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K政策:薪資崩壞的那一根稻草
2009年金融海嘯發威之際,為了搶救令人難為情的失業數字,由教育部領銜推出的「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特別針對應屆大專畢業青年透過政府補貼企業(至多)26,190元,進而讓參與的大學畢業生實領22,000元的月薪,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被簡稱為「22K(兩萬兩千元)政策」。這項22K政策成了薪資崩壞的那一根稻草,正式加速宣告了薪資破壞、低薪貧窮青年世代的來臨。
事實上台灣青年起薪過低的問題,早已存在十多年。依據主計處調查顯示,2010年國內未滿四十歲、約四百六十萬名的青年勞工,平均年所得不到五十四萬元,不僅倒退回十四年前水準,十五年來約只增加兩萬元,且沒有工作或工作相對不穩定的青年人,平均年所得增加速度相對較小。其中近半數受雇者薪資不到3萬元,低薪資者薪資下降比例更嚴重。光是2010年12月收入未達2萬元的就業者已高達138萬人,比金融海嘯時多出24萬人。另根據勞委會的勞動統計年鑑資料所載,85年間的青少年有酬就業者平均薪資高達31,408元,98年間青少年平均薪資減少至20,752元。13年間,青少年世代的平均薪資減少幅度高達3成4。而各教育程度中,以大學及以上學歷薪資貶值情況最為嚴重。98年間大學及以上學歷者的平均薪資僅有19,477元,與85年的47,324元相較,跌幅更高達41%。對照《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的調查,台灣擁有大學以上學歷的上班族,月薪低於2.5萬元以下者,近五年來暴增10萬人,這樣的起薪水準已是民國88年的水準。若比較起日韓香港等鄰近亞州國家大學畢業青年的起薪薪資,整個台灣社會其實正在集體創造「低薪青年」世代,只是我們渾然未覺,要不就是刻意忽略。
年輕人起薪低被視為常態,與台灣社會的「年齡歧視文化」有關,對於無社會經驗的年輕人給予較低的薪資,或許在完全就業且物價尚未進入通膨的年代裡尚可忍受。但如今台灣已經進入了全球化經濟高風險年代,加上普設大學造成的「學歷通膨」效應,以及高學費政策造成的學習成本,台灣青年目前面臨的困境包括:高失業、低薪資、工作不穩定和買不起房子,「畢業即負債、工作為還債」這樣的冏境,讓青年人無法安心規劃未來,只能為眼下的生計煩惱。但其集體困境所造成的後果,確實是台灣社會日後要概括承受的。
※無法迴避的青(少)年失業、勞動權益與生涯轉銜問題
OECD(2010)指出,世界經濟雖逐漸好轉,但青少年失業率卻是不停惡化, OECD預估青少年失業率在2011-2012年維持在18%左右,這數字是整體失業率的兩倍,另外,也指出除了青少年失業的問題惡化之外,尚有那些未就業、未就學尼特族(註一)的問題,OECD估計約略有一千六百多萬的尼特族,除卻6百萬的尼特族有找工作之外,剩下的一千多萬卻已經放棄。故強烈呼籲政府應該針對低技能的青少年族群提供職業訓練的管道,以及可提供雇用獎助津貼鼓勵企業雇用低技能的青少年。東亞的青少年失業率問題也不亞於歐美等國家,日學者上村泰裕則是指出台灣與日韓青少年失業問題之不同,在於台灣高學歷化下教育階層問題的產生外,企業無雇用畢業生的習慣,並將教育訓練視為個人責任,故建議應加強上述機會落差之支援。
英國學者Coles認為,青年低度就業或失業將會:1.造成國家必須投入額外的教育與公共職訓支出;2.造成直接的國家財政負擔與稅務損失;3.更嚴重的造成因犯罪的直接支出。然而拜偉大的主流升學主義教育政策所賜,台灣青(少)年就業、勞動權益與生涯轉銜政策向來處於邊緣地帶,一直到問題來得又急又快,國家才端出一大堆短效型的搶救失業率措施應急。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日前出書說:希望家長「醒醒吧!」別再繼續膜拜不合時宜的升學主義,讓只想學習一技之長的孩子,被分數綁架、機會被排擠。的確,正值花樣年華的青少年,忙著每天跟分數賽跑的結果,就是只等著被分數決定生涯軌道,原本十五、六歲就應該正常發展的職涯規劃能力,全都被放在一邊或無用武之地,進而導致今日畢業生畏懼進入職場的怪現象。
