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將達20%。整體人口結構的改變,除了需正視長者健康及長期照顧議題外,更提醒我們需正視照顧人力的議題。若預備不及,引發的照顧人力荒,更會影響國人的就業穩定性。
然而,國人高度倚賴低價多工的家庭看護移工,使得看護移工的引進人數及服務量能備受矚目。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的資料顯示,2020年,投入照顧工作的本國籍照顧服務員為73,700人,同期的外國籍照顧者(看護移工),含家庭看護與機構看護移工等共250,188人,將近本國籍的三倍之多,更有將近94%的看護移工在家庭中工作。移工在家庭中照看長輩、身心障礙者,已是普遍現象,許多家庭也仰賴移工分擔照顧需求,家屬方能外出工作或享有休息時間。
然而,家內養老的照顧習慣和家庭內的工作環境,讓看護移工必須獨自面對各種挑戰及暴力風險,相較於規模性的產業環境,如製造業工廠或養護機構等,其勞動條件缺少法規保障,專業度難受認同,許多移工在累積一定資歷後轉職,或是選擇到加拿大或其他歐美國家繼續工作。看護移工的照顧品質和照顧人力的穩定性,一直是挑戰。在疫情實施邊境管制、引進境外人力不易時,照顧缺口更加明顯。
除照顧人力的穩定性,家庭內的照顧張力和情緒負荷,也常延燒到移工身上。常聽見雇主悠悠地說,「我們全家都有在照顧啊!但是她(移工)照顧有錢拿,我們照顧卻沒有錢拿。」言談間充分感受到雇主的無奈,畢竟家庭內照顧不是界線分明的勞務工作,帶著家庭內的情緒及關係張力。同時,過去在「女性富耐心、擅長細膩工作」的性別刻板印象以及社會環境加成下,「擔任照顧者」常被視為家族內女性需優先承擔的責任,而非一項專業、有給的工作。一旦需向外購買照顧服務時,整個家庭對於「額外」付費購買「照顧服務」,以及「照顧服務提供者」的角色,更有複雜的感受。
對於多數家庭雇主來說,聘僱移工(通稱外勞或外看),就是希望由其來處理所有瑣碎及繁雜的家內及相應的工作,少有清楚的理解及職務區分(家庭看護、家庭幫傭)。若加上工作指派者不只一人,多頭馬車式的工作指令,不僅讓移工混淆,也會造成家人間更多爭執,甚至,有些家庭將移工視為可以任意使喚的下人,使用不客氣的態度和語言,或讓他負擔過多過重的勞務工作,也造成勞資爭議及糾紛。
同時,家庭中潛在的問題,在移工加入後漸漸催化、更加明顯。家庭議題不會因移工加入自行緩解,反而會因為移工弱勢且缺乏發言權,成為整個家庭的情緒和壓力出口,遭受語言、精神或肢體暴力對待,迫使移工在身體勞動之時,承受巨大的壓力。
家庭會傷人,也傷到在這屋簷下工作的人
那天半夜接到緊急電話,工作人員趕忙預備日常用品和醫藥箱,安撫驚慌失措的W……。W是照顧老手,有多年照顧長輩的經驗。當她第一天來到新的家庭,就聽到大哥對長輩大聲咆哮,驚恐不已。之後又常聽兄弟姊妹間彼此批評論斷,要W選邊站,甚至一言不合隨即動手打人。這個家庭中,人人可要求W工作,但標準不一,讓W不知所措,只要未立即回應,家人就爆粗口,讓W心生恐懼,不知道哪時候會有一記拳頭揮到身上,總是戰戰兢兢。有天,家人發生嚴重衝突,怒氣轉移到W身上,朝她丟擲玻璃杯,W趁隙逃出,到派出所求救……。
何時是我的下班時間?
移工離鄉背井,必須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勉強在異鄉好好存錢、努力工作,至少度過前九個月至一年,把申請來台工作的貸款還清才能離開。但若不幸待在具有敵意的家庭,不僅因為工作場所與個人住所毫無差別,缺乏上班與下班(On and Off)的轉換,長時間處在工作與休息界限模糊的狀態,精神高度緊張,睡眠不斷地被打斷,累積而來的疲勞,工作品質與身心狀態都陷入惡性循環。若是先前曾有創傷事件,或是當下有過不去的坎,部分看護移工會開始出現精神症狀。可惜,這些症狀常被解讀為工作疲累,休息一下就會復原。移工不敢講,雇主或仲介也覺得沒問題,或無法辨別相關症狀,沒有正視背後原因提供協助,常等到發生嚴重的行為問題時,才趕緊向外求助,但往往太遲了。
當勵馨的移住者服務團隊接待這一個個受到權力施作,生命受傷破碎的移工姊妹時,以無條件的愛來接納每一位,不論國籍、信仰、語言,與來自印尼、越南和菲律賓姊妹一起包裹傷口、宣洩憤怒、面對羞愧,更經驗 神給予的勇氣及超越的恩典。
但是,團隊同工也要站在前面,為這群最弱小無助的姊妹們擋掉許多咒罵和污名,也必須在各種恐嚇和報復舉動之下,持續姊妹們爭取公義、積極發聲。
過程中,看到許多重視人權價值的雇主,不看移工是「外人」或「下人」,而是真心款待、支持,讓移工在台工作期間,安心穩定家庭經濟,擴張個人眼界,建立自信心,認同自己的生命價值。具有同理心的雇主們,能夠理解並尊重移工各有國家文化,並投以欣賞的眼光。工作方面,逐步教導移工完成工作,鼓勵持續學習語言、財務管理及發展個人興趣技能,並給予足夠的休息及假期。一位雇主向團隊表達真摯謝意,他說,「我很感謝我的移工,要不是有她願意留下來照顧我媽,分攤照顧責任,我完全沒有辦法工作。沒有她,就沒有我們這一家。」在這當中,移工也充分感受到雇主全家的善意,穩定工作並有成就感。
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什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姊妹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34-40節)
邀請您留心看看在生活周遭的東南亞朋友們—這些為我們穩住經濟發展的基礎,在家庭中提供細緻照顧的移工姊妹們。肯認姊妹們的付出,尊重並能欣賞她們的母國文化,給予更多的支持與體貼。相信這些良善的日常對待,都與政策倡議和制度改進具有同樣的價值,並且同等重要。
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多元包容的台灣,也願我們共同領受那照顧最小的弟兄姊妹的祝福!
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利未記1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