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73期 心靈,不靈光?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災難創傷之復原之路
使受苦者將憂傷卸給 神,接受顧念與安慰
關鍵字:
  在書寫本文時,正逢凱米颱風來襲,全台戒備。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 2024 年 07 月 27 日 8 時止發布資訊指出,最終仍釀 10 死 2 失蹤 897 傷,收容安置共 10 縣市開設 48 處,安置 866 人。依據農業部統計處發布,全國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近 18 億元。每次的災難,對台灣所造成的國土重創與人民生命生活的損失,上述數字是無法代表其真正的影響;重建總是路迢迢,難以簡化為數字,災難導致之身心傷殘、家人離散喪亡、流離失所、經濟損失、就業困難,乃至原先之社區支持系統受損,亟需專業體系整合性、多元性及系統性介入協助。也因災難的心靈復健之路相當漫長,因此協助災民重建家園之外,能給予適當的心靈撫慰及復健,宣洩壓抑內心的鬱結與衝突,適應生活劇變,面對現實,重建信心,以創造未來生活等都至關重要。而信仰在此時能扮演什麼角色呢?

災難觀察、信念與盼望

  筆者於台灣災難元年 1999 年 921 集集大地震以降,投入災後心靈與生活重建已逾 20 年,也擔任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外聘督導十數年,在每一次的災難與意外,都有可能出現罹難者是來不及長大的孩子、仍奔波勞碌的年輕父母、該頤養天年的長者;受災家庭頓時天倫夢碎,骨肉離散,令人潸然。而在劇變後樓崩牆塌沈塵落,倖存的殘破街道,有如災民們心上的傷口與傷疤,難期短時抹平癒合。

  救災是一種信念、一種思維,而非僅是一種行動!在救災現場,常見收驚與改運算命師的攤位大排長龍,在遭天譴及驚嚇的動力性心靈場域中,災民期能找尋垂手可得的撫慰。心靈重建更常被視為心理疾病的防治,其實在救災及安置的現場,並非心理治療的場域,而是同理與陪伴的守候。災區更常看到躁進的基督徒以宗教優越感急於「傳講福音搶救靈魂」,更甚者以「神的審判及末世刑罰」定義災難,讓脆弱心靈更形破碎,執意誤解上主的恩典並帶給災民無比的重荷,剝奪他們悲慟哀嚎的自由!

  心理指的是人對刺激的作用與因應,包括對社會生活、物理環境及生態的回應,為功能性的活動。心靈為對生命的信仰及生活的主張,表徵出其價值信念及生存概念。因此當災難臨到,常讓人的心理基模、信念和世界觀產生改變,懷疑原來所堅持的信仰,在信任、安全感及意義上遭遇大崩壞。因此,當我們面對災難後的創傷者,「耶和華是良善的;在患難的時候,他作人的避難所;信靠他的人,他都認識。」(那鴻書 1 : 7)我們的責任不是詮釋苦難分析創傷,而是與苦難創傷的人相伴同行,走入上主的良善和保護,讓困苦的人,將一切憂傷卸給神,接受上主的顧念和安慰(彼得前書 5 : 7)。

女性與兒童之災難處境與貢獻

  特別要留意在災難和意外事件中,婦女和兒童經常處於特別脆弱的地位,需要特別關注和保護:1. 脆弱性和風險提升:Elaine Enarson1指出,由於社會角色和經濟地位,婦女特別容易受到影響;強調需要進行性別敏感的風險評估和計劃,以保護婦女免受更大災害的影響。2. 保護措施和政策應對: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的報告2,兒童的保護需求應包括教育持續性、心理社會支持和免受剝削和虐待的保護;強調建立適當的疏散計劃和臨時教育設施。3. 性別敏感的回應策略: Maureen Fordham 和其他學者3提出支持特定需求的響應計劃,包括保護母親和兒童的健康措施和提供心理健康支持。4. 應對與恢復的社區參與:Linda Peek4提出,支持婦女參與決策過程可以提升整個社區的恢復力。她強調教育和賦權婦女在災害恢復中的關鍵作用。這些研究成果指出,災害應變和恢復計劃需要考慮性別和年齡差異,並針對婦女和兒童提供制度化支持,這意味著從災前準備到災後恢復的每個階段都要融入性別和年齡的考量。

