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14期 新科技傳福音
字級調整:

特輯
肢體交通/建造包容性的社群
在上帝的宣教中女人與男人的夥伴關係研討會
關鍵字:
◎ 作者 /阮以杰 (台南神學院道學碩士班研究生)
時間:2014年6月24~26日

地點:斯里蘭卡‧可倫坡

主題:建造包容性的社群:在上帝的宣教中女人與男人的夥伴關係

與會國家:印度、斯里蘭卡、台灣、伊朗、巴基斯坦、尼泊爾
 
由於許多國家,尤其是亞洲,仍存在著性別不平權的現象,而教會也多半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亞洲基督教協會(CCA)與斯里蘭卡基督教協進會主辦了以「建造包容性的社群:在上帝的宣教中女人與男人的夥伴關係」為主題的研討會,期待透過研討會,促進會員教會探討此議題,並能付諸行動。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身為會員教會之一,此次推派兩位成員(一男一女)參加,筆者代表性別公義委員會,柯慎怡同學則代表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出席參與。參與成員主要是印度、斯里蘭卡的教會牧師,以及巴基斯坦長老會、台灣長老會、伊朗教會的牧師與青年,男女人數平均,年齡約介於30~50歲。
 
訓練課程從回憶、自我探索開始,透過認知自己如何意識到「性別」,講述性別的社會建構;同時透過影片的欣賞與討論,深入討論父權結構;另外也探討在教會中如何重新詮釋聖經,來面對不同的社會議題與處境;最後邀請大家重新建構對性別的認知,思考回到自身處境後,應該如何去實踐。
 
自我探索
 
由Dr. Jaya Chitra帶領大家分享各自的性別圖像,探討成長過程中各自的文化對於性別的印象與描繪。來自印度的年輕女性Maria說,自己小時候被禁止爬樹、游泳等男性的活動;而伊朗的女性Agata也說,女性哭泣是感情用事,被定義為欺騙;另一位印度女性則說,在教會不能穿長褲,一定要穿裙子,她的父親是位牧師,並不覺得穿裙子事關重大,但她的母親卻認為女生去教會一定要穿裙子。
 
Dr. Jaya Chitra說明性別不只是生理上的建構,同時也是社會建構的,男性、女性的特質、職分、位置皆是被定義的。他不斷提醒:我們站在哪裡?在與別人的對話中,也許可以多少看見自己;而性別社會化與再社會化的講述提醒大家:對於自我有不同認知的人,應該用開放的態度去理解,而非帶著「改變他人」的想法與他人對話,否則將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與悲劇。
 
電影欣賞
 
《The Stoning of soraya M》是一部描述在伊朗伊斯蘭傳統中,犯姦淫的女主角被石頭打死的故事。然而女主角其實並沒有犯姦淫,男性的「想要」、自我滿足欲、將女性工具化,才是她真正的死因。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女主角質問眾人:「我哪裡不好?」眾人回答:「God is greatest.」顯示宗教文化與父權結構的結合,女性質疑男性,就等同於質疑上帝,強而有力的上帝是男性的形象,女性形象則太過柔弱、無法依靠。透過男性的詮釋,上帝成為男性的上帝,而這樣的認知也構成了父權社會結構,一旦抵抗父權結構,就是反對上帝,反抗男性等於反抗上帝,後果就是死。
 
對此,伊朗的兩位夥伴回應表示這是過去的故事,並不是伊朗現況,以影片去詮釋探討並不公平。不過慎怡則回應:重點不在於伊朗現況是否如此,而是透過這個故事,我們是否能反省自己身邊有類似事情正在發生?
 
聖經學習
 
首次的聖經學習,講師邀請大家以戲劇的呈現方式來表達,有人嘗試做了很不同的表達,但多數仍是依照著經文怎麼說就怎麼演。我讀的是創世記39:1~22,飾演波提乏的太太,我是這樣詮釋的:「我是護衛隊長的太太,我的老公身強體壯,有權有錢,我很喜愛。一天家中來了一個希伯來奴隸,叫做約瑟。他看起來有點瘦弱、秀氣,但是他卻很能幹,將家中許許多多事情處理得相當完美,這讓我相當看重,我想著,與他同房也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此我引誘他,不斷與他講話,但是他就是不理我。當我一次試著「上」了他,沒想到他居然沒有反應,甚至還逃走!我實在太失望了,既然我得不到,那我就毀了他!」
 
會如此詮釋,是想要嘗試跳出過去「傳統」的思考方式,嘗試讓自己以及與會者看到不同面貌,而講師也是這樣認為,透過不同面貌的呈現,將打開我們的視野與思考。
 
LGBT議題初探
 
Dr. George Zacharia首先講述了性別社會化的建構,延伸人對於身體性徵的探索,建構出兩性;也說明了不同的性別想像,也就是LGBT。在深入解說前,探討了父權的意涵,通常是非包容性、暴力、不正義的,是一種霸權,並舉受暴婦女在教會的處境,身為教會牧師,通常是要求受暴婦女回到婚姻中繼續受苦,以符合基督受苦形象。講師做了一個簡單卻重要的回應:當我們看著一個人,不論是男是女,是否想著如何控制?我們是否想要控制其他人?
 
