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86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字級調整:

牧者Fun電
為自己出征
關鍵字:
作者/許承道 (台北義光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印第安人有句話說:『人一出生,本人哭啼,眾人歡喜。要是一生都能好好度過,他日辭世,眾人哭啼,本人歡喜。』」1眾人不捨、哭啼,這比較容易了解;「本人歡喜」,不只是因為「一生好好度過」,造福他人而已,必定是對生命有深刻的體認——不僅現在的生命。

最先發現SARS病毒
  就在兩年前的這個時候(2003年3月中旬),當時正值十六歲、人在越南河內的義大利青年唐馬斯.歐巴尼,接到來自泰國曼谷醫院隔離加護病房內父親的電話。電話那頭只傳來一句話:「我被感染了!」這是唐馬斯的父親卡羅.歐巴尼醫師跟兒子說的最後一句話。3月29日,這位最先發現SARS病毒、並為之捐軀的傑出醫師安息了。2

  唐馬斯今年十八歲,和我們一樣經歷過年少輕狂、叛逆反思的過去,卻也對未來歸畫一幅夢想。

  2003年2月28日,越南河內的法國醫院求助於唐馬斯的父親卡羅.歐巴尼醫師,卡羅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派駐越南、負責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的專員,協調寄生蟲病傳染的控管工作。河內的法國醫院在兩天前收到一位來自香港的美籍華裔陳先生,發高燒、乾咳不斷、呼吸困難,醫生們束手無策。

  其實從2002年11月中國廣東傳出奇怪肺炎奪走數條人命開始,東南亞國家的政府仍致力「拼經濟」、中國政府刻意隱瞞疫情時,世衛的官員就已經聽到消息。2003年2月,一位來自廣東的中國人在香港的飯店,將病毒傳給其他的客人,其中一位是這位美籍華裔陳先生。河內的法國醫院醫師們都知道,這雖然不是卡羅的工作,但是只要有需要,這位「充滿活力、年輕有為、身心健康、春風得意」的義大利籍醫師,一定願意而且馬上前來協助。

  唐馬斯看到過去這幾年,母親茱莉.安娜陪伴在父親身旁,全家因為父親接受「無疆界醫師組織」徵召,在柬埔寨、菲律賓、越南等地出差而搬遷。2000年更因為世衛組織的派任而進駐河內。唐馬斯已經是十來歲的少年,在越南的三年,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讓他接受各種族共存的生命教育,並且認識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孕育他持守傳統單純的倫理價值。

「我被感染了!」
  2003年2月,當許多國家的人民在害怕這莫名其妙的病,醫護人員也頭痛這無名的病毒,唐馬斯知道母親非常為難。一方面,她認定並且支持先生的使命感和專業貢獻,但另一方面,她也想勸阻先生繼續去醫院,因為這終究不是他的工作,而且他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唐馬斯看到爸爸卡羅如何「一生好好度過」,卡羅說:「我們不可自私自利,你知道我要替那些人想辦法,我要是不能盡我的使命,我來這兒幹嘛?」

  卡羅與該醫院的醫護人員並肩搶救陳姓病患,親自抽樣驗血檢查,日以繼夜記錄病情進展,不眠不休地加強控管,希望傳染不致擴大。卡羅是第一個敏感到這非典型肺炎的厲害,醫院裡有數十人被感染,其中半數以上是看護過陳姓商人的醫護人員,大家都還以為是普通的感冒、肺炎而已。卡羅立刻採取嚴防感染的措施,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員穿上雙層隔離衣、戴上越南極缺乏的高度防透口罩。除了與世衛總部聯繫外,卡羅在3月9日和越南衛生部副部長會談,提出許多證據和警告,才使越南政府不以開發經濟、提升觀光形象為藉口,接受醫院隔離、全市警戒的消息發布。

  當2003年5月,台灣正陷入SARS恐怖戰時,越南已經悄悄地度過難關,成為第一個由世衛組織宣布自疫區除名的國家地區。卡羅的功勞加上這一筆。但,也在那幾日,他「被感染了!」

  3月11日,卡羅在飛往曼谷參加世衛組織的會議途中,敏感到自己身體的不適,雖然害怕,卻不自欺。一下飛機,立刻要求接機的世衛同仁不要接近他,只請他們叫輛救護車,並且打電話通知河內的世衛組織同事,要他們小心一些,然後就默默地獨自坐在一個角落,經歷一生中未曾有的孤獨。九十分鐘後,救護車才到。

為SARS捐軀
  唐馬斯在河內接到父親的電話,要他照顧母親和七歲的弟弟、三歲的妹妹,並且回義大利老家普藍紐堡小鎮。3月19日,這天是義大利的父親節,唐馬斯收拾簡單的行李,帶著弟妹離開河內,登上回義大利的飛機。母親不肯捨下孤軍奮鬥的父親,所以三個孩子自己出發上路。

  3月29日,泰國曼谷醫院傳來卡羅的訊息,通過電子郵件,在各地的世衛組織及相關人員都慟然。4月1日,卡羅的遺體被運回家鄉,4月2日出殯,才讓這個三千人的小鎮親友居民知道:卡羅竟然是個全世界都在談論的重要人物,其死訊甚至讓伊拉克戰事讓出頭版新聞。他,1956年出生,享年四十七歲。

