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菜籃子到市場,會買到什麼菜?未必能照著原先預期。畢竟,我們決定不了小販會賣哪些菜。家,是上帝特製的一個菜籃子,家人就像籃子裡的菜。我們不能決定菜籃裡的菜,但是可以選擇做菜的方式、也可以決定使用哪些調味料。
二十出頭歲時,我開始跟阿貴交往,熟悉我們的朋友,開始暱稱我「菜頭粿」,我們氣味相投,因為都來自經濟拮据的家庭,約會為了省錢,通常在沒有冷氣的地方吃飯。
茫茫人海,像個大市場,上帝提著籃子,選定我們,放進同一個菜籃裡。婚後,我發現阿貴真像「菜頭」一清淡、耐煮耐熬。他溫和單純又沉得住氣,為了帶學生考證照,他徹夜檢修模擬電路板。後來,我們生了兩個蘿蔔頭,陪孩子上才藝班、接送上下學,還有學校聯絡簿簽名,多半是由他包辦。他不僅是家裡的水電工,鄰居燈泡故障、紗窗破損,教會同工的電腦維修……,都看見他一一展現工科出身的本領。有時,看他花了大把時間,為了零件東找西問,勸他乾脆換新的,他還是選擇追根究底,把狀況搞定。
當了母親後,我成了「加了許多醬料的」菜頭粿,工作賣力、家事勤快、教會服事也認真投入一很努力求平衡,但通常做過頭!正當我在職場上衝鋒陷陣的時候,孩子也進入了青春期,親子暴衝的劇碼時而上演。還好阿貴夠冷靜,時而幫我踩煞車,時而幫我收拾殘局。幾次工作到半夜,電腦出現狀況,我抱頭痛哭,一邊擔心會前功盡棄、一邊反省上帝不喜歡我這麼賣命。阿貴懂電腦、更懂我的心,他陪著我解決問題,我這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多虧有他常以陪伴、支持化解我的焦慮。
漸漸地,菜籃裡的兩個蘿蔔頭,也在成長中嶄露各自的特色。女兒臉蛋乾淨、身材勻稱,像日本蘿蔔。上大學時,她擔任校園親善大使,重視美麗與健康,不熬夜、不吃加工品。她清楚自己要什麼,不會隨俗從眾。買東西不像父母以省錢為原則,而是以品質與環保優先考量,「怎麼消費就會塑造怎樣的世界」是她的座右銘。她上網學收納、摺衣服,使用吸塵器清潔地板,我卻習慣以抹布擦地。下廚時,我的方式是省時省力,煮熟就好;女兒則搜尋專家經驗,按部就班做烹調。在教會帶兒童主日學,她善用小朋友的語彙說故事,頗具吸引力,她顯然是小朋友所喜歡的菜。
兒子去年進入職場,他的工作是為客人上菜。在廚房裡,他動作迅速,一如滑手機一樣敏捷。高中階段他迷上電玩,上了大學,一頭栽進啦啦隊、系籃球隊;校內的團契,他蜻蜓點水;校外的打工,他如火如荼一擔任家教、火鍋店服務生、演唱會搬道具……。簡直是把電玩裡的「角色扮演遊戲」搬到現實生活中,他疏於功課學業,成績讓人捏把冷汗,雖經溝通、好言相勸、攤牌、破局、情緒崩潰……,多少的淚水、多少的拔河。後來,大學未唸完,兒子提前離開學校。我幾番信仰摔跤後,不禁慨嘆:他所走過的青春熱血情懷,豈是我所能體會?屢次提醒自己:我過去順遂的人生是用來感恩的,不應強求兒女複製我的成長路徑。
阿貴和我內心萬分掙扎,禱告永遠嫌不夠,上帝隱約中給我們思考方向:每道菜,每種素材,都是上帝的獨家配方;我們兩個孩子各有特色,當好好珍惜。我不知道兒子目前的餐飲工作,熱情能持續多久,但我就是學習放手與交託。欣賞各行各業的價值,向下移動的力量,正是學習謙卑的歷程。我們漸有共識:不要逼孩子讀書,不要擔心他會吃苦,就學習放手,讓他好好上菜吧!
餐飲業的工作,果然帶給兒子很多不一樣的體驗。因為工作關係,兒子有不少話題可以跟我們說,他侃侃而談:正職人員跟兼差者的工作分配不均;主廚教他作菜時通常動作很快,他想辦法自我摸索,甚至畫圖、速記菜色與食譜,作菜步驟就清楚存記在腦海中。他也觀察店長如何跟員工互動、營運的食材與配料要如何選定。或許是兒子態度好、很投入,加上他曾修過會計學,老闆直接指派他整理帳目。老闆看他有靈活度,提攜他開創新的分店,他被信任、被看重,因此樂在工作。
今年春天,牧師首次邀請兒子為全教會預備愛宴,他以主廚身分,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餚,眾人稱讚兒子會做菜;難免,不知情的人好奇地問我:是不是妳太順著孩子?怎麼不叫他把大學讀完?
親子之間,愛的拿捏方式很微妙,一如做菜,調味料放得剛剛好,才能烹調出美味佳餚。人生沒有標準作業程序,在生活的跌跌撞撞中,摸索神創造的心意,順著神的帶領,我相信:「上帝給的菜,是上好的。」家人相處之際,我漸學會放手,讓神來引導孩子,按著他們的個性、專長發展,以致在一些時候成為他人的祝福。
上帝給每個家庭不同的配方,祂在籃子裡所放的菜,都有獨特味道,味覺敏銳度夠,能掌握食材的屬性,方能烹調出佳餚。進入中年階段,生活有起有落、有喜有樂,我繼續學習做菜,和家在一起人,有許多學習上菜的機會,烹調方式對了,自然有滋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