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85期 說得多還是做得多? |
|
|
本期主題 |
眼高手低——從教勢統計看宣教策略與行動力的落差 |
|
關鍵字: |
作者/林偉聯
(高雄前鎮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
|
|
一談到教勢統計,大多數人腦海中所浮現的大概就是禮拜人數、陪餐會員、信徒人數、受洗人數、主日學學生數、年度預算等等。一般人也據此評價教會的體質,似乎上述的各項數字愈大,愈能顯示教會推動宣教的果效。但人數真的是評斷教會素質的標準嗎?能夠確實反映教會發展的狀況嗎?人數成長就代表這個教會有信心、有愛心、興旺福音又榮神益人嗎?這些問題的答案恐怕沒有人敢拍胸脯保證。
這不是說計算人數不再重要,因為統計學所要求的是95%的信心水準,要看的是顯著差異,並透過分析找出主要變因,真正藉由統計的方法評估現有宣教策略,並作適度修正,達成教會上帝國宣教的藍圖。由於教勢統計是屬於社會統計的範圍,還有許多信度和效度的問題有待解決,絕不是抓住幾個數字就可以妄自解釋,看見教會人數增多就自吹自擂。還是讓這些數字回到它應有的功能與角色吧!
教會增長or教會發展 教會增長的課題是許多牧長、信徒所關心的,這不僅牽動教會的發展,也與傳道人自身的去留大有關係。若所牧養的教會人數愈來愈多,牧者就感謝上帝、肯定自己的恩賜與能力;若牧會遭到挫折,那麼「神學無用論」這句話可就朗朗上口。在這種教會生態下,「教會增長」這個字眼比各家各派的神學理論吸引更多牧者的目光。難怪神學院的教牧進修班總是乏人問津,而教會機構開辦的增長課程老是高朋滿座。許多關於教會增長的書籍也非常暢銷,特別是一些類似操作手冊的工具書,教導大家如何一步一步跟著做,好像只要按著這些大師們的指導,包準教會大復興,禮拜堂擠到坐不下。
結果真的是如此嗎?若是如此,這些方法就會成為一種特效藥,讓所有的教會一遇到問題就服用,台灣教會人數應該是成幾何函數暴增的。但我們很快發現其他的增長方法相繼被提出,這表示前一個不是特效藥,而新的一種也提醒我們先前的不好用。近一、二十年來,台灣教會就在這四五波的增長潮流中打滾,一開始滿懷希望地謙卑學習,到頭來卻散盡教會資源不了了之,而台灣教會的整體人數也沒有明顯增加,(註)倒是肥了這些大師們的荷包。
《偷羊》一書的作者查威克(William Chadwick)對教會增長的現象提出另一種觀點,恰巧對許多的教會增長理論是個當頭棒喝。他指出一些教會的人數成長,是因為會員移轉的關係造成的,而教會資源也因此轉向一些會帶來人數增長的事工上。通常這些事工在經過媒體報導宣傳之後,會得到更多人的肯定;教會傳播媒體也不會對實驗失敗的教會大肆報導。結果就像一些聲稱能夠預測地震與人類命運的人士,在新聞炒作中大放厥詞,也不必為失誤的預言付上代價。對於實驗失敗的教會也冠以信心不足、禱告不夠的二次傷害,卻不檢討增長理論本身無法一體適用的事實。
身為福音派的神學家,查威克到底還是關心人數的真實增長,只是他不滿那些聲稱教會正不斷增長的牧者所做的偷羊勾當。然而我們更應該警覺以增長為前提的教會所帶來的危險。有時因為過度關注教會增長,使得教會資源及宣教策略趨向導致人數成長的事工,卻致使另外一些應行事工的偏廢。例如對協助行動不便老人就醫的事工,通常不會帶來人數增長,因為受服務的老人,就算對教會充滿感激,也無法前來禮拜,這類的事工很容易在增長評估之下被忽略了。我們應該在人數之外,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教會,建立一些指標來評定教會是否適性發展。
宣教策略 信仰告白與教會宣言所陳述的內容可說是教會的核心價值,所有的宣教策略也都圍繞在這樣的主題來擬定。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中,除了基本的教義陳述之外,也將上帝國宣教的主張清楚列出「阮信,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契,受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作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復釘根在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來成做盼望的記號。」這成為教會自我認同與宣告的腳本。以這樣敘述來認識教會本身,也向台灣社會介紹自己。另外,在人與世界的關係上也清楚說明「上帝使人有尊嚴、才能,以及鄉土,來有份於他的創造,負責任和他相與管理世界……使世界成做他的國,充滿公義、平安與歡喜。」這讓每一個長老教會信徒認知到自己的角色以及努力的方向。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來檢視教會過去的宣教策略。從早年的倍加運動(1955-1965年)、新世紀宣教運動(1966-1970年)、忠僕運動(1971-1975年)、自立與互助運動(1976-1978年)、信徒十一增長運動(1978-1985年),這些宣教運動的內容都與教會增長及信徒造就有關,似乎與1985年才通過的信仰告白內容交集不大,雖然其神學思維與文化早已深植在教會之中。從這樣的現象也可發現,我們所認知的教會與教會所推行的宣教策略不太能吻合。
