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84期 鄉土語言衝擊下的教育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大人拼經濟,小孩拼英語
關鍵字:
作者/張馨文 (國中教師)
  全球化使英語成為一種國際語言已無庸置疑,台灣在追求與國際社會接軌的洪流中,早已將學英語變成一種全民運動,從政府到民間莫不戮力加強英語教育。如:教育部宣布今年將一次引進三百六十九名外籍教師至國內各縣市學校教授英語,幼稚園或私立中小學所標榜的中英語「雙語教學」更是炙手可熱。沒有「雙語」的幼稚園是收不到學生的;沒有上「雙語」教學的學校更是被家長認為不夠專業;若不學習「雙語」,父母便得到「英語焦慮症」,害怕自己的小孩將輸在起跑點上!若是你看到滿街的雙語(或全美語)的招牌廣告,便能瞭解台灣社會對雙語教學真是「哈死了」。

何謂「雙語教育」?
  「雙語教育」源於美國,其原意是指通過採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幫助學生在有意和無意之間學會兩種語言的使用技巧。兩種語言中一種是學生的母語,另一種才是學生要掌握的目標語言(也就是英語)。「雙語教育」希望在學校內設置用母語來學習「目標語言」的機制,讓母語為非英語的少數族裔學生,能夠順利將英語做為主要的溝通及學習工具(此時,學生的母語是學習英語的媒介或橋樑)。雖然這曾引發部分人士擔心少數民族的後代會對其文化和民族產生認同危機,但雙語教育在過程中也一直不斷被檢討和修正。前幾年還發生過禁止小學進行雙語教學的政策,讓學生能專心學習英語。

  雙語教育的概念引進國內後,大部分的解釋和實踐多半被擴充為「營造中英語或中外語融合的學習環境」,或甚至是「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反而與「雙語教育」的原意有所差別。第一,台灣並非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我們有很明確的官方語言(中文),且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以英語作為主要語言的場合並不普遍(除非是大型國際活動與會議)。一個不會說英語的台灣人,在台灣仍可以生活得很好,在學英語之前,除了母語,可能還要學會大多數台灣人所使用的語言(如福佬話或客家話),因此英語並不是我們台灣的「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第二,精確的來說,台灣的四大族群各有自己的母語,所謂的雙語,應該是用福佬話、客家話或原住民語言當作媒介,而習得(acquire)國語或北京話的教育設計,或者是反過來,用中文習得台灣大多數人講的福佬話或客家話,而非用中、英文兩種語言並行而學習(learn)的課程(註)。第三,就此而言,台灣學習英語應該是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就是把英語當作一種外國語來習得,完全看個人興趣、需要來選擇,與坊間標榜的「雙語教育」或「ESL」根本是大相逕庭!若要真的說雙語,那就應該是「福佬話、華語」或「華語、客家話」才正確呢!

「標準英語」,有嗎?
  這時大概雙語或全美幼稚園或雙語教育的中小學要跳出來喊冤了,因為市場需求是如此的大,就算有識之士知道「雙語教育」的意涵,但仍拼不過所有家長企盼孩子越早接觸英語越好,以免發音、文法不標準,未來沒能跟外國人溝通。所以,教育部大舉引進外籍教師,許多學校早已開始上外籍教師的英語課,與外國人相處的全美語的學習環境更是比比皆是。

  這些金髮碧眼的老外教英語,背後都有一個基本的假設,也就是英語的使用有其位階性的標準,使用英語最高的權威(authority)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而台灣社會的莘莘學子則必須投資龐大的學費和心力來交換所謂「正統英語」之使用。但所謂「標準英語」或「正統英語」其實不過只是一種迷思。

  目前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英語,遠遠超過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學者如Widdowson(1994年)指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宣稱擁有英語的所有權(ownership)。事實證明,許多非英語系國家的英文造詣之高,連英美人士都自嘆弗如,非英語系的英文創作甚至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更何況,所謂「標準英語」的分際在全球化裡也愈來愈模糊,其定義因地區而異,進而呈現英語多中心化現象(pluricentricity of English)。過去被邊緣化的「非正統英語」,如新加坡英語(Singlish),如今都已受到國際學術機構和企業組織的認可而廣泛使用。因此,比較周延的說法是,全球已沒有一套所謂的標準英語(standard English),但卻有多種的英語(Englishes)或英語體(English varieties)並存。連目前教育部計畫引進的外籍師資都來自美、英、加、澳等不同國家,這些國家的英語在發音、用字、語法上都有差異,甚至來自同一國家也會有南腔北調的口音。這些都說明所謂的「標準英語」,充其量只有抽象概念上的意義,並沒有所謂的「標準」英文可供學習。

  另外,若我們更深一層思考學習語言最後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溝通。溝通行為並非是單純的事件,它是有「目的」的一種行為。而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要在不同的社會情境(social context)中說不同的話,以便適當地表達交談的目的,兩者是息息相關的。在台灣,外籍新娘講華語,美國人說台語,儘管是支支吾吾,我們都能適當交談。開口講英語,意願和信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即使小時候在熟悉的環境中可以不怕和外國人交談,但這是否代表未來就一定能站得上國際舞台?孩子的自信、人格及人際溝通的技巧,是否比會不會講英語更重要?