Dr. George Zacharia運用創世記第19章(羅得在所多瑪),重新詮釋了「性暴力」是屬於當時代展現武力的方式,在探討同性戀到底是不是「罪」時,兩位印度女性一直搖頭,顯示她們完全無法接受。
 
多元包容的教會
 
斯里蘭卡長老教會牧師藉著閱讀使徒行傳第1~3章,帶領大家重新思考一個包容性的教會應該是什麼樣子?如何去定義誰是女人、男人?什麼是教會?教會是誰聚集之處?
 
我們通常認定是彼得建立了教會,但是講師卻說,是那第一次看到復活耶穌的女性──馬利亞,以及與她一起的無名女性。無名的原因與聖經記載的方式與年代有關,而耶穌最能了解當時社會處境中,婦女是一種工具性的存在,因此耶穌帶來的改變是為婦女賦能,同時也為初代教會建立典範。
 
我認為最大的提醒不外乎是要尊重「女性」的能力,不該用「男性」的觀點來定義不同女性的職分地位,否則在號稱尊重的同時,可能又再次陷入父權體制的陷阱,就是男性再一次地成為女性的「拯救者」。就如同耶穌看似拯救了現代女性一樣,不但沒有挑戰到體制深層,也沒有挑戰到耶穌在聖經中被描寫的「權威性」。
 
故事討論與呈現
 
第三天,講師讓我們用團隊詮釋經文。我這組我提議以「性別轉換」的方式呈現,讓同組中的女性扮演耶穌,男性扮演馬大與馬利亞,過程中發現其實許多男性並沒有跳脫男性身為保護者的角色。
 
從整體看來,似乎都呈現一種「反男性殖民」的狀態,而不是「後殖民」的,這兩者的差異甚微,在這個父權體制依然穩固的社會中,其實很難去定義誰的「做法」比較好。通常反殖民的做法可能會比較激烈,但如果改革成功,通常也會成為另一個殖民者。因此,當然是後殖民的做法與思想會更好,畢竟我們並不是要將男性完全扳倒,而是要達到平等公義的狀態,至少我目前可想像的,是不論男女、LGBT,在現今社會中的基本權利應該是平等的,不是有誰去定義誰應不應該得到。
 
探討實踐
 
最後,分組討論這幾天在這裡的學習:「教會是不是真的能夠轉變成為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社群呢?」大家都覺得應該可以,但是需要很多時間。接著討論在轉變過程中會遇到的巨大阻礙為何?或許是因為不同國情、宗派的因素,這部分開始出現不同、甚至激烈的意見。東正教的牧師們似乎認為阻礙是來自於社會,然而巴基斯坦長老教會的牧師卻說,最難的應該是教會內男性政治權力的減少與喪失。也有一些國家的教會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只有性別議題,而是宗教衝突,以致他們並不認為需要花更多時間、或者是已經沒有心力去處理這些問題與內部張力。相對而言,台灣對於宗教是包容的、穩定的,因此面對性別議題的內部張力,應該有更細膩的處理方式才是。
同作者相關文章:
肢體交通/建造包容性的社群 (第 414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14 期 新科技傳福音 (15-17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14期  2014年  11月 新科技傳福音 414
本期主題:新科技傳福音
發行日期:2014/11/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化敵為友
幹事的話/吐故納新,主愛同行
主題探討/教會中的低頭族現象與牧者的應對之道
主題探討/用LINE靈修
主題探討/科技發明對福音傳播的影響
主題探討/勿讓有限的實體取代上帝
主題探討/利用網路,帶來傳福音的長尾效應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婦女新眼光/〈西番雅書〉
海外宣教事工分享/東京牧會雜談
生活見證分享/用愛拆毀高牆
中區會長短波/柔軟女力鬆開福音硬土
中區會長短波/恩典的同在
中區會長短波/信靠主的愛
肢體交通/建造包容性的社群
肢體交通/第一次與日本基督教團UCCJ對話
舉起禱告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禱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