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5年9月,一張敘利亞3歲男童亞藍伏屍土耳其海灘的相片震撼全球,輿論壓力迫使歐洲各國政府修正難民政策。表面上,敘利亞難民是宗教、種族引發的內戰造成,其實背後牽扯複雜的國際政治問題,又以美國推翻伊拉克海珊政權後引發回教國(IS)極端主義為主要近因,而究其根源,仍不脫為掌控石油的經濟鬥爭。簡而言之,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經濟、為了安全所做的諸多操弄,要為敘利亞人民的苦難負很大責任,這也是亞藍溺斃的相片引發歐美社會道德危機的社會心理背景,它赤裸裸地控訴了西方世界的不義。
社會不公義充斥整個世界,已嚴重威脅國際和平。先進工業國大量耗用化石燃料,引發全球氣候變化,但絕大多數氣候難民卻主要是南太平洋、孟加拉等貧窮的國家。前幾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冰島等國宛如「開大車的小孩」賭輸她們的積蓄,破產了,被強制進行結構調整,節制教育、社福等公共支出;而同時間宣布破產的一些華爾街富豪,卻照樣吃香喝辣,令人髮指。此外,生質能源與糧食之間的互斥性引發的爭議,亦點出環境問題背後的道德困境。
在台灣,能源設施支持的經濟成果大多由北部人享受,但其製造的嚴重空汙問題卻由中南部人承受;台塑六輕大賺其錢,然其外部效應造成農漁民失業、全民賠上健康,亦是在我們社會中發生的經濟公義問題。
不僅有國家發展失衡、貧富不均的階級問題,更有世代正義的問題。由於過度消耗與浪費,使地球的能資源匱乏,使年輕世代面臨極嚴峻而高度不確定的未來。在台灣,太陽花學運所呈現出來的,正是年輕世代集體的焦慮與憤怒。
基督教世界的回應
教會面對這樣一個充滿憤怒的不公義社會,做出許多的信仰反省,而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發言,具體呈現基督徒對這些問題的回應,也反映教會與世俗政治權力對話的嘗試。教宗在「201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提醒基督徒:「同時在個人和公共的層面上,對鄰人的冷漠,是出於對天主的冷漠,表現在對個人及公共事務不關心、少投入,這樣反而會延長了不公義和社會嚴重失衡的情況,進而造成衝突或產生不滿的氣氛,遲早爆發為暴力及不安全的行為。」而教宗的《願受讚頌》通諭(註),可謂基督教世界近二十年來信仰反省的重要歷史文件。
就筆者的認知,教宗的言論許多是受惠於新教的生態神學探討。不知有沒有新教徒會認為教宗此舉是在「刈稻仔尾」,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評論,教宗是將新教拉出矛盾糾結的泥沼中,因為最近兩百年製造最多問題、最需要教會去回應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新教國家。教廷因與當前世俗世界的主宰保持一點距離,更能恰如其分地扮演先知的角色。類似的糾結其實也出現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所謂綠色本土政權的態度,國民黨執政時,長老教會的言論也是很有先知味的呀。論及資本主義與基督教的關聯,不得不提及韋伯的經典鉅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認為新教倫理中的禁慾主義、職業勞動觀念,逐漸發展成資本主義中理性經濟勞動的特徵。這點和現今論者批評資本主義經濟刺激消費慾望來維持經濟成長有頗大的差異。我們可以說,資本主義這基督新教生下的小孩,已經脫離了他母親的掌控,為自身而存在,且反過來侵蝕基督教的基本教義,即耶穌基督宣揚的上帝國福音。
當然,也有論者批評韋伯的論述是以偏蓋全,其引用的例證並不能反映整體新教的倫理觀。如果你接受資本主義是新教的小孩,那現在我們要追問的是:他究竟是教會和新郎耶穌生下的婚生子,還是外遇所生的私生子了?
