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鼓勵各中會舉辦查經營及讀書會,阿美中會選擇以女性角度為思考方向的讀書會,於 2024 年 10 月 12 日(星期六),在美雅麥教會舉辦「活出上主形象的喜樂」讀書會。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 11 間教會的 46 位姐妹參與,旨在透過閱讀與討論,引領姐妹們在信仰中探索靈性成長,並在生活中實踐上主的形象。
讀書會採事先報名,並於活動一個月前分發書籍,方便姐妹們提前閱讀與靈性省思。讀書會當天,在敬拜讚美及乙栗・法腊哈輔導牧師的祝福禱告後開場,讀書會以書中的「亞洲,我們共同的處境」、「亞洲的女性主義神學」、「重讀聖經:她們的故事」、「讓我們活出上主形象」,四大主題來分組討論,由婦女事工部的部員做導讀,帶領小組討論及分享,藉由小組運作,激發姐妹們對自我的靈性反思。
第一組 亞洲,我們共同的處境
講述緬甸婦人在教會的處境,女性在月經期間不能領受聖餐,生完小孩應該要告解,為何教會加強歧視婦女這個已經在人類文化普遍存在的概念呢?阿美族傳統文化中,也強調女性在豐年祭不能參與捕魚,現代生活中也存在男性應該要剛強;女性應該要溫柔賢淑……等問題,加拉太書 3:28 告訴我們「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這段經文強調無論性別、種族或社會地位,在基督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另外,被緬甸政府趕出緬甸的羅興亞人成為難民, 在台灣的我們,很難想像身為難民的種種經歷,不被接受、遭貶抑迫害、居無定所的流亡生活,基督徒的台灣人可以如何關懷國際難民呢?除了將他們放入禱告中,體驗飢餓帶來的無力感,進而培養同理心,更能認可籌措資金,支援難民的生活,捐助醫療用品、糧食和生活需求品。出埃及記 22:21 告訴我們「不可虧負寄居的,也不可欺壓他,因為你們在埃及也作過寄居的。」
第二組 亞洲的女性主義神學
福音與文化如何互動?阿美族的豐年祭是祭豐收的神,強調萬物有靈,所以早期的阿美族基督徒秉持著一位真神原則,不參與豐年祭典。其實豐年祭與基督教中對神創造的敬畏和感恩是一樣的,自然的將傳統儀式和信仰結合,在豐年祭等重要活動中融入對神敬畏的禱告,因為神就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福音與文化就不衝突了。另外,將聖經翻譯成阿美語版,對於長輩來說,使得聖經的教導容易被理解,透過母語閱讀聖經,更深入的理解上主的話語,也看見了阿美族語文化中,領受上帝所賜的亮光。
第三組 重讀聖經:她們的故事
討論夏甲昨日、今日與明日的啟發。昨日:夏甲帶著兒子以實瑪利被逐出家門,只因夏甲是奴隸、是以色列社會中的埃及人、是單身母親,流落在曠野時面臨絕望與生存危機時,上帝並未漠視夏甲,派天使在曠野向她顯現賜給她生路。今日:這代表上帝不會忽視受壓迫的弱勢,及我們無助時需要祂的憐憫,就如箴言 31:30「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神總有祂的計畫與供應,今日的挑戰可能是信心的試煉,但神會引領我們找到生存與希望之路。明日:夏甲和以實瑪利象徵了在社會邊緣者,神不僅拯救了他們,還應許以實瑪利將成為大國。身為現代職業婦女的我們,女性多重角色的挑戰,常常分身乏術,腓立比書4:13「只要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為基石,相信神必會帶來無限可能,超越我們的侷限。
第四組 讓我們活出上主形象
探討婦女在君尊結構中受壓迫,被價值觀馴化的很安份,以迎合社會女性的期待。本書鼓勵我們要看重自己的經驗,檢視自己的社會位階及觀看的角度,對周遭的動態要學習批判性的分析,了解自己如何被建構,開啟新的眼界方向,在信仰尋求理解並體會的過程中,才能有更多的體驗喜樂的真諦,如箴言 1:5「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著智謀。」幫助彼此成為上帝所喜悅的人,靈命也相對被提升。
這次以「活出上主形象的喜樂」作為題材,以讀享會的形式,從第一階段婦女事工部部員的導讀說書,到第二階段,讓參與的姐妹們交流與分享,最後第三階段中,從議題來沉澱先前學習到的知識要點。將重點寫在海報上,每組上台分享 10 分鐘。一開始還擔心參加讀書會的姐妹們會膽怯分享,沒想到上台分享的姐妹們都侃侃而談,小組藉由閱讀與分享,提升姐妹們的情感交流與信仰
省思。打破性別角色的框架,探索新的視角,鼓勵更多姐妹勇於分享提升自信與表達能力。最後將所聽到的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做為日後彼此安慰祝福的訊息。
感謝總會提供的書籍,讓參與讀書會的姐妹們有最大的收穫——得以跳脫本來就是如此及傳統社會規範的思維,能用更多視角來檢視,以拓寬自己的思維邊界。
阿美中會「活出上主形象的喜樂」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