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44期 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體驗長青團契的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
關鍵字:
作者/李信仁 (輔仁大學會計系四年級學生,曾擔任新光、鎮西堡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領隊。)
  從筆者進入長青團契開始,即被其深刻信仰反省及實踐精神所吸引,談到「長青」的社會關懷事工,最為人熟悉也持續最久的就是對原住民的關懷,筆者亦參與其中。至於關懷的方式,最明顯的方式是每年寒暑假的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有些團契亦會為原住民教會建堂、教育基金……等需要募款,也有以醫療團的方式到部落進行義診。本文是針對行之已久的原住民教育營事工重新思考反省。

  就整個教育營的現況逐一會診,首先就長青團契與部落的關係來看,「長青」舉辦教育營常是以部落當地教會為據點,但與當地教會間之溝通連絡卻往往不甚理想。教會對於教育營的期待是什麼?對教育營的需要性有如以往般的迫切嗎?這需要深入與部落溝通,同時這也會影響教育營內容的設計。課業輔導是教育營的重頭戲,但我們所習慣使用的國立編譯館版本(這與學校教材相同)對原住民孩子合適與否?我們會鼓勵這些孩子多讀書,然而「多讀書」背後的期待是什麼?是期待他們能回饋部落改善生活,但究竟又有何動機使他(她)們在受教育後還會選擇回到自己的部落生活?處於謀生與經濟環境弱勢的原住民部落又怎能吸引這些飽受外界刺激的原住民孩子?文化上的認同、母語的保存、歷史……等,從現行學校教育體制中這些孩子們似乎得不到,寒暑假的教育營能否提供除「課業」之外不同的東西?還是我們仍以漢人主流價值觀去「猜」原住民的需要?跟部落,與教會總要密切聯繫以得知該安排內容,否則「長青人」只能不斷以外人,以非原住民的立場「猜」,這樣無止境的「猜」,是無法提升「教育營」的功能與品質。

  而「長青」與部落與教會建立關係與維繫的基礎有絕大部分是基於情感因素,而這種情感亦經常只是「私人情誼」,基於「私交」使得某些長青學生能在部落找到歸屬感與友情,這當然是件好事。不過,大專學生生涯只有短短四到七年,當這些與原住民「私交甚篤」的「前輩」畢業後,往後的人能否再承續下來,繼續關懷原住民﹖有更多的長青人是在寒暑假參加「教育營」時,對當地部落產生感情,但在寒暑假的「激情」過後,這樣的關懷卻又急速「降溫」,實在可惜。倘若舉行原住民教育營事工只是基於情感,而這種情感又只是「私交」或一時「激情」,會使得這個事工難以承續,甚至對往後承接的人來說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包袱」。因此,怎樣更全面性且更深入的與部落建立關係,走出只是「私交」層面關係,從各個層面重新建立長青與部落間之關係與聯繫。

  其次再就「教育營」本身的體質作反省。「長青」的原住民事工究竟與各大專院校的「山服團」有何不同?筆者認為,最大的不同點是「長青」以基督信仰作為關懷的起點,期待透過原住民事工實踐SCM「學生基督徒運動」之精神。鄭連明牧師所著「基督徒學生運動的歷史」一文中,有提及SCM有五大精神,「長青」原住民事工基本立意上頗符合此五大精神<1>傳道的精神,<2>福音的運動,<3>平信徒運動,<4>超教派的運動,<5>服事的運動;然而若再深入作反省,還有許多理想尚待長青人努力並作改造。就教育營事工現況來看:

一、傳道精神並未全面落實
  前面提到以個人情感為基礎的關係建立,這容易使得「傳承」與「承續」形成斷層,同時這也暴露出缺乏再由理念,信仰作「運動」出發點的現況。「傳道」,究竟要傳什麼「道」?對教育營事工來說:營隊承辦經驗、使命感、異象、理念……等,這都要代代相傳。我們花太多時間去維持既以成形且行之已久的教育營機制,卻甚少去思考為何要辦下去的原因?如此即使教育營能代代相傳,但亦只成為一固定體制,其中的內涵思考卻喪失殆盡,這是十分危險的。且這「道」傳承不好,使得前人曾犯過旳錯誤仍不斷重演,而後面的人也只能重新摸索,浪費許多時精神和時間,更別談創造更好的格局。

