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金錢影響著生活方式、價值觀和整個社會的運作,常常會從現實角度去看待金錢,認為它是達成各種目標的工具。然而,作為基督徒,必須從信仰的角度來理解金錢,將其視為上帝賜予的資源,而不是最終的追求目標。如何看待並管理金錢,反映了內心的價值觀和對上帝的信靠程度。
經濟大擴展時代
自從中國在 2001 年加入 WTO 後,憑藉其廉價且大量的勞動力,形成了紅色供應鏈。基於成本與分工的考量,台灣的產業在近 20 年間隨著全球脈動,積極融入這一生產陣容。然而,
2018 年以來,美中貿易與科技戰使大量投資再度移轉回台灣,供應鏈也開始逐漸轉型。
2020 年,Covid-19 疫情席捲全球,台灣憑藉卓越的防疫政策,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夠保持工廠正常運作且人民生活幾乎不受影響的國家。再加上遠距視訊需求的增加,台灣在資通訊和半導體領域的強項再次展現其深厚的製造實力。
隨後,基於計算能力的生成式 AI 問世,進一步促進了台灣在半導體與 AI 發展上的蓬勃進展,這也帶動了薪資、房地產及財富的增長。在這個充滿賺錢機會的大環境中,人心變得浮躁,不落人後地追逐金錢。但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與產業環境,我們應該保持清醒,尋找真正的價值與意義,而不僅僅是盲目追求眼前的財富累積。
金錢的本質
金錢,又稱貨幣,是一種流通的交易媒介,也可作為計價單位,用於商品和勞務的兌換。在人類文明史上,某些流通貨幣曾以金屬為基礎,因其本身具有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貨幣逐漸轉採用紙幣的形式。雖然紙幣在初期仍有與一定比例貴金屬兌換的關係,但隨著貴金屬的稀少和政府的介入,這種比例關係逐漸消失。而近期的數位/虛擬貨幣,也有前述的交易與計價的特質。
金錢的本質是一種交換和交易的工具。人們之所以追逐儲存金錢,僅是因為它具備短期儲存價值的功能。金錢可能代表著心智、勞動、運氣和洞見所換得的報酬,或是未來能夠兌換商品和服務從而帶來幸福感。然而,貨幣本身並不是能力,也不是幸福的象徵。人們卻往往錯誤地將金錢視為成功與幸福的標誌,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了對金錢的過度追求。
現代經濟加速了對金錢的追求
現代經濟的運作基礎是利用土地、廠房與設備(統稱為資本),配合勞力與技術進行生產。為了鼓勵資本的提供,就必須提供誘因(如利息或股利),讓資本提供者願意犧牲當下商品與勞務的享受,期待在未來獲得金錢報酬,再用這些報酬兌換商品與服務。
資本通常需以金錢購得,若所需的資本規模巨大,可以由少數大資本家提供,或將資本拆分成股權,讓一般民眾也能參與投資。民眾也可以選擇將錢儲蓄,賺取利息,而金融機構則利用大眾的儲蓄進行投資。不論透過哪種途徑,這都促成了「金錢賺取金錢」的表象。加上不可預測的災禍或投資機會,手頭上有足夠的金錢可以應急或抓住機遇,這種安全感,無形中更進一步鼓勵了財富的積累與持有。
然而,回到金錢的本質,它依然只是交換商品與服務的工具,而非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真正的幸福或生命的豐盛,並不來自於單純的財富累積。現代經濟的運行雖加速了人們對金錢的追逐,但我們應該時常反思,金錢的價值終究有限,值得追求的,是真正的幸福與生命的豐盛。
通貨膨脹
金錢也是會「受損壞」的。透過心智、勞動、運氣與洞見所獲得的貨幣,所能換得的商品與勞務,即使不受盜賊的侵害,也會隨著貨幣的升貶而變動。當貨幣供給大於需求(例如大量印鈔票),就會出現貶值現象;反之,當需求超過供給時,貨幣則會升值。
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假設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與財富在一夜之間都上漲一倍,此時現實社會中的人們應該可以一如往常地消費、休息與工作,而不受影響。然而,這個實驗需要精確的計算。如果價格的漲幅較小,同時賺取到的貨幣數額也提高,對許多人而言,便無法準確計算物價上漲所帶來的損失,反而會過於關注所收到的金額改變,以為仍可以像以前那樣用這些增加的金額購買到更多商品與服務。這種偏重名目而忽略實質價值的現象,就是著名的「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
當然,金錢也可以用來購買其他資產,以期獲得未來的所得以在未來交換商品與勞務。簡單來說,資產的未來報酬應該至少填補遞延於未來享受的忍耐,以及通貨膨脹的損害。在物價持續上升(即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如何在未來保值或增值(以保持自己最終所能換得的商品與勞務,在跨期抵換後相等或提升)便成為持有資產的重要考量。
拿金錢換什麼?
