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99期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誰來決定新聞晚餐?
關鍵字:
作者/高有智 (新聞工作者)
  要擺脫當前媒體亂象,最根本的還是要建立台灣媒體公民力量,組織公民監督團體,而其基礎就在於普及媒體識讀能力。

  隨著報禁解除,廣播頻道、有線電視以及無線電視台都相繼開放,台灣媒體解嚴近二十年,進入了媒體戰國時代,然而,也衍生諸多亂象,這是台灣社會發展進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台灣沒有落後,歐美國家同樣也走在監督反省媒體的路,台灣只是需要更多反省、批判與參與媒體改革的力量,其中如何建立全民的媒體識讀能力實為當務之急。

  根據新聞局的資料(如附表一),截至2005年統計,無線電視台已有5家,有線電視系統現有63家,廣播電台有172家,台灣目前也將公視、華視、原住民電視台、客家電視台與宏觀衛視等電視台整合規劃為「公共廣電集團」,廣播電視媒體全天候播送資訊,提供閱聽人媒體大餐。

  相較於廣播電視,平面媒體也未落人後,雖然坊間民眾熟知的報紙不出30份,但是目前已有登記2,442家報紙,而雜誌業也高達4,825家,在書店公開陳列供民眾選購的主要商業雜誌約有600餘種,台灣媒體業的蓬勃發展不可說不盛。

※ 獨立監督還是出賣閱聽人?
  雖然媒體產業看似蓬勃發展,事實上,因為高度商業化的惡性競爭環境,媒體失去公共服務角色,淪於只為搶奪收視率,衝高閱報率,媒體亂象叢生,包括媒體內容競相炒作暴力、色情、扭曲社會事實與良善價值、輕蔑人性、侵犯隱私,和污名化弱勢族群,就連為公眾服務的新聞節目也難以擺脫商業惡質漩渦,尤有甚者,置入性行銷和新聞廣告化等新聞外衣包裝商業利益的伎倆更是屢見不鮮,原應扮演獨立監督角色的新聞媒體已經出賣了閱聽人。

  部分傳統報紙和小型報紙也難敵商業潮流,相繼倒閉關門,慘遭淘汰,包括台灣日報、中時晚報和民生報,背後的員工遣散問題也衝擊報業工作倫理,影響當前媒體工作者的生存空間,或多或少也壓縮新聞工作者的自主性。

  台灣過去的媒體改革成就,同樣看似擺脫傳統政治高壓箝制,不過,政治力的穿透影響如同幽靈般揮之不去,相較過去的粗糙威權管控,現在轉型為陰柔牽制,在台灣民主深化不夠的過程中,轉型正義諸多問題未解,尤其當前政治環境陷入藍綠惡鬥下,掌握發聲管道的媒體更是容易身陷其中,渾然不覺,媒體失去扮演社會溝通平台的角色,捨棄理性對話的公共領域,反而逕自成為製造社會對立的發動機。

  媒體揮舞著撩撥社會情緒的大旗,藍綠扣應節目立場鮮明,交相指責,媒體披上「倡導者」的外衣,倡導的卻不是社會公共價值,反而更侷限在政治立場闊論,甚至淪為政治打手,刻意忽視台灣社會多元與混亂政治認同的現實,在缺乏同理心的理解下,媒體鮮少提倡傾聽與尊重異族文化,過當的新聞操作與不當的新聞比例,更加深內部族群的對立,這也難怪「親綠」、「統派」、「御用」媒體等標籤滿天飛,除了批判指責,也看不到更深刻的自我反省文化。

  總之,在當前一片拚銷售量,努力求生存的商業環境中,媒體不是走向淺薄、膚淺、花俏又羶色腥,要不然,就是不斷鼓吹自己的政治見解,藉此找到市場定位,甚至學會討好讀者,忽略報紙不只是商品,不只是報老闆意志的舞台。躲在角落辦報的結果是台灣社會公共價值淪喪,媒體與新聞倫理等待重建、落實。

※ 單一題材複製單一價值
  當前眼花撩亂的媒體生態中,資訊「多量」卻不「多元」,明明好幾台電視新聞,轉而轉去幾乎都是如出一轍的新聞內容,各家新聞台只好透過「獨家」加油添醋,有時只是一張獨家照片,其他新聞內容都是陳腔濫調,並沒有重大新聞線索,還是打上「獨家」,彷彿就是品質保證,當前新聞根本是在一灘死水中挖寶,卻不思另掘活水源頭。

  整點播放的新聞台,雖有新聞順序不同,隨時插播較新突發新聞,但是,仔細一看,就是當天新聞「熟面孔」。同一則新聞反覆播放,無形中卻放大新聞效果,同一個婦人可能一整天都哭不完。


<未完待續.....>
同作者相關文章:
神研50回應 (第 182 期)
原住民選舉的微觀察 (第 153 期)
記者這一行——我的記者生活筆記 (第 122 期)
誰來決定新聞晚餐? (第 99 期)
救難?傳教?--教會在災區的工作反省 (第 83 期)
光,照在生命轉彎處─李勝雄律師的卡桑 (第 78 期)
記曾經年少的日子 (第 73 期)
解讀?解毒?----當個耳聰目明閱聽人 (第 70 期)
重建之愛 (第 65 期)
鑽牛角尖 (第 51 期)
對話錄s (第 49 期)
※ 監督媒體網站: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www.mediawatch.org.tw
* 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http://blog.yam.com/citizenwatch
* 媒體視讀推廣中心http://www.tvcr.org.tw/
*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http://www.atj.org.tw/
* 媒體改造學社http://www.twmedia.org
* 媒體勞動站http://blog.yam.com/forculturllabours
* 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org
* 閱聽人監督媒體聯盟http://www.mma.org.tw
* 廣播電視基金會http://www.bdf.org.tw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9 期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18-2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9期  2007年  4月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99
本期主題: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發行日期:2007/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目錄s/
誰的新聞、誰的真相--談台灣的新聞圈生態
政黨輪替後的廣電政治學
「大話新聞」現象的若干觀察
小蝦米的媒體戰爭
誰來決定新聞晚餐?
解讀新聞 探索真相
耶穌停、看、聽──淺談基督教媒體倫理
改看「公民新聞」,如何?
台灣橄欖球王——柯子彰
歡喜做大戲 教會謝平安──當歌仔戲遇到基督徒
上帝與人之間的橋樑──以色列的先知
把愛傳出去--重新教會的社區服務
戀愛之五馬奔騰論
定睛在己,抑或是上帝?—關於基督徒藥師的角色
在內在朝聖的旅途中相伴——記天主教世界青年日
思考「復活」的腦袋運作軌跡——我讀《天天經歷復活喜悅》
基督徒可以「恨」嗎?
在靜默中凝視熱情──大專泰澤靈修有感
分享就是最大的神蹟
我的第44屆神研班
當輔導,你也可以!——神研班輔導心得分享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