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48期 台灣人的心靈寄託 |
|
|
本期主題 |
消費流行文化之認同及其反省 |
|
關鍵字: |
作者/林鴻祐
(現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中中會忠明教會牧師。)
|
|
|
一回在團契的聚會後,幾位國高中女生聚在一起吱吱喳喳地討論個不停,圍頭爭看七、八隻手持著的一本日文雜誌。一位猛然地回頭,望著正在看她們做什麼的團契輔導問道:「林老師,你知不知道今夏最流行眼影的顏色是什麼?」突如其來,被這樣一個與聚會內容不相干,與信仰沒有直接關係,且沒頭沒尾的問題問到,一時之間,還不知道要如何回答,更不知道她們要問什麼?
問問她們在做什麼?得到的是一群燦爛的笑容與七嘴八舌不停的插嘴說明,一改剛剛聚會時要求她們討論時的死寂。討論現在才開始,剛剛聚會呢?充其量是輔導牧師的說教、媽媽式的念經與訓導主任的訓話,無聊啊!現在呢?精神才起勁、大地復甦、萬象更新,花花世界才正要開始呢!
原來她們正圍著看一本販賣流行事物之日文雜誌,密密麻麻的商品代號與印刷彩色精美的樣品圖片。經過解釋,才明白她們為何看這樣的雜誌。原來,這是台灣都市許多流行事物商店所出售的雜誌,一種沒有內容只介紹各式各樣流行商品的目錄與價格書錄,內容全是大大小小的各式商品,從小到大、從指甲油到紋身貼紙、從耳飾到皮包、服裝;款式成百成千種,小小一瓶指甲油之顏色,竟然是百餘種之譜,單單一個紅色就好幾十種紅呢!林林總總,幾百幾千種的各色流行商品。每個款式與樣品都標有商品號碼及日本國內的價格。整本都是日文的內容,除了最末頁蓋上一家台灣商店的地址與電話。
可是,國、高中的女生看這樣的雜誌,難不成就像男生看職棒、布袋戲、汽車等等的介紹雜誌呢?她們回說,才不一樣呢!她們為了趕上流行,特別買這樣的目錄雜誌,選好其中所喜愛的商品及數量,再向商家訂購,不熟的顧客要先付訂金,老顧客則免了。然後,商家再從日本以跑單幫的方式,請往來於東京台北的旅客直接帶回,以限時方式為這群喜好流行事物的台灣孩子服務。當然整個過程,純然就是商業行為,有需就有供。但要命的是,這群孩子對這些來自東瀛的流行事物,喜愛的不得了。甚至,彼此還比對某位日籍偶像歌手、明星之眼影、指甲油顏色,就是該目錄中的哪一號的顏色等等,並矢志不移地將它們買到手,自己也來好好流行一下。
向她們借看一下這本她們口中的「聖書」,隨手地翻翻:整篇整頁的都是印刷精緻的小物件,看看價格換算成台幣都還不便宜,平均單價四、五百元台幣之譜。若加上店家的服務費與利潤,小小的一件,竟要五、六百元。而在這群孩子的心目中,這還是非常便宜。因為只要「小小的花費」,就能與東京同步流行,與心目中偉大偶像享受「同等級的流行表現」。
這是一個奇怪的世代,人們追求更多的自我,追求更多的個人主義表現。但是,通過資本主義消費市場的運作後,這些美其名的自我表現,竟然變成最具一致性、分毫不差的制式、大規模量產的同一表現,連任何一點個人表現的特色都沒有!例如,青少年孩子們追求號稱是麥可喬丹的獨門高貴球鞋,一雙雙比皮鞋都還要昂貴許多的皮球鞋。他們以為自己穿上了,就能如喬丹往來飛逞於球場之際。殊不知,再怎樣昂貴的球鞋,也是大量生產的商品,加上仿冒品充斥,一時之間,舉國(或更精確地說,舉世界)上下都是喬丹一氣。到底喬丹球鞋表現出個人特殊表現,還是多數青少年穿上喬丹球鞋之集體制式裝備呢!更何況,穿上喬丹球鞋,不代表球技、身高、膚色、社會地位……也變得與麥可喬丹一樣呢!不,絕不會這樣。可是,流行就是有這樣的本事,讓這些追逐者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喬丹,卻又甘於成為喬丹商品之奴隸!
其實,追逐流行的事物,也不是青少年男女的專利。台灣社會,成人的世界不也是如此!甚至某些流行還比這些青少年狂熱呢!只不過,熱衷的是不同的流行事物罷了!像說,當今最熱門的流行,大概就是「威而鋼」了。舉國(不,是舉世界)為之風靡,偷渡進口者不乏其人,擁有幾顆者竟成為有辦法人士;政府也快快配合,讓它早日合法登陸台灣。然而,除了少數專業人士之外,又有誰真正知道那是什麼樣的藥品呢?成分如何?如何作用?在哪些情況下使用?又有什麼樣的副作用?效果如何……這些種種問題,大概也就沒有人過問了。也許,人們把它當成夜市裏,那些號稱能壯陽持久的春藥來看待。至此,威而鋼與虎鞭、犀牛角已經沒什麼兩樣,變成形象會意之想像。雖然藥品還是有其學理與生理作用之根據,但又有誰關心呢!
