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96期 我的家庭真可愛?!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岩前教會的傳奇人物——施佩蘭小姐
關鍵字:
作者/黃俞靜 (台中榮神基督長老教會傳道)

  施小姐,一個在教會歷史中默默無名的人,卻在教會中產生很大的影響,成為大家想念的對象。

  2003年來到岩前基督長老教會實習,從和我相處的小朋友、長老及老人的口中聽到許多有關施佩蘭小姐的故事。施小姐並不是傳道人,只是當時來幫忙教會的一位姑娘,名不見傳,但卻有那麼多人對她念念不忘,而且還不斷地訴說著她的故事,就這樣勾起了我對她的好奇。

岩前教會簡介
  位於台南縣白河鎮關仔嶺風景區附近的岩前教會,是台灣教會史上著名的「甘為霖白水溪蒙難事件」後所建立的教會。1874年英籍宣教師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到白水溪莊設教,但1875年1月一位在店仔口(現今白河)的土豪吳志高(有人稱之吳仔墻),以禮拜堂妨害其風水為藉口,乘夜深人靜時,率其黨徒包圍禮拜堂,又放火焚燒,就在危迫之際,甘牧師以毛毯擲出庭前,群眾以為牧師跌倒,齊舉刀槍刺之,牧師此時乘隙由凶徒背後逃出。1877年5月間聖堂移駐岩前;1884年分設岩前教會關子嶺支會,又於1887年分設白河教會。1930年遭遇大地震損害,教會因人數及財政皆萎縮,受中會取消堂會資格,改為支會。1937年宋尚節博士來此地舉行奮興會,又1946年傳道師陳降祥向小會申請召開信徒培靈會,聘請外來牧師傳道奮興,直到1954年向中會申請復升為堂會,並且分設白水溪支會。近來積極規劃重建禮拜堂並已動工,期待新世紀開創教會新的展望。

  岩前教會雖然歷史悠久,但因位處山邊小農村,和其他同類型的教會一樣,很難有長期牧會的牧者。來自廈門的施佩蘭小姐,因為國共內戰而被迫遷往台灣,她們一家選擇岩前作為定居之所,就這樣和這間教會結緣,在教會缺乏牧者時,她擔負起牧會的工作,留下令信徒難忘的身影。

岩前傳奇人物施小姐
  岩前教會會友口中的施小姐是指施佩蘭,同施小姐在岩前教會的還有她的兩位姊姊及媽媽,以下就施小姐的家庭稍作介紹。

  施小姐是廈門鼓浪嶼人,父親施吉祥是一位牧師。廈門的教會與台灣教會早期的南部大會同是英國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區,也都講福佬話。在他們遷來台灣前,施吉祥牧師早已去逝。母親施廖翠嵐是名作家林語堂的太太廖翠鳳的妹妹,廖家是鼓浪嶼的富商,有自己的碼頭、倉庫和房產。

  施吉祥牧師有四千金及一公子。公子名不詳,出生序是在二、三小姐中間。大小姐施佩榕在新加坡當校長及議員,二小姐施佩芝來台前在廈門的銀行工作,三小姐施佩英來台前是廈門的中學老師,曾協助林語堂做翻譯,四小姐施佩蘭廈門大學音樂系還差一年畢業,但因共產黨入侵被迫遷台,來台後還去修一些課程。

  施家姊妹(大姊除外)和母親在中國被共產黨全面控制之前,藉由立委林慎的幫忙,搭最後一班從廈門到台灣的飛機來台,同行的還有台南出身的楊石林牧師。

  楊牧師是台南安順人,年輕時因對政治感興趣而到中國,在中國時受上帝呼召,禁食、禱告、讀經四個月後,要獻身讀神學院,但因為共產黨佔領中國而不得不返台。他雖未受正式神學教育,卻被接納成為長老教會的傳道人,在嘉義中會的幾間教會牧會,並從事文字傳道事工,創辦了台灣宣道社、活命的米糧、家庭的朋友、天橋新聞社等等,後來移居台北,又轉赴美洲發展,在巴西及美國建立獨立教會。

  楊牧師回台後,在雲林土庫教會當囑託傳道半年,施小姐們因不習慣與林慎居住在台北,所以在台北住二、三個月後,再次聯絡楊牧師,楊牧師接他們到土庫,但又因施小姐的母親有高血壓且土庫的風沙大,所以就到關仔嶺附近尋找可居住的地方,最後選定岩前居住。楊牧師也到岩前擔任囑託傳道,住在一間一眼就可從外面看透裡面的破爛宿舍,施小姐們則居住在由教會長老提供的土地上所建造的房屋。下過雨的午後,因為房子面對枕頭山,加上夕陽,景色宜人,漂亮至極,而他們也在此結出美好的果子和見證。

