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如何定義幸福
在這個世代,一個很夯的主題「幸福感」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擁有這個很幸福、去到哪很幸福、吃了什麼或是喝了什麼很幸福…;好像只要在生活中跟幸福點到邊,都能引發正面的動力。「幸福」(亦稱快樂,英文 Hap-Happiness)其實是很抽象的觀念,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對幸福的定義和想法,但幸福到底怎麼發生的?
許多哲學家認為,幸福感是當人類在追求「至善」的境界而產生,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後是一位幸福之人」。亞里斯多德主張:「人生的目的是求善求福。最高的善是『至善』,真正的幸福是理性的『精神幸福』」,是屬於精神層次的幸福。伊比鳩魯的享樂主義卻提出提出「人生的目的是享受感覺的快樂幸福之生活。」快樂/幸福的生活,似乎分為精神和肉體兩個層面。這些層面下偏重自我個體化的滿足,反之東方文化著重關係中的義務、地位、承諾、角色、和責任,也是在社會關係上獲得滿足。綜合以上整理,在希臘文中幸福(Eudemonia)的含義:包含感到豐盛、被祝福與昌盛,如果延伸這個概念可以解釋精神、肉體,東方、西方在表達幸福的追尋所需要體驗的。 所以,感受與實踐,是對於幸福感的體現。
心理學家與這些哲學家都認同,人類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心理學者歸納出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包含情感與認知層面的架構,其具體的內涵包括正向與負向的情緒、快樂、生活滿意、生命目標的期待與達成獲得一致、身心調和及心情等,另外也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個人自主程度(Levin & Chatters, 1998)。並且在其他心理學研究中,將幸福分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和客觀幸福感(objective well-being),前者包含個人對其生活經驗之回應的評價;後者是個人功能性能力、健康狀況、社經地位等。有人看了電影、聽個音樂可以感到幸福感,還有增加人生重要關係如成為夫妻、父母等會感到幸福,也有成就生命重要工作或是完成目標,也都會感到幸福(如拿到博士)。Layard(2005)整理出幸福感經驗是在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沉浸經驗(flow)、有意義的生活(meaningful life)體驗中整體所評估出的感受。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positive psychology)其中一個主要研究重心就是幸福。Seligman(2002)以「真實快樂」理論,整合過去有關正向情緒和幸福感的相關研究,認為正向心理學是探討個人的正向情緒、正向特質以及正向環境;這些經驗、特質、環境能夠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使我們在生命遭遇困頓時,內心能夠產生抵抗力,避免心理疾病的發生。正向心理學的幸福,在時間概念上指出愉悅的生活是有關過去(例如主觀幸福感、滿足感、滿意)、現在(心流經驗與快樂)、和未來的正向情緒(希望與樂觀)。所以,當我們能在現在生活體會幸福感,可以增加我們對過去感謝的能力,在面對未來、以正面態度選擇自己的行動。爾後,哈佛大學教授Waldinger在TED談到他的長期研究結果,有個很清楚的訊息: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某個程度,關係這個部分,更貼近我們在信仰中所探討的幸福感。
上帝如何設計我們的幸福
在教會中我們不太常用到幸福這個名詞,除了目前常提到的幸福小組之外。在聖經中可以找到相似詞就是平安、喜樂。但聖經也沒有否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小確的追求。在傳道書九9「作為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份。」要我們開心歡喜過好每一天,勞碌的事已經很多了。傳道書更提醒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人,在關係中享受彼此的陪伴。如同先前談到Waldinger研究的發現,關係是幸福感重要來源之一。華倫巴菲特多年前在母校內布拉斯大學分享,提到在他人生感到最幸福也最有成就的事,不是他捐多少錢給誰,而是在死前能有他愛的人在身邊,並且也讓他們知道他有多愛他們。
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成為一個重要關鍵。我們對上帝這份關係的渴望,也反映我們生活的態度,或體會到喜樂的多寡。靈修家依納爵的神操,在基礎與原則中說道:「人受造的目的,是為讚美、崇敬、事奉我們的主天主,因此而拯救自己的靈魂。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為人而造的,為幫助他追求他所以受造的目的。 結論是對於取用世物,常該看自己受造的目的;它們能夠幫助多少,便取用多少;能夠妨礙多少,便放棄多少。因此,我們對一切受造物,在不被禁止而能自由選擇的事上,必須保持平心和不偏不倚的態度:就是我們在這方面,並不重視健康甚於疾病,不重視財富甚於貧窮,不重視尊榮甚於屈辱,也不重視長壽甚於短命,其他一切,莫不如此。總而言之:我們所願意、所選擇的,只是那更能引我們達到受造目的的事物。」
首先,認出自己的目的。基督信仰中真正的幸福核心,實在是我們知道也感受到,自己是上帝兒女的身份的獨特性,使我們與主交流時,看到自己真實的價值,體會到滿足與安心。同樣,我們才能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回應我們的上帝。此外,我們生活上的一切都是為我們而造,是使我們可以在這些事上遇見真正的幸福—我們的上帝。依納爵提到不要被這些次要東西,遮住我們看見更重要的祂。陳寬義老師在他博士論文中提及,愛德華茲要會眾在觀看世上美的東西和經驗美的感受(次要之美)時,要提升到首要之美(上帝),當我們時常將一切事物與主的關係聯結起來,才能體會到一種穩定感與持續感。最後,人永遠無法控制外在環境來衝擊我們的內心,這會讓心理上的幸福感減弱。然而,心中雖有憂愁,我們依舊能向天上的父傾訴,祂是基石、我們的安頓,我們不至失去盼望。
與他人的關係終究會失去,而與主的關係卻是永存。當我們渴望這份關係,主的恩典和不變的親密,是在動盪中的平安,一種平穩且堅定的幸福。如同在聖詩347「有時咱經過美麗清靜河墘」一段歌詞,
有時咱經過美麗清靜河墘,樹木真青翠的路邊;
有時咱遇著大憂悶流目屎,若經過大風湧的苦海。
[和]免煩惱(免煩惱),心平安(心平安);偎靠主免煩惱,心平安。
有時咱經過美麗清靜河墘,樹木真青翠的路邊;
有時咱遇著大憂悶流目屎,若經過大風湧的苦海。
[和]免煩惱(免煩惱),心平安(心平安);偎靠主免煩惱,心平安。
參考文獻:
Layard, R. (2005). 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 Penguin Books/Penguin Group (USA).
Levin JS, Chatters LM. (1998). Research on religion and mental health: An overview of empirical findings and theoretical issues. In: Koenig HG, editor. Handbook of
religion and mental health.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CA. pp. 33–50.
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Free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