掃、倒垃圾、青少契事工、主日學事工、司琴、禮拜主理……),因為要「一人獻身,全家服事」。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特長,就是很會搬家,而且我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好,就像蟑螂一樣。為什麼?因為就我從小到大,搬了七次家(不是倒會跑路),我們換了七間教會(1967年誕生於台南,當時父親在台南中洲教會實習;1970年父親神學院畢業、舉家搬至桃園南崁教會;1972年搬至台南善化溪美教會;1977年遷至台南縣佳里教會;1981年遷至基隆教會;1986年搬到台中霧峰教會;1995年又搬到彰化萬興教會)。到後面兩間教會時,我的個性與信仰大概已經定型,比較沒有太大的適應困擾。但記得當1981年我家從台南佳里遷至基隆教會時,我國二,正值反叛期,同儕團體被抽離,新的同儕關係尚未建立,所以產生了適應不良症。我這個人又極「搞怪」,什麼都反抗:反抗牧師孩子須承受的期待與壓力,不願按父母的期望走神職(其實我現在仍在掙扎),曾一度要放棄信仰,不過後來還是回來了。主要是因為家人——特別是我媽媽的支持,她不斷提醒我「基督徒」與「獻身」的責任,把我扯住不放。

成長的契機:意義的選擇
  我常常和學生說自己從小到大充滿了神蹟。特別是在真理大學宗教系教書時,面對的是一群對自己的學校與科系不那麼認同的學生,我都會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1985年我讀成功高中二年級時,因迷於社團及交女友緣故被當掉,那時候心情沮喪低落到極點,因為我個性好強,對於失敗的承受能力很差,所以自我放逐了一段時間。後來受到家人與老師的鼓勵,讓我知道:「哪裡跌倒,就在那裡站起來;哪裡多用一年,就在那裡把時間找回來。」所以在大學畢業考上研究所後,剛好有可以直升博士班的機會,我便申請直升(當然還是得有一些努力),五年後便拿到博士,比我原來的規畫還早一年。高中同學與大學同學之中,第二個取得博士學位的還比我晚二年。我以這個例子告訴學生:「你們在座有哪一個高中被當?沒有!那麼在高中畢業的階段中,我的狀況是最糟糕的。我這麼糟糕的人都可以成為大學教授,你們一定也可以!」

  關於「認同自己的科系」,一直是我教學時學生最大的問題。其實我自己也曾對自己的科系不認同過。在剛考上輔大哲學系時,我總認為自己應該可以考得更好,所以在大一時相當瞧不起自己系上的老師,並不認真上課,常常跑到台大旁聽。升大二的暑假,我參加台大哲學系轉學考,結果鎩羽而歸,那時才開始認真認同自己的系,也才真正發現自己系上有許多的「寶礦」——許多老神父是國際知名學者,甚至是國內知名學者的老師。後來我也找到了古寒松神父作為自己哲學討論的指導,打下了許多紮實的基礎,後來得以直升並順利畢業,這段時間的學習功不可沒。我很清楚知道:若我一直都不認同自己的科系,就無法真正發覺這個系的價值;看不到價值就無法得到成長,當然就會對系上諸多抱怨,這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由於自己也在教會服事,我發現不管是對自己的科系,或是對自己的教會、團契都是一樣的情形,我們有時會抱怨自己的教會、團契,在抱怨、不認同中就會越離越遠,不參與、不服事就更無法得到造就的資源,怨懟之心會更強。事實上,可能只是自己的態度問題罷了。

成長的契機:時間規畫與多元學習
  一直以來,我很少在某一階段只有一個身分,幾乎同時具備了兩、三個身分(不包含當兒子、男朋友的身分)。舉例來說:大二時我是學會幹部,也是教會少契輔導;大三時是學會執秘、畢聯會總幹事、教會少契輔導、青年團契會長、霧峰青年小區區長;碩一時也考上台灣神學院且同時就讀;博士班時在聖經學院兼課、在台中烏日教會實習(無牧)、協助輔大長青輔導事工;到了真理大學除了教書之外,同時也繼續就讀神學院,並且也在台北中正教會協助教會整體事工。對我而言,最大的問題是時間的安排:要準備講道(一週平均三至四篇)、要教學備課、要計畫事工、要作研究發表成果……同樣只有二十四小時,如何有效規畫?我只有兩個原則:「絕不浪費零碎時間」與「絕不放過邊際效益」。譬如:我不浪費時間去哈啦聊八卦、除非必要絕不上MSN、我不會打電動、也絕不會看電視看到忘了關;就算和家人一起看電視,裡面的情節常常就成為我上課與講章的例證;帶教會團契上山進行原住民教會服務,同時也兼做學術田野調查;努力完成神學院的課程報告,因為稍作修改就可以發表……有效規畫時間,讓我對手上正在進行的事特別專注;而另一方面也激發自己的潛能,這是一舉數得的。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不專業」的人,因為自己已經習慣於同時擁有多重身分角色。不過,這對我也是一種恩典。從小在教會長大,擔任過團契幹部、輔導,對於活動的企畫、執行有較多的練習,也辦過區域性聯合活動;到了大學參與學會、畢聯會等社團運作,辦過大型的、跨校性活動。說實在的,當時完全不知道我幹嘛要這麼累?搞這些東西對我未來有何意義?後來當我來到真理大學任教的時候,第一年是「博士後研究」的身分來的,只是兼任的資格。一年後的續聘本來有些問題,但是後來就是因為我除了學術能力之外,還被認可為「辦事能力很強」,才能進到學校專任。換句話說,是那些原來我不認為對我前途有幫助的「附加能力」,讓我得以專任!所以現在我都會循循善誘自己的學生,不要只讓自己擁有一種能力,要開放任何可學習的機會,因為如果能夠讓自己具備多方多元的能力,就更具有競爭的優勢——你可以選擇工作,而不是只能讓工作選擇你。雖然這樣講有些市儈,但是其實我也想過:若不教書我能作什麼?可以牧會啊!或者我也可以教音樂啊(我起碼也學了十幾年的琴)!因為我知道上帝給了我怎樣的恩賜,所以在面對前途抉擇時不會慌亂,能保持一定的自信;而「自信」又是讓自己獲得肯定與認同的重要因素。