既然金錢是中介工具,若一味追求與累積,反而會使人變得貪婪。許多人為了積聚財富而大幅犧牲家庭、健康,甚至道德,使金錢失去了原有的目的。當金錢成為人們生活的焦點和追求的目標時,它就變成了一種偶像。「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傳道書 5:10)金錢的擁有雖然能解決生活中的物質需求,但達到一定水準後,它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貪愛金錢的人永遠無法感到滿足,無止境的追求只會帶來虛空和失落。耶穌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 12:15)。那麼,我們應該用金錢換取什麼呢?又應以什麼態度來管理?
財富屬於上帝
首先,基督徒必須明白,財富屬於上帝。「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這是萬軍之耶和華所說的。」(哈該書 2:8)「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為要堅定祂向你列祖所起的誓所立的約,像今日一樣。」(申命記 8:17-18)這意味著,我們賺取的能力與所擁有的恩典,都是來自於上帝的賜予。雅各書 1:17 強調:「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因此,所有的財富和資源都是上帝的恩典。這種認識能幫助我們以正確的態度面對財富,並促使在生活中做出合乎神旨意的選擇。
基督徒的職責
其次,作為神國的好管家,在領受財富及各種恩典或賞賜時,應該讓上帝在一切事上得榮耀。「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加福音 17:10)無論努力和成就多麼顯著都應謙卑地承認,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哥林多前書 4:1-2)因此,作為基督徒,職責不僅是管理好神所賜的財富與資源,更要在忠心和信實中反映出神的榮耀與恩典。
行祂旨意,上帝自會供應
當基督徒致力於成就上帝的旨意時,祂必會供應他們所需的一切,包括力量、智慧和物質資源。「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 6:33)「我的神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書4:19)強調上帝在基督裡所賜予的充足供應,無論面對何種需要,祂都能應允。「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 9:8)因此,基督徒應當信靠上帝的供應,勇敢追求祂的計劃,並在生活中活出對祂的忠誠。
不會毀壞的獎賞
獎賞是神國子民的快樂,是來自天上的、永不壞的冠冕,而非金錢本身。在馬太福音中,主人對那位按才幹賜下銀子的僕人說:「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25:21)保羅:「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哥林多前書 9:24-25)當追求的是永恆的獎賞,這是無法毀壞的也是最終的快樂與滿足。
超越金錢
那麼,除了做一個良善又忠心的好管家外,在世上還有什麼比金錢更值得追尋呢?
智慧勝於金錢:智慧比金錢更為珍貴,因為智慧能引導人過上有意義的生活,並追求真正的豐盛與幸福。擁有智慧,便能正確管理財富,而不會被財富所支配。箴言 16:16「得智慧勝似得金子;選聰明強如選銀子。」因此,智慧不僅使我們更有能力應對人生的挑戰,也讓我們在面對財富時,保持適當的態度與界限。愛心勝於財富:愛心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價值,遠比財富重要。即使擁有豐厚的財富,但若缺乏愛心,這些財富也毫無意義。保羅告誡:「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提摩太前書 6:17-18)同時強調:「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哥林多前書 3:13)可見,愛心是一切行動的動力,沒有愛心,即便再慷慨的施捨,也失去了其真正的價值。
世上有許多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智慧和愛心不僅讓我們成為良善的管家,還能帶來真正的滿足與生命的豐盛。
信靠神面對財務挑戰
Covid-19 造成歐美經濟崩潰,各國政府紛紛採取補救措施,透過發行大量貨幣來刺激經濟,卻導致通貨膨脹。為抑制通脹,歐美國家於 2022 年 3 月大幅調升利率。在這段期間股市的劇烈波動,物價與房價的同步攀升,呈現出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對於像台灣這樣的小型開放經濟體來說,資金的大量進出已成為常態。面對全球經濟的動盪和各種財務挑戰,許多基督徒在處理財務壓力時,難免會感到困惑和焦慮。不論是個人財務狀況的起伏、投資市場的波動,還是就業的不穩定性,都讓人倍感不安,只好希望抓取手邊更多的現金,以謀求風險下的安全感。
當我們在前述生活中感到壓力或是不安而無法喘息時,是否也想起上帝對祂子民的應許?「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耶和華必賜力量給祂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的福給祂的百姓。」(詩篇 29:10-11)「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些都是外邦人所追求的;你們所需的一切,你們的天父早已知道。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都要加給你們。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 6:31-34)因此,作為神國的子民,我們應當依靠上帝的供應,不必為生活的基本需求感到憂慮。
結語
金錢既是經濟活動中的必要工具,也是信仰生活中的一項挑戰。經濟學告訴我們,金錢可以促進資源配置,並在個人生活中帶來現下的滿足;但聖經也提醒,金錢絕不是最終的目標,真正的價值在於如何使用金錢來榮耀上帝,服務他人。基督徒能超越金錢的世俗誘惑,以智慧與愛心管理財富,並相信上帝會在我們行祂旨意的過程中提供一切所需的資源。如此,便能獲得不會朽壞的獎賞,並擁有真正豐盛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