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67期 站在破碎的土地上
字級調整:

交流站
醫療是宣教工具
關鍵字:
作者/吳英同 (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現就讀台灣神學院道碩一年級)
一、 前言
  拜讀六十六期新使者所刊關於醫療與宣教議題的正反意見,在此本文擬提出若干淺見與大家分享。從大作標題中可知,勝雄院長持較保留的看法,「醫療可以成為宣教的工具嗎?」昭聲院長則進一大步,「醫療為宣教的工具?」本文所持看法則是,再向前進一大步,不帶問號的,「醫療是宣教工具」。

  不過在進入主題之前,我們必須對於討論的對象做一個釐清,「醫療」在此係指教會醫院的統稱;而「教會醫院」並不等同於「基督徒醫生」,在教會醫院中除了醫生之外,尚有護士、社工師、牧師及其同工和行政人員等等,合先敘明。

  本文的主旨在於說明醫療係宣教工具,但宣教的活動並不一定由醫生「親自下手」,而是由院牧部來扮演主要的角色,本文十分讚同陳冠宇醫師所提及,基於醫病關係的考量,也許醫生本身並不適合在宣教事工上扮演太積極的角色。

二、 沒有問號的確信

1.「工具」的涵義
  「工具」二字本身在文章中,似乎頗有負面的涵義,從而王副院長提出醫療是「管道」,不是工具的用詞。「管道」讓人聽起來比較舒服,中性化許多。但是讓我們來看幾段經文。

(1) 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

(2) 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四:9)。

(3)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
  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

  讀者會不會覺得保羅所說的有點太誇張,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僅祇是一台戲?甚至要把自己的全人當做是祭物。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幾段經文,那裏醫療僅是一種「管道」、「工具」或「手段」,那就毋庸爭論。做為一間教會醫院,我們真正要救的是人的靈魂,而不是肉體。

2.拯救肉體是無益的
  從基督信仰來看,人是無比尊貴的,因為在一切受造物當中,只有「人」帶有上帝的形象(創一:27),我們知道人的生命,不論他的肉體或靈魂,都不限於短暫的今世,所以耶穌說教人活著的是靈,肉體是沒有益處的(約六:63)。約翰福音也清楚地告訴我們有一天死人都要復活,行義的人在復活後要得到永生;作惡的,復活以後就要被定罪(約五:29)。

  這樣看來,你單單救他的肉體,不救他的靈魂,有什麼益處呢?因為從亞當以後人就都是有罪性的,有一天人就要死,若不要救他的靈魂,將使他遭受無止盡的痛苦,耶穌已經告訴我們,在地獄,咬人的蟲是不死的,灼炙的火是不滅的。(可九:48)人將永遠被蟲咬,被火燒,活像會痛苦的BBQ。

3.手段與目的連結
  前一陣子台灣神學院的新生參觀了二間主內的機構,分別是馬階的安寧病房與雙連教會所屬的雙連安養中心,前者的牧者陳明麗牧師很清楚地表示,我們尊重所有病患的信仰,但是我們的使命是要傳福音;雙連安養中心蔡芳文長老講得更明確,若不是為了傳福音,我們沒有必要花費這麼大的心血和人力來經營一家安養中心。所以,我們應明瞭教會是基督的肢體,而各醫院和機構是教會的肢體,所有的肢體必須同心合一地朝著標竿前進,不能說左腳要往前,右腳要考慮一下,頭卻看左邊,如此一來,我們的大腦就有病;我們的信仰就有問題。上個禮拜我們去參觀義光教會,這間教會的社區事工做得一級棒,充份見證了約翰所說的,沒有愛的便是不認識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約壹四:8),在感佩許牧師但求播種,不求收割心志的同時,我們必須省思,我們所做的一切事工,為的是什麼?讓鄰居和睦相處、彼此相愛而已嗎?插一句馬丁路德對「因信稱義」的強調是,信心是好行為的前提,即信是愛的前提,但有「愛」不見得「信」。醫治病人肉體上的病而已嗎?就是慈濟也可以做得到。

  如果不讓人認識給我們愛、賜我們有知識來醫病的那一個造物者,那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我們所用的一切手段,都是要人信耶穌得永生,從而在做一切事工的同時,我們必須時時省察,手段和目的之間是否有所連結?或是原先的手段已變成目的而我們還不自知。初代教父奧古斯丁說只有在主的懷裏,我們才能真正地安息。德國神學家莫特曼解讀他的話,我們應該使用(use)世界來enjoy上帝,但人卻常use上帝而enjoy在世界中。同樣地,不要enjoy在醫療或各種事工當中,須知這一切是我們用來不及「使用」的對象,為要得著基督,enjoy在 神的懷抱當中,我們是何等的榮幸,能與主來同工!

