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日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友善列印

20101106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生命的轉變

參考經文:哥林多前書十五章12~19節

如果我們信基督的人只在今生有希望,我們就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可憐了。(哥林多前書十五章19節)

耶穌基督復活了嗎?這是一個客觀事實,還是一個主觀認定?使徒保羅並沒有因為人們的懷疑,而列舉出許多「客觀的」、「科學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所說的基督耶穌從死而復活,是一件可信的事。保羅選擇用落在土裡的種子,若沒有先死去,就沒有後來的發芽生長,來比喻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

從科學上我們知道,落在土裡的種子,實際上也不是真的死去,而應該說是轉變。生命存在的狀態,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延續,並沒有因為形體、外在環境空間等因素的轉換,阻礙了這股生命力量繼續下去。

人的眼界有時候相當狹隘,對什麼是永恆生命的了解,受到有限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耶穌基督與使徒保羅不說「永不腐敗的肉體」,卻說「永恆的生命」,因為肉體侷限於時間與空間,但「生命」可以超越這個限制。變成花朵與果實的種子,已經不再是原有的形體,內在組織結構也與先前大不同。某個角度來說,落在土裡的種子已經死了,但從生命的角度卻是繼續的,就算果實落地,腐爛成土,也不過是轉換成另一種存在方式,繼續生命的延續。

耶穌基督並沒有只復活在某個時代而已;相對的,耶穌不斷地在我們當中,透過死而復活,來展現上帝的力量,讓我們不必憂慮有限的肉體,卻能有永恆生命的可能。


默想:

耶穌基督的復活,若只是個客觀事實,而不是個與我們生命的受苦與盼望有關連的信仰,「死而復活」有什麼意義?

祈禱:

復活的主,願祢死而復活的力量,幫助我明白「有限肉體無限可能」的希望,是透過與祢的受苦與盼望的連結,才能有真正的復活。阿們。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