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宣教典範長存
回顧排灣族的宣教歷史,也正是一部婦女宣教史。排灣中會自1964年10月5日於三地門教會成立後,隨即於首屆第一次會議討論女宣道部的選舉案,並於同年12月21日的第二次會議中正式設立「女宣道會」(婦女事工部前身),由三地門教會包霞女士擔任部長。早期尚未設立婦女幹事時,有關女宣事工的推動,全數仰賴女宣道會幹部與各教會會長執行。
當時排灣中會的組織包含魯凱區會與東排區會,所以女宣道會的事工範圍及對象非常遼闊,遠至台東,舉辦活動往往需要兩天的路程、翻山越嶺徒步抵達。早期的環境十分克難,前輩們在沒有電燈、設備簡陋的場地,有時兩三天都要睡地舖,但她們依然甘之如飴,前輩們寧願艱苦也要接受裝備的學習精神實為現代婦女敬仰學習的典範。
婦女事工發展成熟
為了培育原住民女性宣教人才,多年來排灣中會婦女事工部提供女神學生獎助學金,鼓勵更多女性進入神學院接受高等教育與裝備,畢業後能夠加入宣教行列。目前在排灣中會的神職人員當中,女性已占將近一半的比例,真正落實了性別平權的願景。
此外,為了因應時代的發展與婦女的需求,排灣中會婦女事工部也積極思考擴展婦女組織,提供婦女更多元的學習環境,適逢1988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響應WCC「普世教協團結婦女十年」運動,排灣中會於1993年設立「婦女關懷工作室」,以呼籲喚醒婦女意識、推動兩性平權、關懷社會弱勢團體、參與婦女社會運動、關懷婦女人權等議題,之後更為了使服務更廣、更具多元性,並配合整全宣教,於1999年成立了「屏東縣原住民婦女關懷協會」,開啟各項方案和婦女多元課程。
排灣中會十分重視婦女事工,在中會的七十間教會當中有六十四間教會設有婦女團契,隸屬中會的婦女事工部則設有兩位顧問、一位婦女幹事、十一位幹部,事工包括:靈性形成事工、人才培育事工、教育事工、婦女網絡事工、社會關懷事工、參與普世婦女事工等,具有清楚的目標與異象,歷年來婦女事工的發展也漸進成熟。
每年例行性的事工包括:與普世宣教接軌的「世界公禱日禮拜」、為重大事工與異象聚集的「婦女禁食禱告營」、傳承交接的「新任婦女幹部訓練會」、增進各教會情誼的「母親節/父親節表揚」(輪流舉辦)、造就裝備的「婦女查經班」、「婦女人才訓練會」等。
順利推動事工的關鍵
值此五十週年慶祝之際,回顧排灣中會婦女事工部之所以能夠順利推動事工,不外有以下因素:
-
排灣族基本上有兩性平權的社會制度,自然具備兩性共治的觀念來推動各項中會事工。
-
婦女組織運作暢通,歷年來由議長卸任後擔任本部顧問,能夠在中委轉達本部事工,因此得到中委牧者的認同而配合推動。另一位顧問是卸任的婦女部長,因此能夠傳承事工運作。
-
由受派接受神學訓練的女牧者擔任婦女事工部幹事,任期與總幹事同進退,所以較能以短、中、長期計畫推動事工。幹事謝禮一部份由中會支付,一部份由本部支付,婦女幹事不只是負責婦女事工部,也承擔中會的松年大學事工、老人協會業務及協助其他各部事工和總幹事交辦業務。
-
婦女關懷協會可申請公部門經費,辦理多元議題的活動,得以豐富並落實事工。
-
在每年元月辦理的各教會婦女團契新任幹部研習當中,我們一定清楚傳達年度事工計畫,讓婦女事工從總會到中會再到教會,形成一個脈絡。
-
部員按各鄉分區認養教會,建立與教會婦女會長聯絡的平台。
願景與展望
目前排灣中會婦女事工部配合中會的十年宣教白皮書,推動「間間教會、家家成立家庭祭壇」的全家歸主運動,預計在2015年達成四百戶設立家庭祭壇的目標。另外,為響應中會異象計畫在2016年差派一名宣教師,經本部幹部認同後議決用五年時間(2011~2015年)奉獻達到50萬元,認養「培育海外宣教人才獎助學金」,做為宣教師受派前的讀書經費。經呼籲各教會婦女團契每年養小豬,本部年會收集後,三年來已達54萬多元,超過預期目標,感謝全體婦女支持中會的海外宣教事工。
感謝主,多年來我們致力與全球婦女建立友好姊妹關係,除每年差派代表參與國際婦女會議及研習,分享台灣婦女經驗與議題之外,也接待前來參訪的國際婦女團體及個人,分享我們的事工並連結彼此資源。期待透過持續地交流分享,讓台灣的原住民婦女漸被重視,進入國際化的組織、建立友好關係,共同為普世宣教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