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73期 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 |
|
|
本期主題 |
聽神研VS.做神研:參加神研班對我的影響 |
|
關鍵字: |
作者/呂宗學
(台中中山醫院醫師,中山醫學院老師)
|
|
|
昨天回台北老家,在書架上赫然發現一本希英對照新約聖經,讓我回憶起大學時代參加幾次神研班的種種。記得有一次神研班的主題是羅馬書,那時我深刻體驗到原文解經所帶來的震撼,於是天真地向一位牧師借了一本希英對照新約聖經,希望下山後好好自己來研讀希臘文解經。與很多參加退修會的學生一樣,剛回來的興奮感動與熱忱,沒過多久就被原本的環境給冷卻了。我沒有認真讀希臘文,希英對照新約聖經也沒有還給那位牧師。不過,參加神研的許多啟蒙,還是對我有相當的影響。
自己從高中開始至今參加過數百場退修會,大多數的感覺就是課程排得很滿很豐富,被動地“聽”了很多精彩的講道與信息。可是參加神研班的感覺就不同,演講的課程不多,有相當多的時間(至少每天下午)在台神的圖書館自修,相當多的時間討論與自省。參加神研班讓我第一次體驗到主動地“做”神研的經驗,結果可能不成熟,但是過程卻是很寶貴也很深刻,因為這些信息是我自己做出來的。寫到這裡也讓我聯想到「新使者」(The New Messenger)應該翻譯為「新的信息傳遞者」,如何「新」呢?我覺得在網際網路的時代的信息太多太多了,因此好的信息傳遞者應該是要讓每個人有能力搜尋到對自己有用又相關的信息。
參加神研班(當然也包括我整個大學生涯參加長老會長青團契)對我後來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有相當大的影響。傳統台灣的教育理念是被動式「給你魚吃」做法,在神研班及長青團契(至少我曾接觸的)的教育理念是主動式「教你如何釣魚」做法,同時也相當強調脈絡(context)與批判(critical)分析。我參加神研班與長青團契所受到的訓練讓我研讀聖經必須瞭解當時的脈絡背景,譬如要瞭解初代教會的時空環境,不同教會也因為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組成會友成份不同,所產生問題也不同,如此才能體會為什麼保羅會與不同教會討論不同的主題。也比較能理解為什麼保羅針對同一問題,可能也會產生不同的答案。
這樣的學習習慣當然會與我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醫學院的教育尤其填鴨)格格不入,也因此我特別熱心參與校內外刊物採訪編輯,因為可以問自己關心或有興趣的問題,然後自己去找答案。這樣的習慣很自然地讓我會去讀研究所,也很自然地會繼續從事研究工作。我所選擇的研究題目也相對地會較批判,也會比較強調脈絡分析,而不是侷限在小格局問問題與回答問題。對於個人可以控制的研究可以較順性而為之,但是對於學校的課堂教育(尤其是大班制),想要達到每位學生“做”學問的理想就相對較困難。
最近幾年台灣非常熱門的「教改」,有許多地方的確是要解決傳統被動式單向又權威的填鴨式教育缺點,但是要求被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老師們,改成學生主動式雙向沒有標準答案的自發性教學模式,真的是非常困難。企業界為了因應社會及國際間的快速變遷,也非常注重「學習型組織」(天下雜誌翻譯了好幾本第五項修練相關書籍),唯有自我不斷問問題回答問題,不停地學習成長的個人與環境才能在現今社會快樂存活。在這些社會脈絡環境下,基督教信仰的學習與教育,似乎也應該有所突破。
我非常懷念過去參加神研班小而精的教育方式,也希望這是教會因應快速社會變遷的好方法,讓每位信徒都能自己有能力有興趣深刻研讀聖經,唯有藉由正確解經與上帝聯結(不是靠第三者講員),才能為每位個人找到最正確又適當的答案。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聽神研VS.做神研:參加神研班對我的影響 (第 73 期)
|
.大學生請認真參與社團活動 (第 66 期)
|
.各人自掃門前雪,還管他人屋上霜——談公共衛生的理念與信仰反省 (第 61 期)
|
.給大一新鮮人 (第 38 期)
|
.談B. B. Call的流行 (第 37 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