4.技術問題
  勝雄院長大作所提及的諸多傳福音不當的現象,的確是許多有志於傳福音的弟兄姊妹應避免的情形,求主賜我們足夠的智慧,能夠將這個每個人都需要的好消息傳揚開來。不過這種「相當重要」的枝節末微的技術問題,是不能動搖教會醫院(醫療)最重要的使命與宗旨--宣教。文中末尾提及以實際的愛心與行為去做,是相當令人感動的,也可見勝雄院長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人,無怪乎陽明副院長對他持最高度的肯定。(因為王副院長著有「知行不合一」一書,目的是要人「知行合一」。)但是,本文提出二段經文,讓我們來思考,分別記載在撒上二:12、撒上八:3-5;聖經在前者記載以利(祭司)的兩個兒子是惡人,不認識耶和華,而撒母耳雖自幼就曾親聞耶和華的話語,行事為人亦公正(參見撒上十二:1~5)但是經上記載,撒母耳的兩個兒子實在不怎麼樣,經文說:「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區枉正直。」類似的故事,在聖經中亦可發現,我們無從得知他們是如何教養小孩?有一次我聽唐崇榮牧師講道,他說如果屬靈偉人的小孩都要變成這個樣子,那麼他寧可不要成為一個屬靈的偉人。本文覺得這幾段經文是很有趣的, 神也要從其中,帶給我們一些信息。本文對於將這一段經文不論是用在教養小孩或宣教上的解讀如下:首先我們必須禱告,聖經說若不是聖靈動工,沒有人會認耶穌做主。其次,我們不僅要身教,也要言教。我們不僅要用醫術、愛心,也要用口來傳揚福音。

5.墮落的文明
  科學文明的發展,是不是一定有助於人類福祉的提升?如果複製的技術濫用,製造了一堆畸型的胎兒;核電廠的失誤管理,造成人類大量死亡,這些都是伴隨文明而來的產物。勝雄院長所提及21世紀歐美醫院內不准宣教的規定,是否值得我們學習?抑或是應與揚棄?曾有北歐國會的政治人物來台參觀雙連安養中心,對於其中的老人喜悅的臉龐甚表懷疑,北歐的社會福利措施比台灣更好,環境更優雅,然而,他們安養院的老人卻只能愁容滿面的等著死神的來臨?我們要的究竟是什麼呢?耶穌曾對祂的門徒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太八:22)在此本文也借用耶穌的話,「讓死人去醫療、照顧他們的死人吧!」因為,徒具肉體存活的人,與死人無異!

三、 結語
  讓我們用聖詩一九三首來做為本文的結語。

  聖詩一九三「此時當就耶穌」是孟遜博士(Lowell Mason,1792-1872)作曲,J. Catherine Bonar(1821-1884)作詞;這首詩的譜調與聖詩二八七首完全相同。本文作者的太太非常喜歡一九三首,因為她要一方面準備博士班的資格考,同時要照顧一歲大的小孩,常常感到身心俱疲。通常我家在小孩睡前會放台語聖詩的錄音帶給他聽,有一次,剛好正播放聖詩一九三首,疲憊的妻子留著眼淚說,如果有一天她死了,追思禮拜就要選這首歌,所以我對這首聖詩特別有感情。

  插一段題外話與各位分享,前述提及聖詩二八七首,則是英王愛德華七世最欣賞的,他曾說:「詩歌中真能動人肺腑的,莫過於這詩了。」近年來由於電影鐵達尼號的關係,大家都知道,一九一三年四月號稱不沉巨輪的鐵達尼號在處女航途中撞觸冰山,沉船。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當時船上船客及船員一千餘人,在船身漸次下沉之時,隨著樂隊悲壯而肅穆地所齊聲合唱的就是這首。

  言歸正傳,聖詩一九三首第一句,「此時當就耶穌,耶穌在此,此外別無拯救。」相信大家都能朗朗上口,但是,我們是否真正相信除耶穌以外,別無拯救之途?如果不是這樣,恐怕我們所信的不是同一個上帝,讀的不是同一本聖經。當我們對信仰再一次確認後,我們必須也確認醫療是宣教工具,因為教會醫院是教會的肢體,而教會旨在讓人信耶穌,得永生,而且得永生的路,就只有這麼一條。
同作者相關文章:
醫療是宣教工具 (第 6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67 期 站在破碎的土地上 (70-7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67期  2001年  12月 站在破碎的土地上 67
本期主題:站在破碎的土地上
發行日期:2001/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簡樸的生活,我願意
編者的話
災變後談國土規劃
牧師、神父、花、和尚──生態與靈性的隨想
期待教會參與臺灣生態文史的建構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孕育音樂生命的搖籃 -從教會音樂事奉中得造就-
舉手之勞作環保--廚餘回收
邪靈 s
年輕喪偶婦女的情感生活
男人與女人之間
我們應當教導孩子認識死亡嗎?
與你分享體驗教育
路,總是向前延伸
她曾為我留一盞燈—記我的祖母
盤石與砂土
醫療是宣教工具
生態關懷這條路
關於紅葉的點點滴滴
給上帝媽媽的一封信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