母語消逝的危機?
  沒有人會否定,語言代表一個文化的傳承與記憶,學習語言不只是語言本身,還包括了文化最深層的價值、思考及最重要的——自我認同。在語言當中,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語言當中,可以表述個人在文化中最基底的價值。因此,語言一向是控制某個族群或操弄族群存亡的最關鍵利器。目前我們的雙語教育遠遠拋棄了各個族群的母語,教育部還天真的想要讓小學生每星期上幾節的「鄉土語言」,試圖彌補大力提倡中、英雙語下,母語流失的過失。這些,大家都知道,亡羊補牢而已。
 
  所有的語言學習家都同意,第二語言或外國語學得好的基礎是母語的建構。一個曾經用母語被教過四則運算的孩子,他對英語中加減乘除的單字理解一定比沒有接觸過四則運算的小孩多。每一種語言學習的進程與讀、寫、算和辨識符號的基本能力都是相似的,他在中文當中學到如何「讀」的技巧,在英語上會更快的進入「讀」的階段,他也就能更快的習得用英語傳遞的知識。相同的,讓中文的語言建構尚未完全的孩子學習外國語言,他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建立他的語言系統,負擔並沒有減輕,反而拖累他學習母語或中文的進程。

  孩子曾就讀全美語幼稚園的鄰居媽媽說,孩子去年上小一後,無法銜接中文教育為主的課程,第一次考試連題目都看不懂,只考了二十幾分,後悔莫及。國北師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張湘君也有同樣經驗,出版《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一書發出警語。她提到目前就讀小三的女兒,一開始就上全美語幼稚園,唱英語童謠。有次她帶女兒坐公車,司機看著女兒脫口唱出:「大象,大象,你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現場連大人都跟著唱,女兒卻毫無反應。女兒上了國小,面對全是中文的學習環境,明顯的表現出排斥、焦慮,每當要寫國字注音,就是她們母女倆最痛苦的時刻,女兒用英文問她:「我為什麼要學這麼難寫的中國字?」

  這個例子說明了孩子上了雙語或美語學校,終歸要回到中文世界,英語以外的科目也都用中文學習。英語畢竟比中文簡單易學,孩子若只停留在會聽、說,但不會讀、寫的階段,到頭來,中文不只會學太慢,甚至不喜歡中文,最後會變成「只懂英語的庸才」。筆者的國中學生中,普遍中文書寫、閱讀理解能力低落,但是英語卻可以讀得呱呱叫。對他們而言,「國文」不只變成一門頭痛的科目,連帶著大量用中文敘述的地理、歷史、公民科全部都變成他們的難題。難怪多數學者、專家大聲疾呼學力測驗加考「作文」,不然新世代的中文能力還真令人憂心(更別說母語了!)。

不要只看到右手有的,也要看左手掉了什麼
  不要只看到右手有的,也要看左手掉了什麼。在大人拼經濟、小孩拼英語的潮流下,雙語教育或全美語學習,對大人小孩都是很沈重的負擔。我認為「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是錯誤的,「不要輸在終點線上」才是正確觀念。「雙語教育」應該回歸到語言學習的本質,學得早不如學得好;除了語言,人生的品格、生命教育都一樣重要。當大家一味哈死雙語教育的時候,我們是否該多留一點時間培養一群不只會說英語的「世界公民」?
同作者相關文章:
教學現場中的公民意識型塑——教學者的角色 (第 142 期)
亂——今日社會的倫理價值 (第 88 期)
大人拼經濟,小孩拼英語 (第 84 期)
深夜四點:你怎麼還掛在這裡? (第 75 期)
你我都是偷窺者?!狗仔隊與偷窺的社會心理學分析 (第 72 期)
青年的敬拜:磐頂教會青年崇拜 (第 69 期)
談「民俗療法」 (第 66 期)
你的「性」觀點多元嗎? (第 64 期)
參與第32屆世界學生基督徒聯盟總會心得 (第 60 期)
關於ASYG 2000 (第 58 期)
為何出走? (第 57 期)
全球化與心靈帝國 (第 55 期)
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在我們的時代實現 神悅納人的禧年 (第 53 期)
學生在中、總會的服事 (第 42 期)
註:
  在語言學習的理論中,母語(native language)或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是從呱呱墜地便可自然學習(learn)的語言,除了母語之外的第二語言或其他語言,必須經由教育或其他方法而習得(acquire),且習得第二語言的媒介通常是母語。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4 期 鄉土語言衝擊下的教育 (27-3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4期  2004年  10月 鄉土語言衝擊下的教育 84
本期主題:鄉土語言衝擊下的教育
發行日期:2004/10/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語言、文化、意識型態
信仰與語言
教會母語教育的危機與展望
阿扁學客語兼論母語之重要
長老教會的母語立場
變與不變的基督徒知識分子——蔡培火的信心與憂慮
大人拼經濟,小孩拼英語
一間沒有圍牆的教會
聖詩中的噶哈巫祭歌
淺談「生態神學」
尋找就尋見?——淺談擇偶之道
慎終追遠 畏天敬祖:一個含糊的字眼——「祖靈崇拜」
走出陰影
安息日的行程表
我們愛,因為上帝愛我們──蘭嶼第一位居家護理師張淑蘭
每個海洋人的心中都有一艘理想的船——記艋舺教會暑期青年福音隊於西嶼
霧社事件述評
從務實的教學提升大學的教育品質
夏令營與我
東海長青在集集
天平上的兩端——執照考試與真實生命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