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391期 天長地久 生生不息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與信仰
關鍵字:
◎ 作者 /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秘書長)

 讓地永不停息

你們要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

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間。

這樣,你們心裡必得享安息。

耶利米書6:16

隨著全球暖化議題的發燒,加上國內、外各地愈來愈頻繁的各種天災人禍,現代人對未來抱持著深沉的憂慮與不安。以前的人,很少會對於未來的世代是否還能存續,有著這麼普遍的不確定感。

現代社會強調效率與產能,以機器和科技取代以土地、人力、獸力為基礎的農業,又因為都市化與工業化,導致農村沒落崩毀。再加上國際農糧貿易結構,少數跨國企業掌控世界大部分的糧食,強國對弱國食物傾銷,使得食品物種多樣性減少,更進一步造成諸如人權、動物權、食品安全、環境破壞、暖化、氣候變遷、社會文化衝擊、國家安全等相關問題。

聖經裡,耶和華應許出方舟的挪亞:「地還存留的時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現代人卻對於要怎樣才能讓地永不停息感到極端的困惑!

自然農法恢復地力

上帝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

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

他講論草木,自利巴嫩的香柏樹,

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

又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

列王紀上4:29-33

台灣農業,除農村或部落原有的傳統自然農法(有別於依賴農藥、化肥的慣行農法)之外,目前又引進日本的秀明農法、德國的生命互動農法(bio-dynamic)、澳洲的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以及利用有益微生物(micro-vita)改善土壤的綠生農法等。這些自然農法的實作,不但可以提供健康安全的農產品給我們享用,同時也可修復已被農藥、化肥殘害的土地,讓它恢復健康。其中,來自澳洲的永續生活設計,是結合永續農業(permanent agriculture)以及永續文化(permanent culture)概念創造的新辭,因為涵蓋的面向相當完整,值得在台灣推廣普及。創始人比爾‧墨立森(Bill Mollison)具有漁夫、老師、森林學家、獵人、發明家和田野自然學家等多重身份,年輕時積與環境行動。經歷了許許多多抗爭後,他受夠了這世界充斥的各種壞信息,便開始學習將自身的能量用在追尋正面而積極的解決之道。

(小標)永續生活設計內涵

你且問走獸,走獸必指教你。

又問空中的飛鳥,飛鳥必告訴你。

或與地說話,地必指教你。

海中的魚也必向你說明。

看這一切,誰不知道是和華的手作成的呢 ?

約伯記12:7-9

永續生活設計約在1997年開始被引入台灣,內容涵蓋下列重點:

  • 設計與維護一個具有農業生產力、又保有多樣性、穩定性與韌性的生態系。
  • 和諧地整合了人與土地,以可持續的方式提供食物、能源、居所,及其他物質與非物質需求,以維持穩定的社會秩序。
  • 整合概念性、物質性與策略性,以嘉惠我們的生活。
  • 基本的哲學是:與自然合作,而非對抗自然;透過長期且縝密的觀察,而非長期缺乏思考的行動;關心環境系統的所有功能,而非只是一味要求生產;讓環境系統展現他們自身的演替。

再從「什麼不是永續生活設計」來更確切地了解它的意涵:

一、永續生活設計不只是一種農藝,包括居處、水、食物、生產、關係、生計、社會正義、和平等等,將這些與人類生存的相關面向都整合進一個設計系統,而且,這個系統擁有最佳的能源使用效率與再生性。

二、永續生活設計不是一種新流行,在現在許多流行的詞彙中,永續生活設計或許是最接近「永續發展」。它在1970年代即被創造出來,比1980年代才開始為人所熟知的「永續發展」早了十多年,也比永續發展更為貼近現實。因為永續生活設計不只是一個概念,它是一種重視環境倫理,且任何人都可以學習的設計系統。相對的,永續發展卻常常被認為是政府、國際組織或學者專家們用來幫助弱勢團體的一種方法。

三、永續生活設計具有包容性並崇尚合作,它是關於構思設計具有再生性的生活方式,並將它們實際應用在生活中,每個嘗試如此方式的人其實就是從事永續生活設計,任何朝向正確方向的的小小進步,都讓我們更接近永續生活設計。

注入希望的活力

有鑑於都市是全球密集度最高的人類聚落,將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引進台灣的孟磊(Peter Morehead)老師,近年的興趣在都市空間的再生資源設計、研發(校園生態系統設計、屋頂生態農園、街道農耕、陽台生態化利用、社區堆肥系統、雨水回收、被動式太陽能設計等),以及社區培力運動,積極深化對於Permaculture的知識、技術與經驗。2008年曾協助宜蘭縣人文國中小學教師進行長期Permaculture研習與生態校園規劃實作,隨後並邀請Robyn Francis女士來台,舉辦台灣第一屆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2009年再度邀請Robyn Francis女士來台舉辦第二屆PDC,協助台東達魯瑪克部落進行長期PC規劃實作,期能為Permaculture在台灣的在地化教育奠定良好的根基。

從事自然農法的過程中,配合推動合作經濟、公平貿易、支持小農等符合社會正義的機制,它將會讓人、土地、社區、文化都恢復健康,這才是真正可以永續發展的生活型態,極需要更多人參與深耕。

整個台灣社會的宗教活動十分熱絡,也有許多宗教團體積極參與環保工作,不過,停留在「做資源回收」、「自備環保餐具」或「基於健康考量選用有機食品」層次的,佔絕對多數。教會界要學習環境倫理學者歐思磊(Max Oelschlager)所建議的:「宗教界參與生態關懷最主要的貢獻,應該是協助我們的社會,塑造一種文化脈絡,使環境教育與環境科技,能產生實際的效果。」基督徒若能積極參與推動建立城鄉教會互助互信的友善農業,落實「關心地球、關心人類、公平分享」的permaculture精神將可為台灣社會注入一股充滿希望的活力!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開啟教會參與社會大門的口埤教會 (第 465 期)
主題探討/介紹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 (第 428 期)
主題探討/戒讀聚團、三不五石 (第 421 期)
主題探討:培育現代公民環境素養 (第 398 期)
主題探討: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與信仰 (第 391 期)
主題探討:森林是水的故鄉 (第 387 期)
主題探討:國際旅遊透視 (第 358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391 期 天長地久 生生不息 (2-18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391期  2011年  1月 天長地久 生生不息 391
本期主題:天長地久 生生不息
發行日期:2011/1/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幹事的話:新年新展望
主題探討: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與信仰
主題探討:新都市革命
主題探討:給大地及生命一個永恆的許諾
主題探討:願和你天長地久
婦女新眼光:以賽亞書(二)
生活見證分享:恩典無限
海外宣教事工分享:日本基督教團東京台灣教會
一領一‧新倍加:談P.K.U.紀念的信仰到宣教運動的表現
中區會長短波:東美中會婦女事工部詩歌觀摩暨年會
中區會長短波:現今的機會
肢體交通:語言相異 心卻相連
肢體交通:成熟健康的女傳
開懷篇:說說笑笑 喜樂人生
她的故事:讚美操創辦人----吳美雲老師
電影櫥窗:從影片「女僕」談女僕們
書香園地:《爭戰的禱告》
舉起禱告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禱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