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92期 幹嘛讀大學? |
|
|
本期主題 |
努力升學為哪樁? |
|
關鍵字: |
作者/辣鼻小心
(大專學生工作者)
|
|
|
「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沒有!他能夠拿什麼去換回自己的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
前言 在華人的文化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似乎長久以來成為人們求學的不變定律。每當我們問及學生:「為什麼要讀大學?」「大學畢業後為什麼要讀研究所?」通常得到的答案如下:1.不讀書還能幹嘛?2.不讀書沒前途、沒錢賺。3.不想工作,所以繼續讀書。4.大家都上大學(考研究所),所以我也要。5.現在以大學的學歷找不到好的工作。
這五大項為當今學生們的主流思想。歸納起來,我們可以說升學的最終目的,乃是為了「向錢看」。因此,當我們翻開每年大學放榜的學校科系排序,最熱門的科系必定與當時最賺錢的行業有關。然而一位教育哲學家曾說:「教育和訓練不同,訓練是為人們的職業作準備,而教育則是為人的生命作準備。」我們不禁要好好的思考,目前的教育體制究竟是在訓練人成為具有賺錢本事的「狗」,還是在教育人成為真正具備成熟人格的「人」?
選擇背後的黑手 根據教育部2005年10月的統計,青少年自殺事件逐年上升,成為青少年前三大死亡原因的第二名。2005年11月15日一位東海大學物理系三年級的吳姓同學,留下一封簡短的遺書,告知其母親「我活夠了……」之後,選擇以上吊的方式結束生命。兩天後(17日)台中技術學院進修班一年級王姓女學生,疑似因課業壓力過重,選擇在第一次期中考過後,跳樓自殺。緊接著在同月26日中山大學中文系四年級李姓女學生,疑因憂鬱症困擾,在宿舍持塑膠袋套住頭部,窒息輕生。
短短的兩個禮拜,竟有三位父母含辛茹苦培養的大學生,各以不同的方式,達成相同的結局。面對這樣頻繁的自殺事件,我們絕不能再以「個案」來看待,而應該更加嚴肅來探索,為什麼生命在這些「高材生」的眼中,竟是這麼的「不值錢」?從這個現象再回顧現代青年學子升學的目的,我們不難發現一些端倪:功利主義的思想與價值觀,深深與我們的教育制度連結在一起。
在這樣的思想體系下,唯有賺錢的科系是「好」的科系,讀什麼科系便決定了一個人將來所能得到的「名與利」,更決定其將來「幸福與否」。因此不論個人興趣、性向、理想為何,只要能擠進醫學系、電機系、資工系等「出路」好的科系,便是得到了「出頭天」的第一把鑰匙。相反的,若是考上了人文學系,例如:哲學系、中文系、歷史系、美術系等看起來沒什麼「出路」的科系,自以為關心你的「熟人」總不免會問一句:「讀這個將來要做什麼?」言下之意好像說:「我已經提醒過你囉!以後窮途潦倒可不關我的事!」
更可笑的是,如果考上了熱門科系,絕不會有人質疑你是否適合讀這個科系,反而會找一堆理由來支持你繼續讀下去,如果你已經發現自己不適合該科系而想要轉系,勢必引起一場家庭革命。但相反的,如果是冷門的科系,父母親友會百般努力的勸說,請你轉系,甚至還會落下一句狠話:「你讀這個,以後餓死了沒人管你。」從旁人的眼光來看,似乎熱門科系是未來飛黃騰達的保證班,而冷門科系則是萬人詛咒的放牛班。
這世界的價值觀 選擇科系對考上大學的學生來講,已經是一個困難的抉擇,但是對於那些連大學都考不上的學生來說,他們所面對的則是更困難的挑戰。這些名落孫山的考生,必須面對周遭親朋好友時而投來關愛的眼神,時而給予憐憫的問候,好像是在告訴他們,因為沒有考上大學,這個世界就要因此滅亡了,未來將是一片黯淡無光的日子。
這唯一的價值觀,正應驗了在開頭所提及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一句話。無論是學校的老師、學生的家長,無不把這句話當成圭臬一樣的奉行。但好成績真的等於優良生活品質的保證嗎?賺大錢真的可以讓一個人生活的更加快樂自在嗎?真的可以讓人的生命更豐富嗎?相信我們對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會是否定的,特別是在基督信仰中,耶穌基督對我們說:「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沒有!他能夠拿什麼去換回自己的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
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很難再說是讓學生受教育,而僅僅是訓練他們謀生的技巧,然而〈申命記〉8章3節說:「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生命豈是單靠著食物維持呢?若我們把範圍再更擴大來看,生命又豈是靠物質便可以得到滿足呢?
人之所以活下來,是在於人需要一個活下去的意義,人若失去這個意義,唯一的選擇就是了結自己的生命。然而每個人對於生命意義的詮釋有所不同,只是在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一個人活下去的意義,只為了「利己」這個目的。在如此狹隘的價值觀裡,一旦事與願違,考慮到自殺一途時,他不會考慮到身邊愛他的親朋好友,更不會考慮到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什麼影響,因為一切以利己為目的的人,很難想像這個世界上多了一個他或少了一個他,會有什麼不一樣。 相信每個人都想要追求美好的人生,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但是美好人生的定義卻是因人而異,父母師長想將美好人生的定義強加於孩子身上,把唯一的價值觀放在自己與別人身上,最後的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
再者,我們還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有許多人繼續升學,不是為了逃避兵役,就是為了逃避出社會工作。對這些人而言,升學不是為了受教育,而是不願意背負成為一個人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非常可悲的是,這些受了所謂「高等教育」的人們,竟不知道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更甚者,似乎學歷越高的人,越不知如何與他人相處,於是每天的生活只是一個線性活動,規律的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電腦前,再不就是在床上。然而我們都必須承認,一個人若失去了群居生活,沒有了人際關係,生活上喜怒哀樂的點點滴滴,無法與其他人分享與分擔,生命將會索然無味。
重新思索人的價值 基督徒的生命,理應是分享的生命。在面對整個大環境的變遷,我們應該認真來思考,順利升學是福是禍?我們真的要隨著世界的主流價值觀、單一價值觀走嗎?升學真的是生命唯一的道路嗎?是不是沒有高學歷文憑,就表示一個人沒有出息、沒有價值了呢?
當我們的信仰,成為助長我們更加趨近於世界的價值觀,我們必須重新回來思考,耶穌在〈馬太福音〉7章13-14節所說:「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那通向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好走的,朝著這方向走的人很多。那通向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難走,找到的人也很少。」這句話背後所隱藏的意涵。或許高學歷等同於高所得,或許坐辦公室吹冷氣比下田耕作來的輕鬆,但是不是輕鬆就一定等同於快樂幸福呢?
升學的目的若不是為他人謀福祉,若不是為了更深的探究生命的意涵,那麼升學的意義將不再是受教育,而是使人更接近「弱肉強食」,更加野蠻。因此,在我們積極鼓勵別人升學之前,還是先教會他們如何分享、如何為他人著想,我們才不至於製造出自私自利的高智慧毀滅性怪獸,危害這個世界,您說是嗎?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推介《失控的正向思考》 (第 134 期)
|
.MSN與火星文 (第 96 期)
|
.努力升學為哪樁? (第 92 期)
|
.妳/你真的幸福嗎? (第 89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