也許,您以為這也不過是特例。可是,成人追逐的流行還多呢!從古老的算命到加入搭飛機到美國準備搭飛碟之行列,從摸骨到新好男人之表現,無一不是追求流行。其實,我們與其說這些現象是追逐流行,不如說它們是追逐填滿心靈空虛之表現。只不過,當眾人都如此追逐時,那些被追逐的事物往往因著眾人相拱相抬,而成為當今流行的事物。這樣的情形,在台灣如此,在那些歐美所謂先進國家也是如此。所謂理性、科學進步的國家裏,卻也是流行、迷信復興的主要地區呢!
什麼是流行?這是個大問題。簡言之,「以虛換實」表現出流行的特色。通過追逐的那些本是虛空的事物與表現,真以為自己能夠得到心靈之踏實,生命表現的真實。而且,當擁有這些虛空的事物表現後,竟以為自己真是心靈踏實呢!只不過,也因為這些事物及其表現的本質是虛空,這樣的踏實感很快就會消失,追逐流行的人們需要再一個新的虛空流行來填充,以彌補日漸消褪的踏實感與成就感。這也是為什麼喬丹球鞋要一代接著一代的量產下去,人們不再問您有沒有穿喬丹的球鞋,而會問您穿的是哪一代!意即有沒有趕上時髦呢!
再者,流行,不是一件事物,卻是一件事物之眾體系,一個接著一個,一陣隨著一陣,繁繁雜雜、前仆後繼。除了有喬丹球鞋外,還要喬丹球衣、喬丹毛巾、喬丹帽子、喬丹襪子、喬丹畫報、喬丹書卡、喬丹杯、喬丹筆……無窮無盡,難怪報紙誇張地指出:麥可喬丹創造出來的財富史無前例,遠遠多過於整個NBA,還要多出好幾十倍呢!
然而,今日流行的事物卻往往以實體可見的外表為主。「表面」可見可感之感官文化,已經成為流行文化之主流。例如人們常說六十年代是存在主義或追求反傳統、反霸權之解放運動時代,但是這種以思想為對抗的流行之時代已經過了,雖然那個世代,台灣社會大體上並沒有融入世界的思想流行當中。然而,今日的流行文化卻多以看得見的事物為表達,而台灣卻緊緊置身其中。事物內在的意義不是沒有,卻都被反轉成為表面來表現。例如,「新中產階級」之意念,往往不在於精神意義如何表現,卻在於哪樣的消費行為與居住格調、哪樣的汽車款式、哪樣的社經地位、甚至子女擁有哪樣的美語教育等等,才符合所謂的新中產階級品味。然而,這樣果真就晉身新中產階級行列呢!
當流行本身成為目的,而不知道人自己將往哪裏去,才是心靈危機的最大問題。有意思的是,流行文化之無往不入,連心理協談與分析,竟也成為流行商品來炒作,陳進興也變為商品被披上學術外衣來論斤兩買賣。顯見地,人們已經不復記得白案帶來的恐懼,以及孩童學子人身受威脅的緊張,更也忘記了殺人、勒贖、撕票的殘酷本質。
我們不禁讚嘆這個龐大且無所不在的商業制度下的流行消費文化!多虧了這樣的資本主義消費制度,還讓多少心靈不知何處歸去的人們,找到了暫時供安歇之處呢!居然,資本主義頹廢的消費文化竟然也有其奇特的積極意義,讓人能生為流行,活為流行,甚至死為流行?
心靈的空虛,人們期待追求某種滿足來明白自我及表現自我。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流行文化帶來的往往是人們分不清楚自我認同(identity)與投射的認同化(identification)。前者,乃清楚地來追尋自己的認同,不投射於外界,而建立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後者,卻往往是通過外界的提供,從外界的事物來投射到自己,以外在的事物來確定對自己的認同。即將外界所呈現的圖象,貼黏在對自己的自我認同之上進行認同化,並以為且相信那就是自己本人。當一個人沒有明確的自我認同(identity)時,又必須尋找到可以自我慰藉的認同時,流行文化之素材正是尋找自我認同化(identification)之來源與目的。一旦流行與時髦改變,則認同也隨之改變。外表的表相認同,竟也真能成為內在的自我認同之一。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個資本主義消費商業機制盛行的世代,凡人無法擋!不,應當更誇張地說,人人無法擋!除非我們能從自己心靈深處反省,抓住那自我認同,而不飄搖於無定的流行文化。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從萬花筒到網路交友 (第 74 期)
|
.從點石成金、靈感完美到刷卡 (第 73 期)
|
.當自我認同與本土分離時... (第 68 期)
|
.從享受恩典到分享恩典——淺談「成聖」 (第 51 期)
|
.消費流行文化之認同及其反省 (第 48 期)
|
.新婚姻觀念世代的臨到:晚婚為例 (第 47 期)
|
|
|
|
|
|
|
|
|
|
轉寄給好友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