  近年來有許多研究著重於災害和意外情況下婦女的行為模式,指出其特殊性及對應策略:1. Alyssa N. Wilson et al.5指出婦女在災害中通常承擔更多的照顧者角色,面對更高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並且經常參與社區復原和重建工作。2. Elaine Enarson 的著作6探討了婦女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脆弱性與韌性,以及在過程中展現出獨特的社區領導能力和創新應對策略。3. Lori Peek的研究7主要聚焦兒童,但亦涉及婦女如何在災害中支持兒童和家庭的韌性,婦女在災害管理和教育孩子應對災害中發揮著關鍵角色。這些研究成果強調了婦女在災害情況下所展現的特有行為和角色,特別是她們在家庭和社區復原中的主動參與,以及面對災害時如何利用其獨特的經驗和知識來增進整體的應對能力。

  在聖經中的以斯帖、亞比該也提供我們理解在危機時,女性的智慧和勇氣改變了當代的社會和歷史。以斯帖為猶太人民的生存而戰,亞比該是一位聰明而有洞察力的女性,她阻止了即將發生的血腥衝突,這可以被看作是在潛在災難中的有效危機管理。而在教會歷史中的女性,19 世紀法國的瑪德琳·巴拉特 (Mad- (Madeleine Barat) 創立了聖心會,不僅在法國革命後的動盪時期提供教育,也在許多其他由戰爭和社會動盪引起的災難中支持了無數人。特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 在貧窮和疾病中的堅定服務,特別是在加爾各答的貧民窟,展現了她的愛心和復原力,改變了無數生命。因此在面對災難或意外時,女性的特質如同理心、溝通能力和堅韌不拔的態度常成為了重建和復原的關鍵因素。她們在困難中保持希望,動員資源,並維持社區的凝聚力,展示了非凡的領導和復原能力。

創傷與復原的核心工作

  地震或其他意外災害發生後,受影響的人們可能會經歷各種心理和情感上的壓力,因此災後關懷牧養與壓力創傷復原也需注意基本步驟和考量因素:1. 緊急處置與確保安全:在災害初期,首要任務是確保受災者的生理安全和基本需求,如食物、水和避難。2. 心理急救:提供心理急救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PFA),幫助受災者管理初期的恐慌、混亂和強烈的情感反應。心理急救旨在建立安全感、提供情緒支持,並幫助個體開始處理經歷的事件。3. 評估與監測:對受災者進行持續的心理健康評估,確認是否有引發長期心理健康問題的再現,如創傷後壓力障礙 (PTSD)。4. 專業心理治療:對持續心理壓力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個體,提供專業的心理諮商治療。可包括認知行為療法 (CBT)、EMDR(眼動減敏和再處理療法,又稱「眼動身心重建法」)、教牧關懷與諮商之整合心理治療模式或其他適合處理創傷的心理治療方法。5. 社區與社群支持:建立和加強社區及教會的支持網絡,包括小組聚會、團契活動、自助團體、支持團體或社區康復活動。社區及教會的支持可以提供情感的慰藉、意義的肯認並促進復原。6. 恢復與韌性建立:幫助受災者重建生活,並在靈性、心理和社會層面上增強韌性,提供職業培訓、教育機會和融入教會與社會的各項活動等,以便修復與上主、與家庭人際的關係及邁向正常生活。災後的關懷輔導與壓力創傷復原是一個長期而多面向的過程,需要多部門的合作與持續的支持,而「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 46 : 1 - 3)因此教會在提供復原的力量和資源上是不可缺席的。

創傷中的韌力與復原

  若進一步討論有關災難中的牧養和復原事工,首重認識創傷,根據茱蒂絲.赫曼(Judith Herman) 為心理創傷研究先驅 (1992、2022) 的創傷理論8,從創傷的兩項核心經驗─權能喪失、失去連結─設定創傷治療三階段:恢復安全感與重建信任關係、回顧與哀悼、重新(與自我和社群)連結。這創傷歷程可幫助我們理解災害後的心理動態,以及為何持續的社會和心理、靈性支持對於受創者至關重要。教會牧養可針對災難創傷歷程,以不同階段的陪伴、禮儀、禱告、陪讀經文及教牧關懷,將屬靈資源帶入對災民的服務,以促發其韌力,再連結與上主的關係和對話。

