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90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
|
|
潮流.脈動 |
咱的米——自己種的米 |
|
關鍵字: |
作者/余定國
(宇愛光養生協會常務理事)
|
|
|
自己種吃的米,吃自己種的米,想來真是件美好的事。
等待半年 這一季的米終於在千呼萬喚下出場 從綠油油的秧苗等到黃澄澄的稻穗 如見久經患難的親人 終於平安站立在眼前 止不住親吻它的衝動 輕輕撫著飽滿的榖實 心中的感動飽實亦如是 汗水是青松瘦狹背膀下的辛勞 憂心是阿富日夜夜的不休不眠 我付出的竟僅僅是一張榖票和等待的貪婪 站在夕陽餘暉的田壟間 終於理解榖東大會上 青松激動的淚水 是源自這些一粒粒金澄的穗實 是每一天日落時分繽紛的感動 站在稻壟之間 踩在收割後的泥土上 濃郁的土香撲鼻而來 原來一碗白米飯之間可以有這樣多的情愫 從今起每個吃飯的時刻 都可以有這樣滿溢的喜悅 謝謝青松 感謝阿富 帶我回到土地的懷抱 ─ 美玲─
榖東俱樂部的緣起 在將近十年的有機理念推廣歲月中,從許多人不認識「有機蔬果」,到現在處處「有機蔬果」真假難辨的情況,令人無限感慨。表面上大眾多了有機與環保關係的認識,但事實上由於了解的不深入,我們的土地和辛苦的有機耕作者未必受益。因為,我們深知人的認證遠比土地和農作物的有機認證更難,但卻是更重要。然而,在這些年來我們目睹一些有理想的耕作者,被現實的問題一再的考驗,毅力堅強者,繼續的堅持理念。但中途變節或妥協的也大有人在,對於這樣的朋友我們都不忍苛責,因為在他們獨力從事恢復地力的當時,可能沒有人支持與陪伴。這期間,質與量的收成往往不甚理想,然而這個過程卻無法一躍而過,因此常常理想就此擱淺。
從消費者的角度,每個人都希望買到和吃到無污染最有活力的有機食品。可是,當有機農民度不過現實的難關時,消費者中就無所消費,更糟的是,生態及土壤也無法恢復生機的樣貌。有鑑於此,本協會和一群朋友,以及一些堅持理念的有機耕作者協議,共同合作組成以稻米為主要生產品項的「榖東俱樂部」,藉由彼此的扶持和參與,以朝向生態環境、生產者和消費者三贏的目標而努力。
首先,由土地管理者即是耕作者,估算單位生產面積的年度生產量、單位成本、機械器材投入和耕作者的酬勞,以預先訂定每公斤之稻米售價。由榖東朋友認購下季個人欲承購的數量,預先交付認購榖金,規劃生產計畫。整個生產計畫流程由土地管理者為主要執行者,榖東可隨時來關心農地的種植情形,幫忙鬆土、除草和收割。季末收成則依實際收割與投入成本,再次評估榖東之收益,盈虧由榖東全體來承擔。
「榖東俱樂部」是以社群支持農民的合作方式為概念,藉此希望有效保障耕作者有基本的收入,讓其能安心實踐有機無污染的農業耕作,亦可帶領榖東及其親友進行環境保護或有機農業的教育活動,讓他們切身感受農耕的甘苦,及實際的與大地對話,甚至可以經驗傳承。亦能培養人們敬天惜福、尊重自然的美德,如此生態永續、生機常存才能指日可待。
化關懷為行動 日出日落,風起雲走,炙熱的陽光刺辣辣地,灑在裸露的臂膀跟項頸上,汗水總是在無聲無息間,滴落腳底烏黑的土泥。無意中發現,在田裡工作,似乎總是弓著脊背的時候多,彷彿就在幾個俯首抬頭之間,眼下的田圃已經從苗嫩青青,走到了穗滿累累。
6月底的穀東聚會,我們第一次試著,讓許多因著這片土地而結緣的朋友們,有機會見面相識,或許是那種人與人之間,坦誠交流,難能可貴的氛圍,讓我們興起更大的想望,希望讓人跟土地也有親近的機會,讓許多鎮日繁忙的穀東農夫們,也能夠享受赤足踩在自己田地上的滿足感。念頭一起,7月下旬的收割季節,理所當然地成為最佳的親密時刻。
收穫祭的舉行就此說定,但旋即碰上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啥米時陣割稻仔?」既然名之為「收穫祭」,當然要在稻子收割當天,天開地闊地在稻穗風搖間擺開場面,才有那種豐收飽滿的實感,有人如是說。按照時間推算,3月23日插下的秧苗,大約得經過一百二十日的生育過程,才能達到飽熟的程度,當然這只是北台灣蘭陽平原的計算標準,而且只是個平均值,意思是說,在每年不同的氣候條件下,我們只能大概估計稻子收割的時間帶,卻沒辦法預知確定的日期。如果真要預定收穫祭的日期,屆時照本操演的話,將會是麼樣的一個光景?心底突然有種說不上來的彆扭。
自己這才想起,當初隔壁田的歐吉桑說的那句話:「今嘛講攏未準!稻仔愛等割好才有準算!」最後我們終於決定,在今年的7月24日,舉辦穀東俱樂部的第一次收穫祭,如果這天稻子已經收割,我們可以在空曠的田地上,來場難得的露天音樂會,給孩子們一個揮灑色彩的寫生會,如果我們的稻子還來不及收成,我們也可以借用隔鄰早收的田地,重溫起灶倥窯的兒時童趣,或是在清澈見底的小溪中摸蜆釣魚。我們要用每個人自己獨特的方式,敬天謝地,感謝老天許諾我們這一季的豐收。
自己種吃的米,吃自己種的米,想來真是件美好的事。「咱的米——自己種的米」活動有將近五甲三分地的栽種面積,預定有三萬多台斤的收成。7月初我們帶學員實地走訪這批位在宜蘭冬山的稻田,發現該地水源清澈,雖然仍夾雜幾區傳統農法的田地於其中,難免農藥上的污染,但是經過一番巡禮,聽了唯一的「田地管理員」賴青松先生的心情分享後,大家都能以感恩的心情來面對不完美的現實。也由於不完美,我們才發現「咱的米——自己種的米」活動的難能可貴,賴青松先生四個多月來陪伴稻米成長的辛苦﹝他一個人照顧五甲三分地,每個月只領一萬七千元薪資﹞,以及許許多多來自四面八方「穀東」的支持,是多麼的動人……。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咱的米——自己種的米 (第 90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