而1998年長老教會總會通過「廿一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理論架構中強調靈命更新、深化委身、轉化社會、重建心靈。這個為期二十五年的宣教運動有許多配套方案,才稍微嗅出信仰生活結合靈性塑造與社會改造的味道。但是至今還無法看到一些與和解使者、社經制度改造相關聯的方案。在追求公義和平的事工上,雖然有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台灣正名」等例行事工,但是一般民眾切身所遭遇的事件有許多與公義和平相關聯,卻未出現在方案之中。我們對信仰內涵的認知容易,要確實落實卻還有許多困難。眼高手低的現象,依然存在於教會之中,總、中、小會的情況皆然。
行動力 日劇〈白色巨塔〉所描述的是小市民常見的醫療糾紛,而劇情細膩刻畫人性的善惡,並從日常生活中的醫療與法律事務來取材。從上帝國宣教的眼光來看,是個不錯的教育影集,可激發人民對真理正義的愛好。而台灣社會對司法審判的公正性總是讓人缺乏信心,基層的民眾有不少人甚至認為法律是為有錢人服務的工具。維繫司法體系的公正應該也是教會實踐信仰理念的見證。有個離島教會因為醫療救護系統的缺失造成居民死亡,該教會為了國賠訴訟四處奔走,而願意提供協助的教會與信徒卻寥寥無幾,民代也看情況辦事。試問,面對這樣的事,教會可能擬定宣教策略並付諸行動嗎?
行動力是對於教會具體實踐宣教工作的描述,從會員人數是看不出行動力的,但是我們若將焦點轉向參與某項事工的人數或許可以將就著使用。如果教會的功能只有禮拜、宣揚、教育、交誼,那麼算算禮拜、受洗、主日學及團契聚會等人數大概可以交代過去。如果還要加上關心弱勢者、受造界等功能,那光看人數是不夠的。教勢統計的評估,不應該只停留在人數的統記,也需要針對幾項關懷服務事工做一些記錄。
下表是各中區會社區關懷服務的參與情況,我們發現至少參與一項的教會只有五七五間,僅佔47.72%,未達半數,也就是說,有超過半數的教會未能確實發揮服務的功能。然而我們所宣認的信仰理念卻與這些事工息息相關。
中區會 參與教會數 參與率 東部中會 19 55.88% 七星中會 42 53.16% 台北中會 41 45.05% 新竹中會 29 70.73% 客家區會 11 73.33% 台中中會 39 54.17% 彰化中會 24 58.54% 嘉義中會 34 49.28% 台南中會 47 59.49% 高雄中會 32 48.48% 壽山中會 42 58.33% 屏東中會 24 63.16% 太魯閣中會 18 50% 阿美中會 17 26.98% 東美中會 7 15.91% 西美中會 10 34.48% 排灣中會 37 54.41% 泰雅爾中會 39 34.21% 布農中會 15 38.46% 中布中會 11 50% 南布中會 11 61.11% 東部排灣中會 11 42.31% 鄒族區會 3 33.33% 達悟區會 4 66.67% 魯凱區會 4 25% 比努悠瑪雅呢區會 1 16.67% 賽德克區會 3 25% 總數 575 47.72%
在有參與的教會之中,主要的服務項目如下圖所示,教會投入在關心獨居老人、單親家庭或低收入戶等工作雖然不能涵蓋台灣社會的需要,但至少給予社區民眾不小的幫助。
圖
另一個觀察或評估教會行動力的指標就是預算的編列與用途。這也是教勢統計表格中關於人數之外的量化資料,以教會的支出項目的比例來看,可看出我們將多少資源用於事工經費或對外捐獻。下圖是全體教會在經費運用的分佈情形:
圖
從這些資料我們知道教會的經費相當大的比例用在人事及建築經費上,共佔56%,其中建築經費一年共花去四億六千七百多萬元。而事務費會依照教會人數的多寡而變動,是分佈比例較固定的項目。相對地,教會的事工費及對外捐獻還不到20%。從這個圖我們需要去思考,教會在經費支出上有依照宣教的理念來行嗎?還是教會的經費支付內需都不夠了,宣教理念與策略只好束之高閣。
教勢統計的資料不只是加加減減而已,應該進一步探討人數變化的原因以及作為教會事工評估的依據,即使難免又是一堆<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戰火下的信仰見證 (第 188 期)
|
.撒馬利亞人在台灣 (第 109 期)
|
.教會參與外籍配偶照顧事工的省思 (第 95 期)
|
.眼高手低——從教勢統計看宣教策略與行動力的落差 (第 85 期)
|
.體驗篇---我為什麼不喜歡參加醫治特會 (第 71 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