在青少年族群中,除了大專生的就業/失業的問題之外,尚有一群總是容易被遺忘的弱勢青少年,因為家庭經濟需要或各種因素而提早進入就業市場,但往往也因其學經歷不足且缺乏就業輔導資源,在就業市場裡容易跌跌撞撞成為弱勢勞工。當經濟大環境日益不景氣時,勢必將衝擊到更多危機家庭中的弱勢少年,徘徊在繼續升學或就業的兩難抉擇中。而高學歷的大學畢業生也向下擠壓弱勢青少年原本的就業機會,將使弱勢青少年更易走向地下經濟行業尋找工作,更不利於其身心發展與穩定就業。但是弱勢青少年實際就業型態、勞動處境與失業情形,相較於中高齡、婦女及原住民就業族群,較少受社會各界及政策關注。而台灣低薪青年世代的產生,卻迫使我們必須面對長久以來忽略關注的青(少)年失業、勞動權益與生涯轉銜問題。
※青少年的就業輔導需求
經濟的全球化、產業結構的改變以及高等教育的急速擴張,造就了近年來出現的高學歷青年低薪世代以及弱勢雙失青少年尼特族現象,加上少子化效應,15-24 歲青少年勞動參與率從民國88年的36.56%,下降至28.62%,顯示青少年勞動參與率下降已成為趨勢。但數據下降,並不等於青少年就業需求並不存在!根據教育部2008年高級中等教育之淨在學率為91.65%,顯示每十位15-17歲少年中,就有一人在國中畢業後即脫離常態性的教育系統,提前進入社會歷練。若以台灣整體勞動人口數統計,台灣每年平均仍約有近75萬名15-24歲青少年投入就業市場,顯示仍有一群選擇提早進入勞動職場尋求經濟上獨立的青少年,在你我週遭以各種方式工作著。另依據我國行政院主計處2001年的調查,約有45%的青少年認為政府應該最先提供給青少年的福利措施為「提供就業服務」與「提供職前或在職訓練」;另一份內政部2003年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則指出,約有37%的未在學少年認為需要優先協助的問題為「經濟支持」及「就業輔導」,顯見青少年有相當程度的就業輔導需求。
另根據勞委會2010年版青少年勞動統計數據,15歲至24歲青少年失業原因中,以「初次尋職」失業者最多占48.0%,「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居次,佔22.78%,「對原有工作不滿意」第三,佔21.31%,顯見初次尋職之青少年,更迫切需要教育、勞政及社政等生涯轉銜資源的協助。然而目前台灣政府尚缺乏跨部會整合性的政策規劃與持續性的經費挹注,雖然近幾年在民間團體倡議帶動下,包括去年完成三讀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已納入相關就業權益措施,政府單位逐步關切弱勢青少年就業議題,開辦了一些就業服務方案,然皆有持續推動上的困境,相關計劃也都點出弱勢青少年有極高的就業不穩定性,需要建立一套提昇其就業力的工作模式,以及持續性的就業政策及完備的法令措施。
而近年來台少盟結合民間企業資源及青少年團體推動「逆風少年大步走——青少年就業力培訓計畫」(註二),研發培育弱勢青少年就業力的輔導模式,同時關注已提早就業青少年之就業權益正是一種努力。我們發現選擇提早進入就業市場或初次尋職的弱勢少年,經過民間團體的就業輔導後,就業力有明顯的提升,進而得以順利就職。然而要如何回應整體青少年失業率攀升以及起薪偏低的挑戰,端賴政府能否看重「世代正義」的價值,應當更要正視青少年經濟獨立發展的需要,建構有利於青少年發展的環境與機會結構,尤其是就業機會的取得、符合公平正義的勞動條件,如應檢討台灣青少年起薪過低及各行業起薪差異過大,導致青少年就業不穩定,或易成為低薪長工時之邊緣勞工造成貧窮化現象惡化。同時在教育與就業範疇分別提供青少年同等發展的機會,包括加強青少年勞工回流教育的轉銜機制,以協助基層青少年勞工完成基本學歷。此外也應創造符合全球化潮流及國家人力需求規劃之新興工作職種,包括: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經濟產業、照顧服務產業,提供更多元的就業機會,讓青少年感覺更有能力實現自我掌握未來!
註一:尼特族(NEET)意指: 未升學、未就業也未接受職訓的年輕人(No Education, No Employment, No Training);台灣15-24歲為升學也未就業之尼特族約為25萬4千人,佔該年齡層人口8.36%。
註二:「逆風少年大步走——青少年就業力培訓計畫」請見官方網站:http://www.youthempower.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