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49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留給後人無價寶貝的傅祥露
先人留給我們真正的無價之寶,是那對道路、真理、生命不變的追求和信靠。
關鍵字:
作者/傅恩平 (傅祥露曾孫)

臺南業餘文史工作者康文榮長期致力於新化地區歷史資料的發掘;在新化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中,有一位與教會淵源深厚,且學、經歷突出的老會友,尤其令他印象深刻。因緣際會,康先生今(2015)年三月,從這位老會友的後人處,覓得其「傳家之寶」,為他一點一點拼湊而成的地方史,提供了生動的佐證;這套令他興奮不已的「獨門秘藏」史料,就是一本雖已斑黃、內容卻仍完整詳盡的《基督教傅祥露家族家庭族譜》,以及族譜始作者傅祥露的私人筆記和家族照片。

※傅祥露的基督教族譜

在鹽水港(今臺南鹽水)人王金龍於大正五(1916)年發行,花飾、彩印的基督教族譜(參見賴永祥文)封面上,用秀氣的毛筆字寫下「寶貝」二字(見附圖一)者,就是新化教會的初代執事、長老傅祥露(1882~1959)。出身「新化南里山豹」(今臺南左鎮澄山)的原住民家庭、定居『新化街礁坑子』(今臺南新化口埤地方),身為承先啟後的「第二代基督徒」,傅祥露在他逾78年客居於世的旅程中,見證了清朝、日本、民國三個時代的戰亂與承平、變遷和發展。

傅祥露的父親傅水,不僅是傅家的「第一代基督徒」,也是這個家族從父姓「傅」的第一代。據族譜記載,傅水為「平埔族」裔,即清代所謂「熟番」,現代歸類為「西拉雅族」;原籍為『臺南廳外新化南里山豹庄』,是當地一『甲長』(10戶之長,類似今日『鄰長』)之家,務農(職業別記為『田畑作』)為生;他生於1861年,20歲與李尾結婚,夫妻兩人皆依原住民傳統習俗從母姓,兒女卻都改從父姓,大概是受了漢人的影響--不過,從傅水、李尾夫婦留下的黑白照片中可以看出,李尾未曾從漢俗纏足,有著一對健康的大腳。

族譜還記載了傅水、傅祥露父子於明治三十(1897)年聽道。那是臺灣受日本統治的第三年--撇開兩百多年前曾影響過臺灣的歐洲宣教士不算,儘管經過蘇格蘭長老會宣教士在臺南地區三十多年的拓荒,基督教在一些民俗信仰根深蒂固地區的傳播,才正要展開。傅水信主得救的經緯不詳,傅祥露則是在聽到福音的二十多年後,才於大正八(1919)年,由第一代臺灣人牧師劉俊臣(參見林淳義、莊德璋文)施洗,歸入主家。 

傅祥露是傅水與李尾的長男,生於清光緒八(1882)年,還有二弟保吉、三弟太山,以及妹妹紅蟳。他詳實記錄了父母和自己的生平事蹟,且保留了日治時代官方的戶籍文件,使我們得知傅水由『臺南州新化郡左鎮庄山豹』的原籍,移往『新化街知母義』(今臺南新化主要市街南郊),昭和七(1932)年「隱居」、翌年辭世;傅祥露繼任戶主後,又在『新化街礁坑仔』,即虎頭埤東面的丘陵地帶置產,將戶籍遷往該處。

※漢文私塾和公學校教育

相較於傅水單純的農夫生涯,傅祥露的學、經歷顯得豐富多采。除了族譜,他本人親筆記下的「重要記錄」,更是鉅細靡遺,詳載從「大東亞戰爭」(中日戰爭)始戰、二戰終戰等世界大事,到親人生卒、旅行、結婚、買賣、債務、地籍資料及各房家產分配……等記事;不獨此,他用作記事本的那冊昭和十四(1939)年印行的『嘉義郡青年團幹部必攜』,印有日本國歌、天皇敕詔、『臺灣行進曲』及其他政治歌曲、各級青年團綱領……等戰時政治教育材料,甚至附有圖示的體操分解動作,本身也堪稱一號有趣史料。

傅祥露所受教育,始於15歲時入『崗仔林庄汪培英先生書房』學習漢文(崗仔林與傅家原籍地山豹均位於今臺南左鎮);經三年私塾教育後,又入學『大目降公學校』(新化國小前身)就讀三年,完成基礎的現代國民教育。公學校畢業後,他志願服軍役(臺灣「本島人」在日本軍中,應係充任最低階的非戰鬥雜役人員),編入臺灣守備步兵第十二大隊第四中隊,就同隊「士官」(日文所謂「士官」即中文之「軍官」)學習筆算、「國語」(當時指日語);滿三年「退營」(退伍)時,已是位將滿25歲的知識青年。

