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0期 台灣主權獨立嗎? |
|
|
新點子 |
大國度與小街角 |
|
關鍵字: |
作者/竹白
(現為自由時報編輯。)
|
|
|
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基督教會是以「醫療」及「福利品」打入台灣社會的。今日的教會,在思索宣教事業發展的同時,似乎也不忘持續這樣的主流作為:教會能為人們做些什麼?有心人隨意問問街上的路人:「宗教能為人們做什麼?」也許你會很容易得到一個答案——宗教啊,心靈重建呀!
面對一個罹患世紀末「恐慌、焦慮、虛無、冷漠、暴力、功利」等絕症的現代社會,心靈重建不只是一件大事,還是一件很大、很不簡單的事,難度可比擬阿波羅太空船繞冥王星一周。不過,糟的是,當蔚為宗教對社會貢獻的第一品牌——「心靈重建」變成一句虛無的口號,那不僅鹽失了味、光吹了熄,更是落入「萬劫不復」了。
啟示錄的作者曾提到「新天新地」,這話像是在說天國降臨,又像是談人間仙境,更意含著對教會與基督徒宗教事奉的目標及期許。我們不妨試著把教會世界想得大一點。資本主義的流行時尚引導教會的走向,我們說今日的教會就是一個國度(或一尊象牙塔)或是一座跨國托拉斯;她有特定的教義、特有的規章(十誡等)、約定俗成的文化(用語、節期慶典、儀式等)。基本上,教會能提供給人們的,就是在這個國度或企業裡,透過這樣的環境與事工運作,照顧人們心靈、精神、甚至是物質方面的需求。按照這樣的模式與趨向走下去,時下的教會為人們帶來的就不是初代教會所能想像的了。記得筆者一部拙作裡飛來的靈感,也許可當思考「教會作為」的象徵性指標:
「偉大」教會企業的存在,除了「信仰中心」與「精神寶殿」的實踐,她更可以且更應該補足或完滿社會制度的缺陷,將體貼的照顧如暖陽般普照大地,把人從一歲到一百歲,甚至死去服事得周到妥貼。無論是兒童、青少年、成人、中年、老年等,藉著主日學及其活動的規畫,教會是傳達基督教宗教教育及一般生活道德教育的中心。藉著成立非以牟利為第一的機構,教會是解決托嬰、安親、幼兒才藝問題的最佳力量。藉著定期電影播放、戶內外活動或球類比賽的舉辦,教會是舒緩生活壓力與緊張的娛樂中心;是男女交友的好媒介及婚姻中心。藉著提供中產階級最新且最深入訊息的座談會、讀書會或節期餐會等,教會是社交中心及討論園地。藉著提供勞動階層基本的身心醫療保健知識與經費貸款措施,教會是社區保健中心。藉著成立圖書館、心理諮商專責單位或貧窮家庭津貼,教會是給予精神慰勉、物質基本滿足的關懷中心。藉著專職服務老年人的安養單位及結合松年團契,教會是老人安養、退休生涯規畫及運用、勞力再創造的宣慰中心。當人步入死亡,教會更應扮演喪葬事宜籌辦的角色,甚至資金運用得當,教會還能擁有自己的墓園,就連逝者也不獨漏於「教會照顧網」之外。
以上這些也許你會認為筆者在癡人說夢話,但勾勒出這套藍圖分享大家的目的,並不是推銷拙作,也不是要推廣教會經營事業的觀念,而世俗化經營態度的批判更不是重點。筆者只盼和讀者們一同來想想:教會能做的事,就應然面,大可以大到像建構一個國度或企業;然而,礙於人、環境、資源等的限制;城鄉教會資源分配不均;周遭對象屬性各異;環境文化影響因素等,理想的歸理想,事實上我們所看見教會真正的實際面卻是:禮拜人數不定或有待加強;會友奉獻少,事工規畫起來心有餘而力不足;宣教事工不是沒共識就是零零散散,事倍功半;社區關懷工作雷聲大雨點小,認知大於行動,不然就流於「聊天會」;各年齡層團契的組成多有波折,週間的聚會絞盡腦汁也效果不彰。若再加進一些人性的弱點(爭鬥、被動)、權力間衝突的產生、事工方向好惡的抉擇或認知的偏差、會友向心力的不足等等,教會國度的建立大概連一塊磚頭都疊不起來了。
這樣看來,似乎較為合理的做法,是回歸基本面:即是將小街角先徹底整理好,再談大國度的建立。到底有哪些「街角」事情是我們微薄之力所能做到的?依筆者拙見,分幾點方向來探討:
一、重新反省現存的每一件事工的「有效性」。 鑑往以知來。筆者以為,在規畫教會新事工之前,全面檢討現有的事工是最好的規畫。每間教會面對周遭的環境與對象,都有自己的需要及特色。往往許多事工的動機,有意識沒意識之間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誕生的。但是令人扼腕的是,當事工遇到困難的時候,原來初衷的感動與理想很容易被遺忘,也正因為這遺忘,事工就變得「不知為何而戰」,聲嘶力竭之後終至停擺。
