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99期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在靜默中凝視熱情──大專泰澤靈修有感
關鍵字:
作者/余啟運等 ()
  2006年5月10日總會大專工作者及各大專中心助理一行共12人,前往法國泰澤(Taize)靈修,與會者咸認此行收穫甚豐,遂提筆援以為記,並分享之。

※ 開啟靈修的視野
  來到泰澤,每個到來的訪客不管是青年、壯年、老人,每天三次(早、中、晚)都會聽到鐘聲歡樂的邀請,進入修和堂(聖堂)與這群弟兄們一起祈禱。泰澤非常重視靜默,所以在泰澤任何地方,都會有安靜的標板提醒人靜默,也可以在大自然的環境裡享受獨處靜默的樂趣。泰澤祈禱一開始,會聽到一個弟兄引唱哈利路亞,領大家進入祈禱,會眾隨即加入合唱,讓詩歌成為我們的祈禱,二首歌唱完後,就會聽到以不同語言來誦讀聖經,雖是同一段經文,但希望大家都能了解上帝的話語,讀完,有弟兄開始引唱詩歌,會眾則以默想式的短誦來回應,再由數位弟兄輪流領唱連禱式的禱文,接著進入長達五至十分鐘的靜默,此時修和堂內有幾百人或千人聚集,卻彷彿空無一人,只有蠟燭微微發光,及偶而輕聲的咳嗽,每個人都沐浴在聖靈的同在與主的相遇中,隨後就會聽到長者弟兄用幾種語言讀出簡單的祝禱,祝禱完後,又是一首頌讚歌,唱到第二首詩歌時,中間後方的弟兄,便起身退去,穿著白衣的弟兄們也隨之一一離開會堂,但詩歌卻從不停止,就算最後一位司琴者弟兄也離去,會眾仍享受著祈禱坐在原地,隨著志工的詩歌帶領,人們也會隨著自己的意願默默離開會場。

  泰澤祈禱從開始到結束,不會有被打斷的感覺,不會有報告,也沒有讓參與者說話,而是完全專注於從詩歌、聖經及靜默中,體會上帝的同在,這是一個以默觀為主的祈禱方式。修和堂內的擺飾非常簡單,只有彷彿聖靈火焰的布裝飾,及在方格子磚瓦中燃燒的蠟燭,左右側有幾幅圖像及十字架。中間用小灌叢樹圍成長方形,讓身穿白色的弟兄在其中,還有吊掛在上方的小燈泡微光及幾幅耶穌圖像的彩繪玻璃等,這些簡單的擺飾讓人能很快地進入安靜、默想的專注中。總之,在泰澤的敬拜中,人們參與祈禱不是觀賞者或旁觀者,乃是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我們的上帝,讓信心與專注的祈禱成為上帝臨在的標記,並會遇在上帝國的喜悅中。

  泰澤靈修之旅讓我體會所謂普世宗教的和好及人類的修和,在台灣的我們確實需要打開新的眼光,來認識我們的上帝,修和我們與人、與上帝,與自然的關係。此外,我很高興可以透過泰澤靈修這樣的方式來體會上帝的臨在與修和,期待我們長老教會,也可以鼓勵信徒接觸並體會這樣的祈禱方式,提供信徒更多元的靈修方式,幫助信徒學習如何在安靜、在靜默中學習與上帝復和、與人和好、與自然和好。

/ 余啟運(嘉義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

※ 泰澤靈修看重年輕人
  回顧一週的泰澤信仰之旅,我發現幾個特別之處︰

1. 泰澤的靈修靜默方式很看重年輕人。泰澤是一個開放的修道院,不是隱修院,所以歡迎大、小朋友參加,不過卻很期待卅歲以下的年輕朋友參與聚會;這一點滿特別的,而我們也真的發現大部份都是年輕人,這讓我重新思考:我們的大專生會如此看重信仰嗎?還是隨便啦!都可以啦,有相信就好了。若是年輕的時候,能被給予信仰的造就,相信會成為一輩子的幫助,我發現有些超過卅歲的人,也都是年輕時參加過泰澤靈修營,所以就持續每年找個時間參加一次,這也讓我思考:是否我應該在團契聚會中,提醒與教導個人的靈修方式,讓這些伙伴們在這四年內至少會使用一種靈修方式,使其成為生活的重心,讓靈修就如同吃飯睡覺一樣,都是每天必須做的,不是可以放棄或不在乎的。