傅祥露自20歲就讀公學校時,即與小他兩歲的妻子李月牽手結縭、白頭偕老,共得二男、五女(不含三名早么之兒);夫妻倆為長男取名「厚霧」,三至五女分別名為「貴品」、「貴米」、「貴金」,反映孩子出生之際的天候、市況,相當有趣。

1915年八月,一場武裝抗日運動自臺南『西來庵』起事,震動全臺;那時傅祥露滿35歲,在設於『大目降街』(後改稱『新化街』;即今臺南新化)的官營『糖業試驗所』工作,正邁入第10年。抗日軍一度進逼大目降地區,卻很快在『噍吧哖』地區(今臺南玉井)敗於派來鎮壓的日本軍警;事後,軍警在鄰近地區大肆屠殺男丁,可能有數以千計的無辜者受害--由於屠戮最慘的地區鄰近傅家故里,加上因參與抗日被捕處死的蘇有志是新化街富紳,也曾從事糖業,傅祥露很可能與捲入這『噍吧哖事件』中的人物有過交集;只可惜從現有資料中,無法看出當時傅家所受影響。

※進入糖業試驗所

傅祥露投身糖業,肇自明治三十九(1906)年,以『糖業講習生』身分入『臨時臺灣糖務局』講習班學習現代化製糖技術,然後開始服務於糖業試驗所,直到昭和七(1932)年退休止;這二十多年間,他由領日給的『工手』(支領日給)做起,經歷『傭』(日給提高)、『雇』(支領月俸)等階段,最後升任『助手』--前十年間,日給由0.45円累升到0.75円;若以每月工作25天計,是相當於月入十幾円的不錯收入;退休前,最高曾月領九十五円,對照日治中期臺裔公學校教師、警察、車掌……等基層人員二十円左右的月俸(參見陳柔縉文),這是非常好的待遇了。

因為有高薪,傅祥露在新化街郊外的『礁坑子』置了地產,由家人從事畜牧--今日的口埤教會,即興建在當年他分予家族晚輩的地業上;昭和八(1933)年,退休不久的傅祥露在此起造「壹棟五間」之瓦葺家屋--那時五十出頭的他尚未「升格」祖父,長男厚霧服務於新化(原大目降)公學校,並在台南東門教會擔任書記,次男皆念則去臺北任職於鐵道部。昭和十一(1936)年,傅祥露出任『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灣裡製糖所新化II區原料委員』(『灣裡』即今臺南善化;『灣裡製糖所』乃『善化糖廠』前身),並活躍於新化街、虎頭埤等地的公共事務。

1937年,日本與中國全面開戰;正值青年的厚霧和皆念,在軍國主義的時空背景下,分別以『義勇團員』和『運轉手』(駕駛)的身分,投入了華東戰場--厚霧就在這動盪的時局中,匆匆由上海返鄉成婚(見附圖六)。太平洋戰爭後期,由傅祥露收養的姪兒連勇,也受徵召派往南洋戰場,所幸三人最後都能平安回臺。戰後,1940年代後半,六十多歲的傅祥露因瘧疾和「赤痢」兩度大病。到了六十九歲那年,這位從照片中看來短髮蓄髭、西服革履,有著現代化形象的長者,突然決定留起頗有古風的飄然長鬚(見附圖七);究竟是何種心境轉變使然,頗耐人尋味。

據族譜中長男厚霧的接續記載,傅祥露於民國四十八(1959)年八月的一個秋夜,於次男皆念在臺北的家中用過點心米粉湯、準備就寢時突發腦溢血,送醫不治,享壽78歲;記事者還在族譜中的『遺言』欄位,手繪置有十字架的基督徒『傅祥露之墓』外觀設計圖,旁及一些「世俗人」的墓地風水考察記錄--雖不符合基督教體統,孝心之真誠與細膩卻同樣感人。

※熱心參與教會事工

回顧傅祥露的青年時期,基督信仰才剛剛在民俗信仰根基深厚的新化地區萌芽;傅氏有幸親身見證、參與新化教會的創設和開拓,得救、受洗後,繼續追隨劉俊臣牧師等宣教先鋒,在這座福音的新禾場上耕耘。

