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55期 重現高齡者活力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前進原鄉
伯拉罕(Plahan)共生照顧實踐之路
關鍵字:
◎ 作者 /林依瑩 (理事主席/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
2017年8月底,趕在開學日之前,為了讓孩子就讀台灣第一所的原住民實驗小學—博屋瑪國小,我們一家五口搬進了台中和平達觀部落。回想起來,當時尚有一段山路數年不通,蜿蜒曲折的臨時便道,真的不好走,但卻不因如此不便,而有絲毫的猶豫,三兩下就搬進部落;當時我的身份是台中市副市長。
 
圓夢的起頭
 
2018年市長敗選,市府團隊同進退,突然來的轉換,讓我有機會圓了想當照服員的夢想。社會福利背景的我,曾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擔任執行長將近12年。2007年時推動不老騎士計畫,看見長輩的生命熱力。但對台灣的長照發展,始終覺得很可惜。不論長照1.0或長照2.0,我們的長照體系,最依賴的仍是東南亞移工朋友。目前,全國有25萬多位外籍護工,但台灣籍照服員只有7萬多人。因此,在2014年時,政府嘗試推動ALL IN ONE的長照服務,期待可以降低對外籍護工的依賴,發展出優質且平價的長照服務。
 
2018年12月,上完照服員的培訓課程,隔天,隨即投入照服員的服務。第一位服務的長輩,是隔壁部落裡,一位八級重症、剛出院的客家阿嬤。護理師帶著我到阿嬤家,阿嬤除了臥床,還插了四管,是很大的挑戰。當下蠻緊張的,全神貫注地向護理師學習照顧方式,深怕自己沒記好流程。還好,阿嬤的女兒從住院即貼身照顧一直到回家,照顧技巧也相當熟練,我隨時可以請教她。阿嬤雖臥床無法行走,但我們連結了物理治療師,協助阿嬤復能。口語表達有困難的阿嬤,是虔誠的佛教徒,透過專業生活復能的設計,可以到神明廳坐著輪椅唸佛,也使她能擁有重要的心靈寄託。
 
新命名,新生
 
客家阿嬤開啟了我照服員的初體驗,但因住在部落裏,後續的服務多為泰雅族的失能長輩或身障者。我也因此請了我隔壁鄰居的泰雅阿嬤幫我取名「Puyat(曾為泰雅人瑞的名字)」。有了泰雅名,很快就跟大家熟絡。各種服務穿梭在我的日常,一早6:00起床做早餐給三個孩子吃,6:30去雙崎部落接失智長輩來達觀部落,由另一位照服員接手照顧(我們採用團隊合力共案照顧模式),好讓孫子去工作,約7:15我回到家張羅孩子去上學,送三寶妹到幼兒園,再去協助香川部落的長輩洗澡。但要先做一件很酷的事—劈材生火,才能扶阿嬤去洗澡。下午服務客家阿嬤後,就到隔壁組合屋服務精神障礙及車禍身障相依為命的母子。若說早,也曾有一陣子是,天黑才五點多的清晨,載著末期洗腎的阿嬤到東勢診所洗第一班,畢竟偏鄉部落,一趟外出都是遠路。
 
建立照服員團隊
 
能進第一線投入照服員的工作,心中是無比的踏實,也看見許許多多照顧的需要。部落老人身障照顧需求大,正好部落的就業也常是困難。因氣候變遷,甜柿、柑橘收成都不穩定,許多就業都是打零工,年輕人也因此外流。因此,有機會,我就鼓勵部落族人投入照服員。一開始,大家還在觀望,怕自己做不來,我就陪著他們進場服務。一回生、二回熟,大家的學習力很快,沒多久就熟悉,加上泰雅族人服務泰雅耆老,共同的語言、信仰、部落大小事,常有聊不完的話題。此外,加上很重要的吸引力:照服員月收入三萬、四萬、甚至可以上看六萬元。長照工作,很快成為部落的新興行業。
 
為此,我們辦理了五場照服員培訓,後面幾場更是快速滿招,大家口耳相傳,老中青不同世代都來參與。目前我們約有四成的照服員,為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這兩年間,還有六位照服員懷孕產子,喜事連連。
 
看著大家如此有興趣投入長照,如何永續發展,便是重要思考的議題。幾經討論,籌組合作社成了紮根部落的起點。2019年12月,正式成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伯拉罕(Plahan)由部落耆老命名,意指泰雅語的烤火、興旺、互助之意。目前,約有近60位在地照服員(七成為原住民照顧服務員),服務了100多位失能個案,分佈和平區大安溪(三叉坑部落、雙崎部落、竹林部落、達觀部落、雪山坑部落)及大甲溪(南勢部落、裡冷部落、松鶴部落)。雖是在偏鄉服務,但我們緊密整合了居家醫師及跨專業服務,協助多位重症個案返家照顧,並依著不同需求,發展出一天多次走動式服務、24小時照顧服務、空間美學服務,等等;逐漸發展出「達觀共生」及「雙崎共生」,雙基地的不同照護型態。
 
部落共生的美好樣貌
 
部落的共生照顧,其實源起於兩位重症失能長輩。他們在2018年先後住院,接續要出院時,家人對於後續返家照顧都很擔心,人力上也有困難。因此,我們運用社區的伯拉罕基地,有小木屋、香草園、友雞推動等資源,讓長輩可以來基地參與各種日常生活。其中,「友雞推動」是結合「食二糧」楊環靜老師的專業教導。部落自2019年至今,共引入460隻雞,由12位長輩、失能者帶回10 至50隻不等的雞隻,在各自家中養殖。長輩每天興高釆烈地講起養雞哲學、趣事、糗事,生活充滿了樂趣也忙碌。部落青年假日返鄉,基地正是最好的聚會場所,他們辦起返鄉紀錄片分享會,原住民導演帶著大家,熱烈地討論部落青年返鄉的實踐與未來想像。
 
因為有伯拉罕基地,達觀部落變得好有趣,也好熱鬧。感動的是,不少失能個案也穿梭在伯拉罕基地中、大安溪畔,甚至7級、8級重症的長輩,也參與在其中,沒有被遺忘。
 
讓失能的長輩到基地,是共生型照顧的第一步。他們能參與部落發生的大小事,一同幫忙擦蛋。失能個案的日常,不再侷限在床鋪與居家間,可以來到伯拉罕基地,整個部落就是他的家。這是台灣真實發展出來的共生美好!身為一名漢人,有幸住進部落,體會到大自然與台灣最珍貴的原民文化,實為人生一大福氣。也願伯拉罕共生互助照顧,可以傳愛更多偏鄉,讓偏鄉成為人們在地安老最好的祝福。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前進原鄉 (第 455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55 期 重現高齡者活力 (6-17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55期  2021年  9月 重現高齡者活力 455
本期主題:重現高齡者活力
發行日期:1900/1/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結實累、汁液滿、顏色長青
主題探討/從聖經出發,尊榮高齡者
主題探討/由政策與法律層面來促進高齡者再就業
主題探討/由年長者的生活樣貌出發
主題探討/破除教會界對高齡者的負面迷思
主題探討/前進原鄉
婦女新眼光/哥羅西書
人物專欄/澎湖女兒 呂玉蘭傳道
小錢祈禱網/一起敬拜者
小錢祈禱網/與我們同在的上帝
肢體交通/宣教在緬甸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照顧弱小肢體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幸福在我家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領受天父的祝福,走出生命的幽谷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幸福在我家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