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人口不多,在臺灣經營已有千萬年原生種老店,人口僅有五千餘人,這麼少的人口,或許是因賽夏族人的祖先很早就懂「重質不重量」之人口政策吧!由於天災人禍,族人分別散居在新竹縣五峰鄉及苗栗縣南庄鄉、獅潭鄉淺山地區。
賽夏族在臺灣原住民中是唯一有姓氏的族群,宗姓大多以吉祥植物、動物或大自然現象為主,如朱(雞母珠)、風、詹(蟬)、樟(樟樹)、豆、日、解(蟹)、芎(芎樹)、絲等,都是賽夏族特殊的姓氏。早期有二十幾個姓氏,現僅存十三個姓氏。最特別的是賽夏族的每個姓氏背後都有一段淒美悲壯的故事,逢宗親聚會耆老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晚輩,一定要傳承這個不能忘懷的故事,直到永遠。姓名分前(自己家族名字)中(父親名字)後(宗姓)之組合,如筆者原住民名字叫tahes.oebay.didiyun即是。
從出生到死亡,每一個階段都有傳承之生命禮俗,而且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遺落;習俗執行過程中不能因時空變遷而有所簡略或免俗,因為有太多禁忌會讓族人感到不確定性或不安。當今臺灣欲走入國際村,漢文化正煩惱以什麼代表臺灣主流文化,賽夏族人不受外界影響地執行禮俗,純正不變的傳統習俗,已悄巧成為學者專家積極研究,欲送往國際之文化。
人口不多、文化資產豐富,是賽夏族的特色,除前所述之生命禮儀外,還有從年初開始就必須舉行的播種祭、祈天祭、祖靈祭、鎮風祭、敵首祭,及年底之巴斯達隘(矮靈祭)等。這些祭儀分別依不同姓氏主辦,其他宗姓協助,在這些歲時祭儀活動中,各姓氏都有專屬職務,即協調又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賽夏族人堪稱是最執行民主政治的族群,任何歲時祭儀活動或其他任何族群事宜,一定要透過「河邊會議」來決定。大家圍個圈圈坐在石頭上,身份地位均等,沒有大小階級之分,更沒有頭目制度。生活在這和諧平等的國度裡,履行祖靈的叮嚀,似乎沒有不快樂的理由。
在賽夏族所有傳統祭儀中,較為盛名的應該是巴斯達隘(矮靈祭),由於賽夏族與達隘族錯綜複雜的關係,彼此相約每逢兩年秋季月圓時刻(約農曆10月15日左右),在苗栗縣南庄鄉向天湖和新竹縣五峰鄉達愛村,必須舉辦四天三夜「巴斯達隘」,藉以化解恩怨。整個祭歌祭儀的過程,都是流傳千百年的原汁原味,不受時間變化或列強威逼而質變。族人始終守護著昔日與達隘的承諾,因為賽夏族群知道這不是傳說,而是一件歷史事件。巴斯達隘(矮靈祭)早期是無耐與贖罪,再來是責任與義務,現在則是榮耀與向心力,未來將攸關賽夏族人族群的延續。這永遠不變的祭儀,政府單位現在已納入文化遺產,甚至國際學者專家也已重視它在臺灣歷史文化之定位。在此筆者亦代表族人邀請讀者,在祭儀舉行的時候,能蒞臨賽夏部落,見證分享僅見的文化活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