在傅家後人保存的一張以毛筆小字抄錄的紙張上,詳細記錄了新化教會設教四十周年感恩禮拜的程序,以及新化教會簡史--推測應為傅祥露於1954年時憶往而誌。據此記錄,劉俊臣牧師於1914年在當時堪稱東臺南地區經濟、文化重鎮的大目降街建立會堂,最初卻只得租一「牛稠」(牛舍)為聚會之所,後來不得已移往會友李照耀家;前三、四年外無母會照顧,內乏長執處理事務,直到1921年建堂落成,才舉行第一次選舉,選出李照耀為長老、傅祥露為執事。這時傅祥露才受洗兩年,可說他的個人信仰,是與新化教會一同萌芽、成長的。1926年,已過不惑之年的傅祥露被選為長老;自糖業試驗所退休後,他兩度出任主日學校長,到1952年滿七十歲時為止。

據今日傅家長輩描述,早年傳道人人數不足,兼之各地區間交通不便,丘陵地帶裡小堂會的教友且需以便轎、翻山越嶺將牧師「扛」來牧會;然而,一旦嚐過救恩的甘美,便全心向道、不改其志。開拓之艱辛、信仰之堅定,可見一斑。

撫覽史料,遙想故事;原來,先人留給我們真正的無價之寶,是那對道路、真理、生命不變的追求和信靠。

同作者相關文章:
留給後人無價寶貝的傅祥露 (第 149 期)

賴永祥,《教會史話》496(1999年5月16日《台灣教會公報》2462期;網址:http://www.laijohn.com/book5/496.htm)

林淳義、莊德璋,〈劉俊臣牧師——第一代的台灣人牧師〉(1999年12月10日,《新使者》雜誌第55期

陳柔縉,〈王永慶早年的兩百圓有多大?〉(2008年10月26日,《聯合報》A4版)

附錄

傅祥露生平大事紀

紀年

年齡

(實歲)

大事

官方紀元

公元

光緒八

1882

0

四月或五月(因生日記載為農曆或新曆不明)誕生於臺南廳新化南里山豹庄

光緒廿一/明治二十八

1895

13~14

日本接管臺灣;十月,日軍入臺南府城

明治三十

1897

15~16

入學崗仔林私塾學漢文

與父親一同接觸基督信仰

明治三十三

1900

18~19

入學大目降公學校

明治三十四

1901

19~20

八月與李月結婚

明治三十六

1903

21~22

公學校畢業,志願服軍役

明治三十九

1906

24~25

退伍,以糖業講習生身分入糖業試驗所服務

大正三

1914

32~33

劉俊臣牧師在大目降街建立堂會

大正四

1915

34~35

八至九月,西來庵/噍吧哖事件爆發

大正八

1919

37~38

領洗,正式成為基督徒

大正十

1921

39~40

獲選為新化教會首位執事

大正十四

1925

43~44

升任糖業試驗所助手

大正十五/昭和元

1926

44~45

就任新化教會長老

昭和七

1932

50~51

從糖業試驗所退休

擔任新化教會主日學校長

昭和八

1933

51~52

於礁坑子起造家宅

七月,父親傅水過世

昭和十一

1936

54~55

出任灣裡製糖所原料委員

昭和十二

1937

55~56

七月,中日戰爭爆發

昭和十三

1938

56~57

二子皆從軍,投入華東戰場

昭和十四

1939

57~58

八月,長男厚霧返臺;十一月結婚

昭和十五

1940

58~59

十一月,長男厚霧攜眷返回臺南定居、經商

昭和十七

1942

60~61

母親李尾過世

昭和十九

1944

62~63

五月,養子連勇受徵召赴南洋戰場

昭和二十/

民國三十四

1945

63~64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十月,中國接收臺灣

民國三十五

1946

64~65

次男皆念返臺,在臺北定居、經商

民國四十八

1959

77~78

八月因腦溢血過世於臺北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49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53-5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49期  2015年  8月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149
本期主題: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發行日期:2015/8/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我有一個夢
燃起你研讀聖經的熱情--長青團契的研經生活
長青團契靈修營
基督徒學生運動在台南的實踐
行動中的信仰群體
在地又國際化的青年宣教
談大專團契生活關懷
原住民學生的關懷工作
閱讀《新使者》: 一個特別的呼召
陪伴東海長青的日子
再見了!海岸公路上飛揚的白蝴蝶
我們的異國婚禮
留給後人無價寶貝的傅祥露
補正公投法之夜市人生
異中求同防悲劇
讀經筆記19 否定的否定敢m̄是肯定?
敬覆「一枝嘴m̄是一個嘴」
先別管這個了,你有聽過長青團契嗎?一個生命被翻轉但不是直銷的故事
我的信仰追尋之路
渴慕之旅:第52屆神研班心得
聖誕特刊開始預購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