在眾多的事工之中,筆者強調挑選「有效」的事工來做。何謂有效?簡單的講,每件事工若按部就班從動機、構想、資源評估與整合、效果預期、工作分配、進行、檢討、結論等程序完成,按理說箇中的得失利弊應該可以一目了然。但是在人們的習慣總是省略或濃縮其中的關鍵部分,乃至最後不知道底哪裡出了問題。所以若能將每一項事工先「過」一套完整的檢討及審視,再集中探討「付出者」與「接受者」(即對象)是否能高度接合並達到某種程度的預定效果,就能看出事工的「有效性」有多高。不過「有效性」標準的界定難度不低,筆者認為不應以「量」為準,而是看回饋的程度。
二、利用創意保持新鮮度並適當的包裝。 有恆者,檢討事工找出問題的癥結並修正之後重新出發,然而別忘了「新鮮度」,因人是喜愛新鮮的動物。比如聖誕節談基督降生,這樣一談再談的主題久了會很煩、很厭倦,若是改用「愛」的主題,並加以延伸出去(如親子之愛、友情、助人之愛等等),就可以變化出許多新東西。舊的東西要換新,除了本質不變、內容改變之外,還可以透過「包裝」——傳單的創意、節目的設計等加以美化,使它引人入勝。
三、用「魄力」評估資源。 一件事工的推動,在規畫之初一定不可忽略審慎評估資源。換句話說,就是有多少錢、多少人、多少時間、多久耐性、多少支援就制定多大的計畫。為什麼要用「魄力」來評估?理由無他,因為人們往往一見異象高掛枝頭就奮不顧身衝上前去,結果?所以資源若要評估好,就需用魄力來制止過多的衝動。不過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哪些部分屬於用信心靠上帝創造「奇蹟」來達到;哪些又是得絕對務實,這就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及和上帝的默契了。附帶一問:與其將一件極重的擔子一次拖完卻累死一條牛並招來怨聲四起,是否不如分擔數次挑較輕的負擔來的好?
四、分階段、系統性事工規畫。 雖然以現有的資源評估,教會只能做「小街角」的事工,卻不能因此而失去建構教會國度的「系統」與「整體」的概念。以教會每年訂定的「年度目標」而言,諷刺的是,這些目標除了與經文、講道有關,似乎和會友們沒有瓜葛,而節期的舉辦的大小型活動更是風馬牛不相干。其實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既然全較會有這樣主題的共識,理應各團契年度造就或活動計畫等都應結合一體,分階段來完成它,不是每次的活動都是每次的開始,以致幾年下來,一件具體的事工也沒有完成。
五、切實際需要做事。 其實在我們問教會要為人們做什麼的時候,應該反問:人們需要教會什麼。長久以來,基督教宣教的策略總是以自我主觀的想法去揣測社區裡未信者的需要,所以「你們當悔改」、「你們需要教會與基督信仰」、「你們生活過的不好」…等標語往往得到反效果。我們都希望會友們一人帶一人「進」到教會來,可是卻很少反過來想,由會友們走「出」教會,「進」到人群中。因此,筆者建議,透過關懷事工、問卷調查、社區活動參與等等管道,加增會友們與社區住民接觸的能力、機會與意願,傾聽實際上他們的需要,作為規畫事工之重要參考依據,才不會做半天皆為白功!
教會「五大功能」也許會友們盡皆知,可惜基督教存在的目的不是要教會世界內的基督徒們熱歌勁舞就罷了,讓更多不認識基督的人都知道、感受且認同,這樣教會的功能才算從零起跳,國度的建立才不會越圈越小。下次在異象中又看到「新天新地」的時候,希望那不只是基督徒才能對號入座。與讀者共勉。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愴」世記 (第 167 期)
|
.貞碼D940 (第 90 期)
|
.安息日的行程表 (第 84 期)
|
.寫給世紀末 你的 我的 (第 61 期)
|
.都是佛誕節惹的 (第 60 期)
|
.大國度與小街角 (第 50 期)
|
.平安伯說平安 (第 38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