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60期 教會有性別嗎?——她的教會?他的教會? |
|
|
潮流.脈動 |
阿扁與阿珍 |
|
關鍵字: |
作者/社會女青年
(長老教會信徒)
|
|
|
人類社會歷史中,有許多的電影、書籍或影集是討論關於一國國家元首。有討論元首韻事,如麥克道格拉斯與安奈特貝寧飾演的「白宮夜未眠」;或是一候選人如何在其幕僚努力之下成為一國之君,背後卻隱藏著鮮為人知的齷齪事,例如談論柯林頓選舉過程的「風起雲湧」。台灣當然也不例外,過去有討論孫中山的電影「國父傳」,以及討論蔣宋美齡和其姊妹政治參與的「宋家王朝」。今年總統大選之後,一部描述新總統的成長和出人頭地的八點檔電視劇「阿扁與阿珍」也出現了。
要著手寫一篇文章討論一齣尚未下檔(筆者完稿時間)的電視連續劇實在是件冒險的事,畢竟它還有一段時間和空間允許劇情在內容上做任何形式的變化,然而,連續劇往往是可以反映出在社會各世代之間,對於社會的脈動和潮流接收度的一個檢驗觀測基石。三立台灣台在今年總統大選結束後,推出所謂的年度大戲「阿扁與阿珍」,延續了陳水扁在選前以及選後的人氣,「阿扁與阿珍」(以下簡稱「阿」劇)也就很符合大家期望地獲得相當高的收視率,將台灣八點檔連續劇除了「長男的媳婦」之外,另創一個新局。之後,不論是在平面媒體或是電子媒體上,多多少少都會有與「阿」劇相關的娛樂消息報導。 與扁帽工廠生產的產品一樣,「阿」劇帶領了一股阿扁狂潮。差別在於這股狂潮所強調的重點,不再是衣服、杯子或帽子,而是一個人的生平。例如:當選一個城市的市長或是一個國家元首的過程。戲劇的開始,是由一位原住民歌手秀蘭瑪雅唱的片頭曲和一台牛車的畫面。主唱者悠悠軟軟般的歌聲彷彿一個時光機器,將觀眾帶回到1950年代的台灣南部農村,農村味和典型鄉土式的生活畫面就此呈現在觀眾面前。 到目前為止,故事情節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個部分:
一、孝順憨厚,用功上進 主角小的時候,被形塑為生長在典型的台灣農家中,家境貧寒,父母親以幫人耕作維生,育有三個小孩。其中,以老大也就是日後的陳阿扁,可說是三個小孩中頭腦最好的一個。根據戲劇安排,男主角在學校的表現可說是百分百,每一個科目都考一百分,因此獲得一個外號「陳一百」。而這個「陳一百」稱呼的出現,是藉由鎮上醫生女兒也就是日後吳阿珍的嘴喊出來。
在這個階段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對於整個村莊的未來希望,鄉親都放在陳阿扁的身上。最明顯的例子是陳阿扁的一位親戚,在陳父上門前來借錢好支付兒子的學費。這位長輩總是回答說:「我已經花了那麼多錢投資在阿扁身上,會計較再多拿錢出來嗎?」等類似的話。男主角除了不負眾望的表現良好,同時也是一個孝順的小孩,會因為父母親為了其學費到處借錢而感到不忍增加家裡負擔。到最後可想而知的,考上了第一學府,成了家鄉之光,對於長久以來投資在其身上的長輩總算有個初步的交代。
二、受冤不吭聲,事實總會出現 因為是農家出身的小孩,阿扁在當時所處的社會地位上總是不及醫生世家出生的小孩吳阿珍。所以兩者之間的互動,總會牽涉到當時社會階層之間的一些禁忌。因此,在這部連續劇的一些劇情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因為自己的農家子弟背景的關係而受到冤枉,這位阿扁卻採沉默的方式,讓真相在日後劇情的發展上被發現。這個現象出現在小時吳阿珍的爸爸對其的偏見,延續到日後第一次蒙受白色恐怖的堅持。而其與阿珍之間的婚姻也因為不符合女方家長的期待和要求遭受阻止,到最後也只能以先斬後奏、先結婚再說的方式收場。