實踐性的信仰歷程
  我很幸運,能夠「信仰、工作、服事」三者兼顧,甚至合一。因為信仰,我在教學與研究的領域是以一個「Insider(局內人)」的身分,在熟悉的領域中,我可以取得較多的資源,因此許多研究內容可以更加深入,取得更多、更寶貴的資料,可以將更真實的基督教各面向呈獻給社會;另一方面,因為從小浸淫在信仰中,也曾遇到信仰危機,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我懂得區分「信仰」與「宗教」。所以如今在面對其他宗教研究時,不但不會混淆自己的信仰,甚至還可以很客觀地評析所有宗教現象的內涵與優劣。我可以不留情地批評許多教會現象、讚揚其他宗教團體的貢獻,但是絲毫不會影養我對於信仰的執著。信仰讓我知道我該如何在社會諸宗教中定位我的宗教。

  我的信仰是「實踐」得來的——是追求、服事與掙扎中慢慢累積而來,而且現在我也實際在教會工作,所以我的教學、研究隨時有實務作驗證。例如我在教「宗教行政實務」,講到財團法人相關項目時,學生可以理解,因為我的教會本身就是獨立財團法人,我有介入運作;我在講什麼叫洗禮聖餐時,學生很樂,因為我實際帶他們操作禮儀,有葡萄酒可喝、有麵包可吃。因為我的信仰與服事,所以我的學術理論不是不可驗證的;甚至,我的服事越寬,我的研究領域就越廣,感謝主。

  曾經有人問我,對我而言「信仰」的意義是什麼?以及它帶給我最大的祝福為何?我想,信仰是一種對上帝恩典的回應。這裡面包含了「知道是上帝的恩典」、「知道來自於上帝」、「願意回應」、「真實的回應」。「知道是上帝的恩典」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追求;「知道來自於上帝」是一種謙卑、是一種交託;「願意回應」是一種獻身、是一種決志;「真實的回應」是一種負責的生命態度、是一種見證。換句話說,我的信仰讓我知道我的限度在哪裡,我真正須追求的真實是什麼,而且誠實展現我所追尋的成果。「信仰」帶給我最大的祝福,大概就是讓我成為一個真正有信仰的基督徒吧?
同作者相關文章:
是「轉移」抑或「整全」?—回應宋泉盛教授〈以耶穌愛的大誡命來省思大使命〉 (第 107 期)
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理性傳統與宣教遺傳看宗教對話 (第 103 期)
萬事互相效力 (第 92 期)
語言、文化、意識型態 (第 84 期)
「與神和好」 (第 74 期)
見證與基督教美學 (第 66 期)
「責任」、「超越」與「委身」 (第 65 期)
基督教改革宗藝術的「象徵」意義與方法論性格 (第 59 期)
理想的教會——從羅素來反省我們的教會觀 (第 5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2 期 幹嘛讀大學? (73-7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2期  2006年  2月 幹嘛讀大學? 92
本期主題:幹嘛讀大學?
發行日期:2006/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努力升學為哪樁?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正在孵「醫生蛋」的母雞
踏出船身,走向水面
醉裡挑燈看劍——回顧狂狷大學生活
以經濟角度談台灣教育的社會現況
教育者耶穌看台灣的大學教育
王興武牧師傳道軼事
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教會與藝術
泰澤團體——紛擾中的寧謐處
邁向更有希望的明天——鄒族茶山教會的社區工作
喜歡還是愛?
為何大學與基督教越走越遠?
國際青年部落遊學側寫
你知道嗎?他是我爸爸!
側寫陳丁財校長——主日學教育達人
從離散社群理論看台客現象
誰來認證一個認證?
萬事互相效力
教會生活改變了我
一生恩典的標記與提醒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