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67期 站在破碎的土地上 |
|
|
信仰.生活 |
她曾為我留一盞燈—記我的祖母 |
|
關鍵字: |
作者/孫志硯
(教會青年)
|
|
|
我必須承認,動筆寫一個你十分熟悉的人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特別是在她已經不在你身邊的時候。祖母--誠如許多人所認識的,是一個傳統保守的婦女,她的一生是和家庭緊緊繫在一起的。也許,正因為上帝在我的生命裏賜給了我這樣一個奶奶,我才能在我生命中最初的這二十年裡,有人照顧,有人噓寒問暖,有著家的感覺。 正如許多外省第一第二代的族群所共同有過的歷史記憶,他們的前半生經歷過對日抗戰,國共內戰的顛沛流離,最後隨著國民政府遷移來台在這裡生根落葉。我奶奶曾經告訴過我,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已經在二十歲之前度過。
※ 面對苦難 而二十歲之後,她所面對的是什麼呢?在我看來,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苦難。這些苦難由疾病開始,由死亡結束。感染天花的記號在她的臉上留下,肺病使她在剩下的四十多年中只剩下一半的肺可以呼吸。而她的雙眼也在五十多歲時,失去光明,終其一生,都處於半盲的狀態。 而最最困擾她的則是晚年時發作的胰臟炎,那種突如其來又不知如何預防的疼痛,至今仍存於我的記憶中。然而如果必須選擇用兩個字來描述我祖母一生的話,我選擇的不是「苦難」而是「堅強」。 生命中有太多不可預料之重,我想奶奶在年輕之時也從未想過,她年輕時堅持要裹的小腳,日後必須走過千里,橫渡台灣海峽,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建立另一個家園。她也必定從未想過,從小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日後必須為一家人煮飯洗衣,甚至建立起一個小小的違建,使一家人得溫飽。 我常常在想即使有這麼多的想不到,她還是一路走過來,辛苦的活了七十六年。失明的她,仍然辛苦的照料孫子孫女。多病的她卻仍然害怕她的苦難成為我們的負擔。直到我奶奶逝世的當晚,她第一次拉著我的手,希望我晚上留下來陪她。那時,我才知道,在這些患病的日子中,她是多麼希望我們的陪伴,但卻從不曾說出口。原因只是她不希望成為我們的牽掛負擔,可是我想我們其實才是她後半生最大的牽掛負擔,只是她從未這樣提起,而我們卻都清楚的知道。 我也常常在想,愛的力量究竟是怎麼樣的力量,可以使人如此的堅強,甚至放棄了自我,一輩子為別人而活。我們都讀過許許多多關於愛的著作,聽聞過許多愛的事蹟,而唯一見證過愛的方式就是看著一個人為著另一個人,或另一群人整個的放棄自我,為別人而活。我的祖母,我們在她心頭的記掛,她所付出的點點滴滴為愛作了見證。讓我一輩子都會記得在我深夜未歸的時候有人為我留一盞燈,讓我出門回家的時候總是不用帶鑰匙,因為我總是知道有個人在那裡守候著。而人總是要長大,我奶奶的苦難也總是要結束,在我的信仰裡,基督徒對死亡所擁有的想望是美好的樂園與天堂,而不是森羅恐怖的陰間地獄。所以,我希望她在另一個世界能夠得著真正的安息,而我所能做的則是永遠的想念她慈愛的形貌,直到我們再相見。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她曾為我留一盞燈—記我的祖母 (第 67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