2. 泰澤強調共融合一。不論是詩歌還是讀經,都會有至少三種語言的版本,這一切都在幫助我們共融與合一;此外,泰澤的聖餐也讓我思考聖餐的意義,重新與上帝建立契約關係。

3. 詩歌不必太長、太花俏,只要用心,多唱幾次,也會變得很棒。在泰澤的禱告聚會中,我常常是坐在右後方,因為旁邊有兩位修士是負責領唱的,聲音很棒,讓人很感動,也覺得很舒服,所以後來我都是跟著唱一、兩遍,看歌詞了解意義後,就默想歌詞的意義,去聆聽修士們最棒的合聲、去感謝上帝的祝福。

4. 靜默是泰澤生活的一部分。這也讓我有許多休息、與上帝交通的機會,我常常會因著許多事在忙,就忘了要靜默,聆聽上帝的話,所以回來臺灣後就決定,一週至少做一次泰澤禱告。或許不容易,有時仍會有許多干擾,不過相信持續下去,與上帝的關係一定會不一樣。除了每天的靈修生活外,一週中再擺上一段靜默的時間,這是應該的,所以我也在佈置的我的聖堂—一個與上帝相親的地方;一個有禱告墊、泰澤詩歌、十字架、燭台、泰澤經文(可從網站下載)的聖堂。

5.泰澤的食物很簡單。有時我們買東西,並不是因為家裡沒有的吃,卻只是因為不想吃,所以再買新的。泰澤的食物很簡單,但卻仍可以得到飽足。

6. 靜默不是容易的事。在泰澤,我常常做祝福禱告:為我所認識的每個人。此外,也欣賞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因為泰澤真的很漂亮。有時只是靜靜地欣賞它,就充滿許多的感謝與讚美,期待我往後仍可以繼續如此,能以欣賞的角度來看待人。


/ 陳佩儀(台北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

※ 提供年輕人寬廣的生命視野
  泰澤不等於「泰澤祈禱」,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參加每日三次的聖堂祈禱,一開始覺得每天要做三場禮拜,哇!真「拼」!雖然是自由參加,整個崇拜的儀式也讓人覺得沒有負擔,但是「職業病」還是會發作,一想著修士們每天要準備三場崇拜,就覺得服事還真不少,擔子還真不輕。不過突然醒覺「不對!這是生活啊!這是修士們的生活方式。」

  身為一個傳道人,我之所以會認為這是繁重的服事,是因為我著眼於「做」、「做」、「做」不斷地做,我的生活被服事所充填,我的心鮮少經驗到安靜、自由與釋放,我像是在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工,而我這個「人」好像消失在事工之中。因此,當我看見修士們有這麼多的「服事」,自然覺得沉重。但對於修士們來說,這是生活!不是如我所見的——忙不完的事工,而是穩定的信仰生活步調,是祈禱的生活!

  對!就是這種生活方式!打破我自以為的形式化的「泰澤祈禱」。我不是來取經的,是來生活的,並在生活中經驗心靈的「歸家」。泰澤原來是一種生活!

  當然來泰澤的年輕人有很多種樣子,不是你所想像的看起來「很屬靈」,也有穿重金屬裝,還在靜默時間給我開喇叭聽搖滾樂的小鬼。不過,在泰澤我也看到年輕人的另一種面貌:泰澤很重視年輕人的服務,所以營區的義工幾乎都是年輕人,不論是打掃、場地佈置(因為人來人往,場地常常需要做變動)、清潔、巡邏義工…,其中還有長期的青年義工,待在這裡幾個月到一、兩年不等。看到年輕人投入在這樣的服務行動中,覺得年輕生命可以如此踏實是一件很美的事。年輕人在泰澤的生活,有工作、有敬拜、有熱情、有靜默、有頌讚、有祈禱…,我看見泰澤提供一種寬廣的生活體驗,是生命視野的拓展!我看見年輕人有機會在這個地方經歷一種生活方式,不是虛浮的,而是簡單、自在、樸實,是可以自己選擇與安排的。

