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83期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
|
|
本期主題 |
等待長老教會九二一世代 |
|
關鍵字: |
作者/黃肇新
(現任教於長榮大學)
|
|
|
大地震興起教會的關懷 九二一地震是台灣歷史的大事,一如二二八和美麗島事件。這個百年大震造成了二千餘人喪失生命,十萬以上的家戶受到直接衝擊損害。我們許多位在地震範圍的教會也受到同樣的災難。地震發生之後台灣社會的回應熱烈而積極,我們的教會也絲毫不落人後,收納了數億元有史以來最高的捐獻。
在長老教會總會的規畫下,數量龐大的奉獻捐款大約被分成三等分配置於慰問與安置、教堂重建、以及「社區重建關懷體系」。第一部分對受災者的慰問與安置在災後半年內就已妥當。第二部分對各受損教會的重建補助因為金額單純固定,所以雖然需重建或整修的教堂為數不少,但經費的撥補還算簡單易執行;雖然無法滿足有些教會千萬元以上的浩大工程所需。經費比例不算最高,但期程最長最為繁複的大約是「社區重建關懷體系」之建構。關於此體系之建構及其執行過程的問題,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陳幼媺小姐的論文有精闢的分析,讀者可在東海大學圖書館或長老教會總會研發中心藏書中找到參考。
在九二一地震之後已逾四年半之際,本文不擬再討論到底我們做得好不好、夠不夠,或者提出其他「千金難買早知道」的話題。反而,我試圖在這裡提出一個期待,正如四○年代的二二八事件、七○年代的美麗島事件、以及其後八○年代的五二○農民台北街頭衝突等台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每一次的事件對當時代人們的衝擊,都在後來的年代產生出一批受其影響而具備某些集體性的人們;所謂的「某某事件的一代」。我認為九二一大地震所感召的一批年輕工作者,已經在台灣逐漸浮現為一個時代的代表。因此,我更關心九二一將為台灣的教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大地震感動青年熱血 就台灣社會而言,災後四年半的重建過程,有社會工作與社區營造兩個領域的新一代已經逐漸浮現。九二一地震撼動最強烈的是台灣中部的台中、南投一帶,地理區位上是廣大的鄉村及山區,而歷史的脈動上正逢經濟文化全球化力量的逐步推升。鄉村與山區經濟社會的崩解,被自然的動盪一次全攤開來。以地方社區為策略的產業經濟再造及照顧體系建構,被社會工作及社區營造者視為重要的因應之道。投入的是大量的從都市住入災區(重建區)的熱血青年。當年他們有些還在學校就讀,有些才踏出校門,當所有宣稱要服務災區重建地方的機關團體資深負責人被機構辦公室或家庭老小綁在都會行政中心時,是這些熱血青年實際地在鄉鎮、在社區、在部落與居民一起打拚。
大地震造就專業範型的移轉 四年半之後,當時的研究生逐一以他們的災後重建工作經驗,完成了一篇篇的工作報告或碩士論文,其中有些青年已經陸續地進入各大學不同研究所的碩士班、博士班,有些則會繼續在他們的團體機構,成為較資深的工作者。這些青年從實踐與思辨所產生的寫作與意見,已逐漸對台灣的社會工作及社區營造產生影響力,例如社區型產業的可能性與限制、部落的成人教育模式、遍遠地區社區照顧網絡的建構等。他們的論文及報告在近幾年的社會工作及社區營造領域,都被相當的注意與討論。熱血青年們四年半的努力,雖然不能達到令人放心滿意的成果(可能也永遠無法達到),但是無疑地,台灣社會的未來要相當程度地靠這一代青年的實踐與思辨來摸索前方的道路,協助那些在文化與經濟全球化浪潮下,面臨脫勾出局的部落與社區重現生機;提供過去相信國家可以真正保障人民的官僚及社工專業,思考經濟與福利的第三、第四條路。
大地震感動青年參與教會行動 那麼台灣的教會呢?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呢?
作為台灣社會的一部分,教會同樣地在九二一地震之後,號召了為數可觀的熱血青年,以各種方式投入救災與重建。其中有一些是配合著他們所屬的教會,利用假期持續不斷地往返高北都會與中部鄉村,協力鄉村及部落教會的重振及社區服務。另有一些,最高峰時將近百人的青年朋友,響應了長老教會總會所組織的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同樣地花了一年、兩年、三年、四年的時間,在鄉村地帶以地方教會為基地,與教會共同服事社區。在地震發生時,他們有些還在學校讀書,有些剛從學校畢業,有的在休息度假思考自己的未來……(正如同我們社會上的許多青年)。四年半之後,這一批熱血青年在哪裡?他們會不會對長老教會在台灣的未來做出貢獻,是頗值得期待的。
這一批熱血青年,總的來說多少與「社區重建關懷體系」之建構有所關聯,但各以不同的位置及角色參與。若做一些分析,或許可以看出他們未來可能的影響所在。
<未完待續.....>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等待長老教會九二一世代 (第 83 期)
|
.921社區重建關懷站的理想與實踐 (第 65 期)
|
.淺論「信徒皆祭司」 (第 63 期)
|
.普世教會在地紮根——教會的宣教運動如何回應全球化 (第 55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