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6期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論政教關係
關鍵字:
作者/黃昭弘 (現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政教關係」是一個牽涉相當廣泛,極為複雜的問題。本文將僅就「宗教自由」的觀點,說明一些政治與宗教之間應有的適當關係。

一、何謂宗教自由
  政教關係的中心論題即是宗教自由的問題。而當我們論及宗教自由的問題時,乃是把它與諸如「人身自由」、「思想言論自由」、「居住遷徙自由」等等自由放在相同的層次看待的,也就是指人在宗教信仰方面不受強制的意思。

  人類經由長遠的歷史經驗,警覺到政治權力對人類生活的干涉範圍必須加以限制,各種「自由」之主張,都是面對政治權力來說的。也因此,就宗教自由而言,宗教信仰不受強制,即是指政治權力不能干涉宗教信仰,就如同政治權力不得侵犯人民的思想言論自由一樣。
此外,所謂政治權力不能干涉宗教信仰,另一層意義即「政教分離」,或說反「政教合一」。在政教分離或反政教合一的原則之下(freedom of religion)可以由二個層面來理解:

  第一、就消極面來說,宗教自由的具體意義就是,不確立國教,不由政府強制人民信仰何種宗教,也不由官方特別支持某種宗教,人民對宗教信仰有完全自主的決定權。這種意義的宗教自由,即是freedom from religion。

  第二、就積極面來說,宗教自由的意義就是,人人能依照自己的意願與方式去敬拜他們的神,去宣揚廣佈其宗教教義,引領更多人來皈依。崇拜與佈教的方式完全由信眾自主作決定,這種意義的宗教自由,即freedom for religion。

  以上二種宗教自由的意義是缺一不可的。政府不但不應強制人們信仰某種宗教,而且也不能去支持某種宗教。因為一個政府如果可能支持某種宗教,必使許多宗教都想借政治力量來保護、擴張自己,結果必定使得政治權力成了支配宗教的力量,而造成政教合一。那些不聽話的、不受政權青睞的宗教,輕者受到歧視,重者就受到迫害了。

  要避免這種情況,便只有讓人們在不政治權力干涉的條件之下,各自從事宗教活動。政治權力只能對宗教活動保持一個局外的身分,讓人們自己去選擇他們喜歡的方式,去過他們的宗教生活。這是消極與積極二面意義的宗教自由真義之所在。

二、政治權力對宗教行為是否絕對不可干涉
  如就宗教自由的消極面與積極面的真義而言,似乎政治權力是絕對不得干涉宗教行為的。但是如果就前文所提及,宗教自由的與人民其它自由權放在同等地位看待的話,則情形就未必是如此了。如果有人假借宗教之名而侵害到人民其它自由時,則政治權力就應加以干涉,如神棍的騙財騙色。又如果有某種宗教,其教義包括,必須以活人獻祭,教義雖非政治權力所可以干預,但這已侵害到人們的生命權,這時政治權力當然應給予阻止。蓋政治權力是應予限制,但政治權力是不應予以廢止的。因為政治權力有它應該管轄的事權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即是政治權力該管的事項,因此如有宗教團體不論基於何種宗教信仰的理由而殺人,政治權力即應力以干涉。這種干涉並無妨礙宗教自由的問題。

三、宗教團體可否關懷政治
  一般人常有一種想法,認為宗教團體的活動應限定在人類的「精神」生活層面,宗教的功能僅在幫助人獲得心靈的滿足。如果宗教團體去關心「世俗」的社會、經濟尤其是政治的問題,就是甘冒「政教合一」的大不諱。於此,我們有必要再對「政教合一」稍做說明。所謂政教合一,即是政治力與宗教結合,以政治力決定人民的宗教信仰,以政治力替宗教決定其崇拜與佈教方式,換言之,就是政府越俎代庖為宗教團體決定教內事務。或反之,宗教團體直接決定國家政策,行使治權。這二者都不對。由西方長久的歷史經驗可知,「政教合一」必然為人類帶來悲慘的後果。

  但是,如果宗教團體站在政治社會一份子(團體)的立場,提供政治意見給執政當局做決策的參考,這是表示宗教團體關心其所存在的政治社會,這並不是政教合一,也不是干涉政治。因為如此做,只是基於政治關懷所做的獻議,並沒有妨害到政府的治權,可行不可行,抉擇之權還是在政府。

  事實上,這個問題也牽涉到宗教團體本身對政治關懷的態度。有的宗教團體也許將自身的活動自限於「精神」的層面,認為宗教團體根本就不應該有世俗的政治行為。但是有的宗教團體卻認為宗教團體的活動不能以「精神」層面為限,舉凡與人類生活有關的問題,不論是「精神」上的心靈問題,或「世俗」的社會、經濟、政治……等等問題都是宗教團體應關心的對象。

  這個問題更與一個政治社會的自由度密切相關。在一個專制獨裁的社會裏,不可能尊重人民的平等參政權與言論自由權。在這樣的社會裡的人民,不論以個人身分或以團體的名義,都不能享有充份表達政治意見的自由。在這種情況之下,宗教團體欲表達政治關懷必然不被政治當局所允許。相對的,在一個民主開放的社會裏,人人有平等的參政權,人人享有充分言論表達的自由,人民不論以個人或團體的名義,發表政治意見都被認為天經地義,都受到憲法的保障。在這樣的社會裡,宗教團體發表政治意見,從事政治關懷,當然必被認為理所當然而受尊重了。

  由上所論可以知道,宗教團體從事政治關懷在學理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就事實來說,每個社會的實際狀況都不相同。大體而言,我們可以由政治當局對宗教團體政治關懷的接受度,來檢證一個政治社會的自由度。台灣在戒嚴時期與解嚴後,執政當局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政治關的不同態度即為顯例。

四、結語
  本文所論,尚有許多值得討論的空間,期望各方讀者能經續討論。當宗教團體在探討「宗教法」的相關問題時,本文中的一些淺見,希望能夠協助作個判準。
同作者相關文章:
論政教關係 (第 164 期)
由政黨輪替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民進黨之關係 (第 75 期)
由政治的觀點看台灣的教育 (第 58 期)
論政教關係 (第 56 期)
論台灣的政治變天 (第 4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6 期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5-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6期  2000年  2月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56
本期主題: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發行日期:2000/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自由s/
編者的話
論政教關係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在台灣的新處境中再思「政教關係」的議題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當教會遇到政黨
我是基督徒,我看選舉
熱心事奉傳主恩——吳來好長老的一生
信用卡——資本主義成功運作的產物
八福山教堂
洛林總理的童貞女像
中寮,別再哭泣了!
為什麼褻瀆聖靈的人永遠不得赦免?
反敗為勝的婚姻
老頭與我
紋面的習俗是迷信嗎?
那一夜,我心感動
站在出口——原住民災區探訪記實
神學生雜記
宗教與政治之間
理想的教會——從羅素來反省我們的教會觀
大學生活與教會事奉工作的回憶
我的團契生活
記我在台大的日子
教育營與我
我很快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