  以復原歷程研究,韌力的觀點能提供我們反思牧養的核心,韌力可以定義為個體在面對逆境時展現出的心理彈性和恢復能力。Southwick et al (2014) 的研究表明9,個體韌力的建立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個人特質、生活經歷和社會支持。在災難情境中,韌力表現為個體能夠有效處理壓力和創傷的能力,並逐步恢復正常生活。有效的韌力培養策略包括:1.個體韌力的培養:包括自我效能的提升及正向情感的培養,以便於強化個體對自己應對能力的信心,並學會在困難中找到希望和意義,通過如感恩日記活動培養積極情緒。2. 家庭韌力的形成:家庭韌力是家庭成員共同應對逆境、支持彼此恢復和成長的能力 (Walsh, 2016)。10鍵元素包括:積極的家庭溝通、靈活的家庭結構及共同的價值觀和信仰。3. 社區(教會)復原策略:成功的社區/教會復原事工可增強社區/教會參與和提升地方治理能力的關鍵作用。災害應對計劃中包含的社區主導的康復計劃,或教會為災民提供在地性資源與產業的整合發展,是更能夠促進有效且持續的復原 (Paton & Johnston, 2006)。11

結語

  災害的心理影響深遠且持久,但通過適當的策略和支持,個體和社區可以有效地復原。持續的研究和實踐創新對於提升災害應對和復原能力至關重要。韌力不僅是個體和家庭面對災難時的一種重要資源,它也是可透過有意識的努力來培養和強化的能力。韌力的增強有助於提高災難後的心理和社會復原速度,並促進更健康、更有韌性的社區與教會之更新與建設。信仰與韌力之間的關聯是心理學和神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信仰不僅提供個體和家庭在逆境中的情感和精神支持,而且還能夠增強面對困難的內在動力和社會連結。研究表明,信仰不僅是個體和家庭面對逆境時的重要心理資源,同時也是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兩者共同作用於增強韌性和促進復原。信仰的影響力廣泛滲透在個體的心理調適、家庭的凝聚力,以及社群的支持網絡之中,形成了一個多層次的韌性增強機制,以逐步邁向復原之旅。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參考文獻:

1.Enarson, E. (1998). “Through women’s eyes: A gendered research agenda for disaster social science.” Disasters, 22(2), 157-173.
 
2.UNICEF. (2011). “Children in Humanitarian Cris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3.Fordham, M. (2003). “Gender, disaster and development: The necessity for integration.” In Pelling, M. (Ed.), Natural Disasters and Development in a Globalizing World, 57-74.
 
4.Peek, L., & Fothergill, A. (2008). “Disasters and vulnerable populations: Evidence in Hurricane Katrina.” Children, Youth and Environments, 18(1), 1-29.
 
5.Wilson, A. N., Phillips, B., Neal, D. M. (2020). “Women and Disaste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42.
 
6.Enarson, E. (2009). “Women Confronting Natural Disaster: From Vulnerability to Resilience.”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7.Peek, L. (2008). “Children and Disasters: Understanding Vulnerability, Developing Capacities, and Promoting Resilience — An Introduction.” Children, Youth and Environments, 18(1).
 
8.Herman, J. L. (1992). *Trauma and recovery*. New York: Basic Books
 
9.Southwick, S. M., Bonanno, G. A., Masten, A. S., Panter-Brick, C., & Yehuda, R. (2014). *Resilience definitions, theory, and challenges: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raumatology, 5(1), 25338.
 
10.Norris, F. H., Stevens, S. P., Pfefferbaum, B., Wyche, K. F., & Pfefferbaum, R. L. (2008). *Community resilience as a metaphor, theory, set of capacities, and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adi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41(1-2), 127-150.
 
11.Paton, D., & Johnston, D. (2006). *Disaster resilienc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73 期 心靈,不靈光? (2-15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73期  2024年  9月 心靈,不靈光? 473
本期主題:心靈,不靈光?
發行日期:2024/9/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與神、人同行
主題探討/災難創傷之復原之路
主題探討/從受傷到療傷
主題探討/如果今天我倒下,你會幫助我嗎 ……
主題探討/歷史不義—威權統治政治暴力創傷與社會集體療癒
主題探討/明天過後
婦女神學/《突破傳統框架的神學》導讀
小錢祈禱網/手機和侵害婦女的暴力
小錢祈禱網/疼惜與尊重受造物
肢體交通/ 第四屆華人婦女神學工作坊
悅讀繪本/打破教會內的玻璃天花板
生活見證分享 ∕ 我的信仰生命
生活見證分享 ∕ 信仰生活的圖像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優選)/幸福在我家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