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接到電話,那頭傳來邀稿的訊息說出:「編委認為你是新好男人代表。」
「蛤?你確定是我嗎?」
還好是透過電話,不是看到本人,不然一定看到我滿臉黑人問號。這會不會是有地方弄錯了?我怎麼會是新好男人代表?殊不知我只是PTT(怕太太)俱樂部的終生榮譽會員。如果是叫我寫「如何在婚姻中與強勢的另一半求生存」或「如何當個成功的豬隊友」我想可以生出一篇論文,可以極盡所能傳授婚姻中的阿諛諂媚、小心不要踩到太太地雷……等等,什麼新好男人,對我來說就是個抽象的口號,類似小學生作文寫出「我想當總統!」一樣,遙不可及的夢想,加上這又是我比較少涉略的領域。不過還是很厚臉皮地接下這麼艱鉅的挑戰,嘗試用有限的智慧和文筆,用婚姻中一個小男人的角度和觀察,來跟大家談談我心中所謂的「新好男人」。
男人的新角色
大家心目中是怎麼定義新好男人的標準呢?可能大家的答案不外乎就是要會燒得一手好料理、會主動扛起大小家事、會照顧小孩,又要貼心傾聽、還要溫柔體貼、最後是善良又孝順、幽默又風趣、大氣又不拘小節,簡單來說就是華人認知的「溫良恭儉讓」,用基督信仰來看,可能就是把九種聖靈果子都收集完全。有些人可能還覺得不夠,還要加上高富帥、像「館長」一樣的肌肉,像「孔劉」一樣的臉蛋之類的外在條件。但很遺憾,這樣完美的男人在我的觀察裡面,可能並不存在。
與某些女性友人(當然最重要的是太座)談過類似的話題,「安全感」似乎是她們共同的答案。所以或許我們可以把男人新角色和安全感做一些連結,也就是說,不管他今天是什麼角色,重要的是能夠帶來穩定。「成熟穩重」應該是最恰當的形容詞。走筆至此突然覺得自己很像在寫業配廣告文,如何慎選好男人進入婚姻之類的。其實我想要強調的是新好男人可能會是個養成、培育的過程,從幼稚到稍微不那麼幼稚,中間都可能是從28腰一路長大到40腰、從頭髮茂密黑亮到只剩幾根稀疏的白髮的一段路,可見男人成長之路多漫長。我家有2個可愛未滿3歲的小男孩,調皮吵鬧只是家常便飯,但常常從他們與太座間的相處領會男人之所以可以變成男人,背後絕對是有一個偉大的女性,不論這位女性是媽媽還是太太,但都能想像他們付出極大的代價,套一句太座說的話:「唉,教臭男生好累!」相信已經很含蓄、很收斂了。
聖經中的亮光
聖經中有許多關於男人的經文,也有很多文章論述,不過我還是要表達「男人是女人的頭」(哥林多前書十一3)這一節經文,看過不少大男人主義至上的朋友們,都以這段話認定女性就是比男性低一階,或是女性就該只做某些事,這當中有很多是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不是不能改變,只是需要投入一些時間,譬如說我的觀察是,某些聚會場合,男性就會黏在沙發上,從政治聊到經濟,再從工作聊到瑣事,最後可能聊到一個晚上可以去廁所幾次?會不會失眠?……等等,但旁邊的女性通常會主動去洗碗、整理剛剛的杯盤狼藉,然後再一起女性聚集的團體治療時間,共商家庭之間那些愉悅或生氣的故事。
當然,男性和女性間的話題關注重點不同,分開小組討論,這樣效果比較好,但這是題外話。我想談論的是「行為」本身,不要忘記耶穌告訴我們,馬可福音十章44節:「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如果將這兩段經文合在一起看,不難獲得一種詮釋,男性可以是頭,但也必須服事女性,成為同工彼此幫助。或許有人說那是針對夫妻,但對於未婚的男女,這段經文我覺得男性可以從中學習一種對女性的尊重,甚至是學習基督「道成肉身」的精神,陪伴、同理和關懷,但簡單的說就是為了別人多想一些,想到女性的需要,主動詢問和幫助而已。
勇敢走一條朝聖之路
古倫神父著《戰鬥與愛的男性》就很適合想要認識自己的男性閱讀,從不同的男人原型中,整合自我活出上帝的創造,「重點不在於你必須盡善盡美,而在於你敢冒險去生活。重點也不在於不犯任何的錯誤。不要想掩飾過錯,而應該從錯誤與過犯中學習。遭遇失敗並不是什麼糟糕的事情,但千萬不要停滯不前,……身為男人你也會有一種喚醒生命的愛。」簡單的說若要突破男性刻板的框架和束縛,前提就是你願意從改變自己開始。
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困難,走向「成長蛻變」之路,某程度上是過去很多對於性別、女性錯誤的觀念、認知需要丟棄和重新學習,這也是種「捨己」之路,所以認識自我的內在,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先決任務和條件。我個人將之想像成一條朝聖之路,感覺很浪漫,實際上旅途中充滿各樣未知的危險、痛苦,同時它沒有終點,終其一生努力成為更好的人。朝聖之路也是成聖之路,不是說走完之後,背上就有神聖的光環圍繞,而是你勇敢探索,最後用勇氣接納自我。男性也是可以很軟弱、流眼淚,男性內在也可以有女性特質、女生也可以保護男生。記得有個衛生棉廣告的口號是「做自己,好自在。」從壓抑中得到釋放,就是讓自己成為自己,才會讓別人也成為他自己。
結論
在寫這篇文章時,邊寫邊和太座碎念,到底是誰那麼看得起我啊?還是感謝邀請的人不害怕我亂寫。但我其實更想談的現實世界中,女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困境,比我們想像的還大,即便已經是現在,女性碰到的歧視、騷擾、暴力還是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多,提倡學習放下性別的偏見和迷思,不見得可以撼動難以改變的社會價值觀,但至少我們願意去嘗試,就能帶來更多一點的可能性,就從男性願意突破、蛻變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