筆者無意定誰的罪,這是你我必須共同承認的罪,我們都身在其中。在受到教廷壓迫的情境下,新教徒以勤儉、專業來快速累積財富,並將資本投資於財富的再生產,來獲致更大的財富及附帶的安全感(世俗權力的保護),以此來印證喀爾文主義強調的「預定論」,認為財富是上帝豐盛恩典的表徵。這裡產生一個極大的矛盾,財富不是滿足人生需求的工具,不是來享用的(因為禁慾主義),而是彰顯上帝偏愛的教義的手段,甚至演變成目的本身,錢財/成功取代了上帝成為主,這應該是喀爾文等宗教改革家始料未及的。
上帝國的經濟倫理
耶穌在葡萄園的比喻中,教導了我們上帝國的勞動倫理與經濟觀:葡萄園主(上帝)是根據工人的日常需求來發工資,而不是依生產力來決定勞動價格。換句話說,耶穌根本是一個社會主義者,而上帝則是一個準備被股東炒魷魚的CEO。耶穌所宣揚的上帝國福音,和禧年所代表的財富重新分配,及伴隨而來的萬物解放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和當道的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所強調的自由化、私有化恰好背道而馳。從禧年的教義來看,土地及財富的主權在上帝,人們只有使用權(最長五十年),沒有擁有權。資本主義經濟過度強調商品生產過程創造的價值,而為了維持體制的運作,它必須刺激人們想擁有的慾望,結果是人成了物慾及制度的奴隸。
我們也可以這樣類比:葡萄園比喻中第一個上工的工人,應該會是勤儉又有競爭力的清教徒吧!簡樸是宗教中重要的德性,在教會回應當前環境問題時,亦經常強調簡樸生活的重要性,但別忘了生下資本主義的那個清教徒新娘也是宇宙超級無敵簡樸的,不是嗎?關鍵在對於財富、資本的態度,在於對勞動價值的信念。哲學家羅素說,懶惰是一種美德,換句話說,勤儉是一種罪惡。勤儉當然不是罪,但是它常常被貪婪的鬼魂附身。其實,要滿足需求並不難,因此許多原住民族被視為是懶惰的──的確,他們懶得去剝削自然及他人來累積不能吃的錢財。這樣的講法當然流於過度浪漫,但是如果我們繼續提問,對於這個世界大部分的苦難,是勤勞的人,還是懶惰的人要負較多責任呢?答案似乎很明顯。
經濟福祉的生態學觀點
真實的財富來自大自然,源於上帝,不是來自經濟體制的再生產過程。是上帝賜的土地餵養人類在內的萬物,經濟體制是財富轉換及分配的方式,它只能提高轉換效率,無法創造;可以提高附加價值,但不見得能夠增加人們的福祉。比方說,一條魚是自己釣回家的,它創造的GDP是零,因為它沒有進入市場交易。而這條魚是向另一個釣魚人買的,跟到魚市去買,還是到超市去買,它創造的GDP差異好幾倍,然而實質被享受到的只有這條魚,它是從上帝所賜的能量根源太陽能轉換而來的。假設有一天魚因過度捕撈而減產,GDP可能因市場價格提高而增加,但是人們享受的總福祉卻是減少的。真正要增加福祉,不是提升捕魚的效率,而是設法讓大海裡有更多魚產,問題是太陽能轉換的效率有限,產量必須拿時間來換,因此頂多能做到維持穩定的族群,而最明智的做法,是在可持續的收獲量之下,做最大效益與效率的利用,以使它發揮最大的效益、創造最大的福祉,即餵飽最多的人/生命。
投資上帝的葡萄園:綠色資本主義
從宗教德性出發,無論是消極地倡導減法原則、節制個人擁有物質的慾望,或是積極地鼓勵購買有機無毒、當地小農生產的農產,及其他環境友善/人道的產品,如公平交易咖啡、永續林業認證製品等,然而這些行為真的能解決環境問題、造福弱勢勞工、農民,還是造就新的財團?
科技無法解決它本身製造的問題,資本主義也無法靠市場機制根本解決它衍生的環境與社會問題。除了簡樸生活及消費者運動外,基督徒必須竭力讓經濟回歸上帝的主權,具體的行動就是將減少的消費,轉成投資綠色資產的資本,如雨林信託、漁業資源復育、水土資源保育……等,不是為獲利或再生產,而是增加人類及所有受造界的整體福祉。舉例而言,為何我們只能選擇遵從資本主義市場機制,消費所謂公平交易/雨林保護咖啡,來稍稍安慰自己的良心,難道我們不能省下咖啡錢,拿來做為委託當地居民管理全球綠色資產的工價?擴大至政策領域,我們必須要求政府扭轉過去以消費來刺激經濟的輪迴,減少浪費,特別是對軍火工業的支出,轉而投資於教育、環境保護、社福等可以累積社會與自然資本,促進就業的公共事業。教會亦需由過去花錢在慈善式的救濟行為,轉變為投資合作的、賦權的、給窮人尊嚴的社會企業。
今天,主耶穌依然呼召每一個基督徒獻身上帝國的行動,祂邀請我們每人入股上帝的葡萄園,一個每個人都可以滿足需求,經濟主權在上帝的公義國度。
註:
《願受讚頌》或《願上主受讚頌》(義大利語:Laudato si',英語:Praise Be to You),是教宗方濟各任內的第二道通諭,於2015年6月18日發表。此道通諭的副標題為「照顧我們共同的家園」(On the care for our common home),主題為生態問題。在通諭中,他批判了消費主義和過度發展。方濟各呼籲各方進行積極對話,共同採取迅速且一致的行動,以對抗環境退化與氣候變化(即全球暖化),他期待有關方面做出恰當決策。(參閱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