  在岩前,人們很自然地接納了這一家「出外人」,給她們種種的協助,而施家姊妹也在此與母親安享幾年美好的歲月,暫忘被迫離鄉背井之苦。

施小姐在岩前的工作
  施小姐在岩前的工作是無給職,與楊牧師同工時只帶聖歌隊,由於當時教會沒有詩班,施小姐會在禮拜中獨唱獻詩。

  1961年3月其母親過世,數月後,施小姐便遷居台北,二小姐在台北的銀行工作,施小姐則在中國主日學協會當主日學教材總編輯。

  第二次她到岩前是在1971年。當時岩前教會的長老出面邀請,施小姐說禱告看看,因為在中主所編的教材有二十萬人在看。她先預備一年的教材,答應到岩前工作二年,因為岩前是她的第二故鄉。本來打算來二年,卻留了六年。這次在岩前的工作還是無給職,她常說教會沒有錢,有錢的話就拿去還中會,或給需要的弱小教會。她並不是正式的傳道人,也沒有囑託傳道的身分,而是以「顧問」的名義在這裡做牧會的工作。六年後,她再度回到台北。

  第三次她到岩前是在1987年。本來施小姐不想回來,但因年紀大了,想找地方安居而回到岩前。這次回來岩前工作三、四年後的一天早上,嘉義中會牧師和小會議長來,說她不是長老教會的,不准她站講台。施小姐在不想麻煩人的狀況下離開了,後來在養老院度過餘生。告別禮拜是在高雄中山教會辦的。

施小姐對岩前教會的影響
  施小姐訓練當時的青年歌唱,並且參加相館的週年紀念歌唱比賽得到第一名,獎金六百元奉獻給教會。這樣的訓練讓現在六、七十歲的阿公、阿媽很喜歡唱歌,教會中最流行的會前敬拜讚美短歌就是這些老人家提出的。常常和老人家聊到施小姐的工作時,最後他們都會不自覺地唱起歌來,一首接一首。這些歌曲銘刻在他們心中,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建構了他們的信仰。

  林語堂曾到過岩前拜訪施家,當時很多的記者都來了,施小姐也請教會當時的青年去唱歌,林語堂還賞獎金給這些唱歌的青年們。

  會友們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興奮地說,當時大家天天到教會,坐在以竹子圍起做成的椅子上,雖然由楊牧師教導星星、月亮、太陽等一般自然科學的知識,但說的是上帝的創造。施小姐則教導禮儀,從穿著、禮貌的應對進退、衛生習慣等,這樣的密集聚會對現在已經六、七十歲的長者在信仰及生活上有很深的影響。

  由於施小姐是以愛心來關懷會友,大家都很信服她,若有人吵架也會找她出面協調。當時會友的家境都不是很好,但她不輕看人,常在傍晚時,和她的兩隻狗去探訪,一家接著一家,坐著與他們聊天,不會因為有人的家破爛或是非信徒家就不去。一位因營養不良而無力、到三、四歲都還不會走路的淑滿姐,施小姐就將家裡的奶粉給她,讓她在貧苦的生活中有牛奶增加營養,產生抵抗力,幾個月後,她的身體就強健起來,可以走路了。因著施小姐的愛心和關心,當地人接納她,就如主耶穌所說:「你們要別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他們。」(〈路加福音〉6章31節)


結語
  在岩前教會實習時,與會友互動的過程中,讓我感到興奮和好奇的是他們心中所紀念的種種過往。記得那年聖誕節時,潘秋宗長老回憶說,以前施小姐會將友人從國外寄來的漂亮卡片當作獎賞送給他們,即便是別人用過的,小時候的他們還是很興奮地收藏。也差不多是那時候開始聽起這位施小姐的點點滴滴,巧的是,在實習的最後一個月,我遇到楊石林牧師,彷彿作夢般,遇到從過去時空中回來的人。從與別人的談話中,讓我不由的懷想起過去當地人的信仰歷程及生活狀況。

  當初只因為常常聽人提起施小姐,而引發我的好奇。但從訪談中卻發現,一個在教會歷史中默默無名的人,卻在教會中產生很大的影響,成為大家想念的對象。她讓會友喜愛歌唱,也因著詩歌詞得了安慰及信仰造就。真實的信仰應該就像這樣,讓人們不斷地述說他們的故事,將生命的真理流傳其中,而在與潘惠敏長老談話的過程中,也發現那真理就是愛心——不輕看人,並教導人如何待人處世的生活。

同作者相關文章:
岩前教會的傳奇人物——施佩蘭小姐 (第 9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6 期 我的家庭真可愛?! (49-52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6期  2006年  10月 我的家庭真可愛?! 96
本期主題:我的家庭真可愛?!
發行日期:2006/10/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擁抱破碎
形式外的愛與委身
從「我」到「我們」——如何經營家人關係
是成長夥伴或是病態共生?
「不一樣」的家庭
家庭成長與個人成長
處處是溫暖的家
基督信仰對家庭有願景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淺談情略說愛
團隊齊事奉,集體結果子──迦勒團隊的事工分享
MSN與火星文
當外國來的馬偕遇上本土布袋戲──談《馬偕在臺灣》布袋戲
岩前教會的傳奇人物——施佩蘭小姐
全方位牧師娘——吳威廉牧師娘
換你/妳當「小天使」了
從吸毒、販毒到重生得救
從〈創世記〉看家庭的衝突與建立
吃飯前為什麼要禱告呢?
讓年輕人有「家」的感覺
伯里斯回頭看──文化送舊的那一個夜晚
E世代青年的見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