  這樣的觀察讓我思考這個世代大專青年到底需要什麼?大專事工要如何培育學生?要如何讓學生在體驗、服務、靜默、生活中擴展生命的境界,體現多元與豐富的年輕面貌。在裝備大專青年的思考中,是否能提供一種空間,讓人願意、想要親近的空間;是包容與接納的空間,一個讓人可以放心伸展自己的心靈,真誠與他人交流的空間。在這樣的空間中,年輕人可以學習、退省、重新得力。

/ 謝惠娟(高雄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

※ 學習獨處與共融
  泰澤靈修之旅,對我而言不只是一種敬拜、靈修方式的學習,更是讓我從忙碌的生活退出,進入與上帝同在的連結,重新整理自己的內在生命,取得身心靈平衡再重新出發面對生活。

  現代人其實很害怕孤單與獨處,尤其是在獨處時不知道該如何安靜、如何禱告、如何靜默等候上帝的同在;而泰澤的靜默與祈禱方式則可以幫助人學習獨處、體會安靜片刻、享受靜默中上帝的陪伴。對我而言,是一個很特別的體會,停下忙碌的腳步突然有片刻的安靜與獨處時間,反而不知道如何開始,剛開始心一直無法安靜下來,思緒不斷地湧出,直到第二天,我坐在大自然中,吹著微風聽著鳥鳴,好像回到母親的懷抱般安全與舒適,我的心才終於放鬆下來,將思緒專注在上帝的話語與禱告中,突然間我感到全身輕鬆、心情自在,這是我第一次在獨處中非常享受這一切,也發覺我與上帝的距離拉近了;希望回到台灣以後,在恢復忙碌的生活步調中,偶而也能停下腳步來獨處,調整自己的內在,再重新面對上帝及自己時,能有新的出發,我想這是我在泰澤所體驗並學習到極大的幫助。

  在泰澤的生活有極多時間是工作及小組分享,這次我們與三位來自德國的婦女同住,從最初的點頭之交到離開時的熱情擁抱,互留聯絡方式,這過程也是一種共融的學習,對我而言更是一種突破,在短時間內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抱著學習靜默祈禱的心,在生活中實踐愛鄰舍如同自己,體驗「在基督裡無國界」的美好,這使我深刻體驗到,語言並不重要,基督的愛能讓我們彼此願意共融交往才是最重要的。

/ 顏曉菁(屏東大專學生中心工作者)

※ 領受寬恕、和好之美
  泰澤靈修除了讓我重新自我更新,了解生活、工作(服事)即是禱告外,也讓我學習到寬恕的美以及和好的功課,在泰澤,我讀了羅哲弟兄所寫的《萬愛之源》,這本書說盡羅哲弟兄內心對主耶穌的感謝與體會。「應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應祝福詛咒你們的人,為毀謗你們的人祈禱。」、「如果我們光愛那愛我們的人,則我們所行所為,便不足道了。做這樣不足道的事,並不需要基督,因為連非信徒也做得到。」這段話深深地打中我的心,到底什麼是愛呢?只愛我們想愛的,這就是愛嗎?那些惱恨我的朋友,我該愛他們嗎?我該與他們和好嗎?身為基督徒,領受上帝滿滿愛的我該如何做?直到我看見「寬恕且一再地<
同作者相關文章:
在靜默中凝視熱情──大專泰澤靈修有感 (第 9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9 期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70-7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9期  2007年  4月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99
本期主題: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發行日期:2007/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目錄s/
誰的新聞、誰的真相--談台灣的新聞圈生態
政黨輪替後的廣電政治學
「大話新聞」現象的若干觀察
小蝦米的媒體戰爭
誰來決定新聞晚餐?
解讀新聞 探索真相
耶穌停、看、聽──淺談基督教媒體倫理
改看「公民新聞」,如何?
台灣橄欖球王——柯子彰
歡喜做大戲 教會謝平安──當歌仔戲遇到基督徒
上帝與人之間的橋樑──以色列的先知
把愛傳出去--重新教會的社區服務
戀愛之五馬奔騰論
定睛在己,抑或是上帝?—關於基督徒藥師的角色
在內在朝聖的旅途中相伴——記天主教世界青年日
思考「復活」的腦袋運作軌跡——我讀《天天經歷復活喜悅》
基督徒可以「恨」嗎?
在靜默中凝視熱情──大專泰澤靈修有感
分享就是最大的神蹟
我的第44屆神研班
當輔導,你也可以!——神研班輔導心得分享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