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教會興起新一波的宣教運動,本宗多間教會投入其中,但也有不少質疑聲。往普天下傳福音是基督徒的使命,但傳福音真的有一套更明確的步驟、時程嗎?是方法、策略還是神學?帶著疑問與渴望,2019年9月28日嘉義中會婦女事工部舉辦「台灣早期宣教印痕」之旅,164位牧長、姊妹弟兄一起參訪馬雅各醫師在台灣所留下的宣教痕跡。期待藉此回顧屬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反思今日的處境,梳理出再出發的腳步。
長老教會在台150年
1864年英國長老教會派馬雅各醫師(當時是長老)到廈門學閩南語,隔年抵台,6月16日在台南看西街租房佈道,這天被視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誕生日,也正是數年前長老教會在各地區舉辦宣教150年慶典的緣由。
然而因暴徒包圍投石,短短23天,醫館兼佈道所被迫關閉。馬醫師轉至打狗(高雄)租屋傳道醫病,1866年在旗後買地蓋醫館,遂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第一間禮拜堂—旗後教會。1867年在埤頭(鳳山)借屋佈道,此為鳳山教會的起點。
具歷史意義的教會
參訪鳳山教會與旗後教會,聆聽牧師悉心講述教會歷史,與馬雅各醫師同工的吳文水、黃嘉智,後繼的周瑞醫師,以及更多不同時代的信徒篳路藍縷使教會持續成為「上帝疼台灣人」的見證(註),二間教會持續以同樣的熱情接待我們。鳳山教會潘恩盛牧師及長老們早早在門口等待,導覽參觀每一樓層後,在大堂內分享鳳山教會的歷史,最後由潘牧師帶領唱詩,長老彈奏管風琴,讓大家在吟詩中經驗到敬拜的嚴肅、莊重。
旗津島上,當遊覽車遠遠停駐便可看見旗後教會碩大的建築佇立在商店街。余一峰牧師在部會去探路時便提供充分的旅遊資訊,使我們得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觀光、用餐、參訪。余牧師述說教會歷史、建堂、教堂裝飾的意涵及近期購屋設立紀念館的經歷,帶領參觀文史資料。聽著歷史、看著史料,使我們對於前人留下的宣教印痕有更多的認識。
感謝鳳山教會與旗後教會的熱切款待,短短的參訪感受到教會隆重的預備。當我們成為客旅,更能體會到教會所領受的愛如何做在我們身上。
觀看如今的旗後與鳳山教會,兩者皆是宏大美麗的建築,對於教會如何建堂,參訪者們滿是好奇的提問,這似乎反映出多數人對於教勢增長與豐盛的渴望。在台灣宣教歷程的洪流中,從醫療宣教到教育宣教,現今該怎麼對外宣教?對內又該如何深化信仰?但願這次的參訪帶給我們的啟發能持續發酵,倚靠神,使神的愛藉著我們傳遞給需要的人。
註:馬雅各醫生:「上帝疼台灣人,叫我離開故鄉來台灣,讓人明白有一位神,祂叫上帝,祂愛世上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