三、努力追求真相,永不妥協的正義化身 經過出入監獄、美麗島大審、妻子遭受車禍等大風大浪,阿扁藉著律師的身分和擁有一間律師事務所,開始了其所扮演的社會正義化身。從其辦案追根究底的態度,以及面對在警總工作朋友被抓入獄、欲放棄繼續追尋真相之際,男主角倘若真的放棄說出真相,將與朋友斷絕來往的說法,很明顯的表現出對於事情的真相會不計代價挖掘。 因此問題就出現了!為何這一部原本一開始只打算播出20集的電視連續劇竟會一直不停的往後延續到現在?甚至據說下檔之後還要出版附有類似「嘉言錄」的劇照寫真。其實這樣的模式我們並不陌生。因為去年公視推出的文學劇場「人間四月天」也是在開始播出之後,引發周邊商品一連串的效應。或許我們可以以下列的角度來分析「阿」劇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 1.敘述的主角人物故事眾所皆知,是經由改編一特定人物形成其主要劇情架構。光是劇名(「阿扁與阿珍」)就知道這是將當前國家元首如何由一個貧窮農家子弟,經過種種的努力和經歷一段段政治受難和考驗,才得以成為台灣目前有史以來最年輕第一位反對黨的總統。這背後包含濃厚的政治認同和傾向。不可否認的,大部分觀賞「阿」劇的觀眾群是有一定的政治立場和對一特定政黨的支持。這麼說也許會被批評過於武斷,然而,就筆者觀察身邊收看「阿」劇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死忠支持陳水扁的扁迷。當然,像筆者這種出於好奇心而收看的也不在話下。想看看編劇的功力是如何將台灣過去歷史事件與陳水扁之間的連帶,在既不違背歷史真相又不流於完全抄襲陳水扁的自傳內容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點。再加上男女主角不論是扮演小時候的阿扁與阿珍、或是成人的阿扁與阿珍,演員要如何去詮釋這些當今還在世且又剛上任不久的真實存在人物。這些都是吸引觀眾在固定時間一到、打開電視機,跟隨著劇中人物之間互動大笑、大哭或是開口大罵的關鍵點。 2.農村刻苦耐勞的歲月,引起共鳴和懷舊情懷。對於戰後出生的那一個年代(1945年以後)的人民而言,「阿」劇中刻劃台灣由農村經濟起家,經歷過加工出口到現在的高科技產業,這一路走來,最能引起此一年代人民的共鳴(大概就是現在55歲到40歲之間的人口)。對他們而言,電視所描述的每一個環節,例如:颱風來時全家跑到地勢高的地方躲避水患或是村內有人家的小孩考上大學一定得大放鞭炮、中美斷交、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等,這些對於現在所謂的x、y、z、e等各世代而言,是歷史事件,沒有親身經歷過,所以無法了解箇中辛酸滋味,當然也就較無特殊的情感在其中。若想要引起這些所謂新新(新)人類族群的共鳴,則必須有其他要素支持。對戰後出生的那一世代的人民而言,「阿」劇之所以能夠在其心中引起共鳴,是因為那是他們親身參與經歷屬於人生的一部分,是自己歷史認同的一個不可缺乏的環節。 然而台灣八點檔連續劇總是無法超越觀眾對於日劇的喜愛程度,戲一旦久了就無法見好就收,拖戲的現象也跟著出現,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通病。本文並非在討論日劇與台劇之間的差別。然而「阿」劇還是無法擺脫拖戲和過去台劇一些令人詬病的包袱(在內容質感、演技生不生活化、劇情與現實有無脫節等)。更令人玩味的,是三立台灣台在開始播出「阿扁與阿珍」一劇之後,總會在廣告結束之後、戲要開始之前,先上個「最台灣的電視台——三立台灣台」的標語,背景是「阿扁與阿珍」的招牌照:上大學後的男主角,一手拿著書,一手牽著一頭水牛。或許不能說這是「台灣至上」絕對意識的表徵,但也凸顯了現在凡事都想與「台灣」兩個字牽扯上關係,總是標榜意味著「本土化」和「最愛台灣」的迷思。這樣的迷思隱含對其他族群文化不尊重和忽視的另一種霸權危機。這或許才是在收看「阿扁與阿珍」之外更值得深思的問題。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阿扁與阿珍 (第 60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