  葬禮是傳統天主教的禮拜,唐馬斯和弟妹都參加,他是卡羅在加護病房裡唯一受交代恐怖病情的人:「我被感染了!」但在葬禮即將結束時,唐馬斯丟下母親,在上千貴賓親友面前走上講台,全場安靜無聲下,以薩克斯風吹起一曲他和父親最愛合奏、吟唱的曲子My Way。「And now the end is near, and so I face the final curtain. My friend, I’ll say it clear, I’ll state my case of which I’m certain. I’ve lived a life that’s full, I traveled each and every highway. And more, much more than this, I did it my way...I did what I had to do....」

  這首曲子,也奏出唐馬斯之後所要走的路,雖然一時之間,他失去了一個不同凡響的父親,失去了父親選擇給他們不同凡響的生活方式,但十六歲的唐馬斯開始了自己的路。他再度回到越南河內,並帶著十三歲的表妹,因為卡羅曾答應自己的妹妹要帶其女兒瑪婷娜走一趟越南。此行,打開、也治癒了唐馬斯的傷口。唐馬斯敞開心靈,與人暢談與父親的關係,並且透露數年前就已立下的志願:習醫。「我喜歡旅行,也想專攻熱帶醫學。父親說此路漫長難行,卻贊同我的理想。」

冒險、反省和委身
「為自己出征」3,在生命面臨轉折、重要關口時,學習放掉所有害怕的東西,放掉所有擁有卻束縛的東西,樂意擁抱未知,持守「一生好好度過」的生命曉悟,會使人自由,人生道路也更寬廣、踏實。年輕的你所擁有的,不應是留白的青春。每個人的處境與機會都不同,但卻可以在「冒險、反省、委身」之中,漸悟自己的生命定位。

  冒險嘗試需要勇氣,從眾人羨慕、父母既定的高升之路,挑戰人煙稀少卻感動你心靈的小徑。各種流行風充斥周遭,要隨波、要新潮,到處可見;但只有年輕時的你,可以再三嘗試,為那使你心動的理想冒險出征。

  反省洞察需要以謙卑敬虔面對,否則只會反省別人而自義。九○年代開始風行的Call-in節目,使觀眾、聽眾人手一支麥克風,搶發言,搶解釋權,也搶著反省、批判他人。年輕的你不是常常看到一些不順眼的奇怪現象嗎?若能先反省自己的動機是否敬虔,態度是否謙卑,那麼才能放掉那些看似擁有卻是束縛的成功來為自己出征。

  獻身服務,挑戰的不是時間和體力,而是價值觀與態度。對唐馬斯而言,熱帶醫學「此路漫長難行」,卻是他的委身。對年輕的你而言,如果有了冒險的勇氣、謙卑敬虔的反思,何不將你所有、或即將立足的支柱點,當成獻身服事的樞紐。

  有人說,這一代的年輕人是不耐壓、只供觀賞的草莓族;我卻認為年輕的你有創意、勇於表達。若能將此創新投注在「冒險、反省、委身」的生命定位中,將來絕不會後悔、上帝也不會可惜,你的出征之旅。
同作者相關文章:
富教會與窮教會---主內肢體的互助如何可能 (第 117 期)
最後的演講——最不可思議的恩典 (第 110 期)
新鮮人、新生命 (第 90 期)
為自己出征 (第 86 期)
成為傳揚的天使 (第 70 期)
牧會關顧中的性教育事工 (第 64 期)
大專事工的定位與功能 (第 48 期)
週休二日的分享:牧者篇:牧師的休閒生活 (第 47 期)
一趟不容易的旅途 (第 45 期)
社區事工外一章──「那位管會堂的鄰居」 (第 44 期)
基督徒一定要參加主日禮拜嗎? (第 40 期)
牧會與EQ (第 38 期)
註:
1.《僕人》,商周出版社,頁225。
2.請參閱《卡羅.歐巴尼醫師傳奇》一書,望春風出版社,2004年6月。
3.《為自己出征》,方智出版社,2000年,頁183。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6 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72-7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6期  2005年  2月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86
本期主題:「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發行日期:2005/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台灣教會界的7-11?!──淺論PCT的品牌與行銷
一個年輕教會的老堅持
長老教會的再出發?
營造宣教型的教會
學習型的教會——教會更新的新起步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青春自殺「勿/誤」語?
親愛的,別自責
海洋兒女之歌——蘭嶼東清教會的社區宣教
【音樂宣教】乎?
長老教會的神學困境
家,躲風避浪的港灣?
台灣基督徒與兩岸和平
戰爭、軍購與台海安全
當死亡的恐懼籠罩
王惡到王屋
活得更豐富
北區大專學生工作五十週年建言──長青團契學生看大專工作
教會應作社會的良心——立委賴士葆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長老教會沒有聲音?──立委蕭美琴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為自己出征
搶救客家人的靈魂
日光少年營與我
我的黑盒子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