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T 150週年系列活動中,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以「幸福在我家」為主題,舉辦了幸福家庭徵文活動,希望能透過文字反映現代多元的家庭類型(包括單人、單親、繼親、隔代教養、跨國婚姻家庭等),鼓勵大家學習接納自己的家庭特質,並看見在上帝的慈愛與聖靈的引導下,所建立的家庭優勢與幸福。
經過評審共選出了優選五篇、佳作十篇作品,謝謝各中區會姊妹的踴躍投稿與分享。《女宣》自419期起刊出優選及佳作作品。
我和先生結婚之前,曾受邀到他韓國家中做客。當時我對韓國地理一點概念也沒有,只記得從仁川機場搭了五個小時的客運,換乘汽車,駛出小鎮之後,又在田中馬路穿梭了幾分鐘,才終於抵達他在國境之南的家。儘管我們已論及婚嫁,但我到那時才知道原來我愛上的阿里郎,來自這麼純樸的地方。
阿里郎的家有很大的院子,其中一角是陽光不易直射的蔭涼處,在那裡整整齊齊地陳列著大小不一的甕,橢圓形的罐身是深褐色的,甕口均有蓋,像倒扣的盤子伏貼在甕上。甕內裝的,是婆婆精心醃製的醬料與各式泡菜。
結婚多年,我深感先生與公婆對我的恩情,就像院子裡的泡菜甕,平凡無奇的外觀之下,卻有深不可測的底蘊,每一甕裡都有默默耕耘的用心,靜靜地打造一個家庭和樂的時光。
公公的支持
首先是公公對我的恩情。我事後得知,我與先生尚在交往時,韓國親戚中出現不少反對的聲音。「韓國人怎麼可以跟外國人結婚呢?」「台灣?台灣在哪裡啊?」他們不能明白先生怎麼會邂逅一個不知來自何方的女孩,又為什麼選擇要和她共度一生。唯獨公公在第一次見面時,給了我和善的微笑,邀請我認識其他家人,並且敞開心胸來認識我,用親切的態度撕去別人貼在我身上的「外國人」標籤。公公身為一家之父與族中大哥,因為他贊成我們的婚事,其他人也就不再多說什麼。
假若不是當初公公給予我的正面評價與支持,恐怕我和先生無法如期完婚。謝謝公公不以國籍和種族來論斷我,而是讓我的人品有展現的機會。
公公為人謙和,我過門後幾年,有一次公公對我說:「謝謝妳嫁到我們家,成為我們的一份子。」此言我受之有愧,聽了幾乎落淚。我說:「爸爸我才要謝謝您,總是那麼接納我。」
婆婆的寬恕
婆婆對我有恩,她總是樂意寬恕我的過失。
我和先生婚後住在首爾,我這個外國人對韓國的持家方法一竅不通,當了好一陣子的白目媳婦。
我們的婚禮在冬天舉行,入春之後,公婆北上來看望我們新居安頓的情形。這時我理當下廚備筵,但是我端得出檯面的菜色沒幾道,連韓國家家戶戶必備的壓力飯鍋也不太會用。公婆在我們家的第一頓飯,還有勞婆婆親自下廚。婆婆只要我洗米煮飯,但是飯鍋不聽使喚,我連白飯也搞砸了。據說婆婆回鄉之後,鎮日把兒子的起居掛在嘴邊:「哎喲,我的小兒子怎麼辦啊?在家裡都不能好好吃飯的樣子,恐怕以後要挨餓了!」
在我開始能用韓語跟公婆溝通之後,每次回婆家,我都會請婆婆教我幾道韓國菜。婆婆看我好學,十分樂意傾囊相授。婆婆盡釋前嫌,對我曾經的懵懂無知不提隻字片語,相反地,只要我有進步,便誇我兩句。這份寬大的心胸,是我們婆媳之間至今相處融洽的重要原因。我一直很感謝婆婆願意看我好的一面,而非計較我的是非及虧欠。
先生的好品格
而我之所以能夠得到公公婆婆寵愛我的恩惠,一切都要歸功於先生的好品格。結婚多年來,先生從未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數落我為人妻的不是。
他從來不批評我的手藝,從來不說哪些家事我沒有做好,從來不提我對他說了哪些傷人的話語。他口中的妻子,永遠是外貌姣好、維持有方,永遠是韓語流利且持續進步,永遠是媳婦、人妻的首選,永遠是他一生最有智慧的決定。
有一次我對先生說:「謝謝你從來不對爸媽講到我不好的那一面。」先生聽了,反倒握住我的手,看著我說:「因為我愛妳,而且在我眼中,妳就是那麼地好。」
我們夫妻跨越台灣及韓國,牽手至今八年。這些年來,先生及公婆對我的恩情就像樹木的年輪,一圈又一圈地累積,到現在已經多得數不清有幾圈了。
如神所賜的恩典
近幾年我們因為工作緣故搬回台灣,但我時常想起韓國老家,也冀盼每年回去省親的日子。每當踏進久違的婆家,我喜歡去打開甕口,聞聞裡頭竄出來的食物香氣,也喜歡看到這些甕始終如一守在那裡的身影。這些可愛的甕,總是讓我聯想到婚姻中的恩情,來自我的另一半,也來自家中的長輩們。若非他們仁慈以待,可能無法造就出我們婚姻中的細緻;若非他們寬容相迎,也無法激盪出我渴望經營婚姻的用心。培育先生的那個純樸的小村莊,也早已成為我情感上的故鄉,安慰了我在異國婚姻中的不適與憂心。
我常告訴人,我們的婚姻是浸在泡菜甕底的,裝滿了阿里郎一家的綿綿恩情,這就像神平白賜給人的恩典一樣,臨到不配的我身上。我是如此幸運!能夠在被愛之中學習愛,在寬容之中學習付出更多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