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30616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看重使命甚於功勞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20章1~16節

於是耶穌說:「這樣,那些居後的,將要在先,在先的,將要居後。」(馬太福音20章16節)

學者認為,馬太福音20章1~16節這個比喻在解釋「居後的,將要在先,在先的,將要居後」,和浪子的比喻很相似,都圍繞兩種人的對比而講:一個配得公平待遇的人,看見另一個不配得的人卻得到一切,由此產生忌妒心。那個比喻是針對那些反對耶穌接待稅吏和罪人的宗教領袖(路加福音15章1~3節)而說,這個比喻亦如此;兩者均闡明上主對不配得的人所施的寬厚和仁慈,應帶給人喜悅和快樂,而不是忌妒。而此比喻的寓意,在於接受外邦人亦為上主子民,就像路加福音23章39~43節那十架上悔改的強盜,與那些把一生奉獻傳福音的人,都將被放在同一平面上比較一樣。

不過,馬太講述這個比喻故事的方式,又給我們一個啟發。故事最後說,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這句話的意思是:上主的標準不是按勞付酬,所以我們誰也沒有資格要求祂必須善待我們。具體而言,這段是延續馬太福音19章27~29節有關賞賜的討論;彼得認為上主不會虧欠任何人,這認識是正確的,但這話不應被理解為,服事忠心的人就一定該得更大賞賜,那第一批「承擔了那日重擔」的門徒就一定比後來者在先。

上主的「賞賜」不是那樣計算的,從世俗公正觀的角度看,有些時候上主的「賞賜」會顯得寬厚無邊了。



默想:

上主的賞賜不是根據人的一切成就與功勞,而在於人是否實行天父旨意,才能得到祂的恩典,並進入天國。

祈禱:

主上帝,幫助我學習主耶穌的模範,並學習信仰前輩不惜性命為要完成使命的精神,來完成祢交給我的工作,就是見證恩典的福音。奉主的名求,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