二、「服事」的態度與立場需重新定位
  「教育營」事工其服事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是站在怎樣的立場參與服事?是以「看無自己」的謙卑態度,還是仍站在「給予」或「施捨」的角度進行服事?參與「教育營」事工的每一個長青人要學習在上帝,在原住民面前謙卑,承認自己還有許多尚待學習之處。以相互學習及分享的心情進入部落,使得這樣的服事不是成為「上層對下層」的施捨,而是建立在原住民與長青人共同在分享主愛的立足點上成長的經驗。今天,在部落中被尊稱為「老師」的教育營同工,之所以能被稱為「老師」,還不是因為在資源分配不均的環境中,享受比原住民更多的教育資源所造成的結果。我們由原住民身上所看到的純真、笑臉、在艱苦中奮鬥的意志和愛護自然的生活哲學等,都值得「長青人」下功夫學習並體會,因此「教育生活體驗營」,不只要對原住民學童提供「課輔」,對「長青人」的觀念與信仰再教育亦是重要一環。

  在部落中被稱為「老師」的長青人,往往有機會得到「賓至如歸」的款待,雖然說好客是原住民的天性,但若當地教會動用比平時更多的「財力」、「人力」來應付教育營的到來,造成部落與教會沈重負擔時,這就十分不妥。「教育營」在承辦之初就應以避免動用部落過多資源為共識,並弄清楚到部落是「服事人」還是「被人服事」?否則只是消耗部落的能量罷了。

  既被部落的人尊稱為「老師」,「長青人」在部落中的言行舉止就當更為注意。曾有某「教育營」亦曾發生因有同工談戀愛,在保守純樸的部落作出較親暱的舉動,而留下負面印象。若清楚了解來部落的目的,在部落中的角色為何,如此才可避免許多錯誤。

  透過「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事工,許多「長青人」改變了自己從前對原住民刻板且負面的印象,也加深對台灣土地的愛,許多曾參加過「課輔」的原住民孩子們亦有機會繼續升學,亦為原住民部落注入一股活力。但希望「教育營」事工能不斷進步,尤其面對即將到來的週休二日制,許多原住民部落將成為觀光新據點,當地教會勢必成為「接待中心」,如此原以教會為據點的「教育營」必定將受影響。在教育營事工上,還有許多的挑戰等著我們面對,有許多夢想等我們創造,一起努力吧!
同作者相關文章:
在開展中的台灣辨識PCT的角色:述說我們在基督裡的盼望 (第 160 期)
叫人得生命的包容性共同體——「2000年之後PCT宣教回顧與前瞻」回應與討論 (第 159 期)
長老教會的青年運動 ─從「台灣青年國是會議」談起 (第 127 期)
加爾各答街頭孩子教我的事!--長老教會青年普世交流心得 (第 118 期)
主已為你我而預備 ── 日光單車賑災手記 (第 114 期)
打斷手骨顛倒勇——專訪張德麟談《新使者》 (第 100 期)
「大話新聞」現象的若干觀察 (第 99 期)
台客文化面面觀 (第 91 期)
教會母語教育的危機與展望 (第 84 期)
大專工作現象的描述與分析 (第 81 期)
體驗長青團契的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 (第 4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4 期 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76-7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4期  1998年  2月 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44
本期主題: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
發行日期:1998/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編者的話
原住民教會面臨的危機與挑戰
母語是原住民族群的身分證
達娜伊谷傳奇
從社區教會到布農文教基金會
起來吧!同心協力重建上帝美麗的故鄉---鎮西堡
請參與原住民農產品直銷
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的方向
走出原住民悲情
溫榮春牧師----隨時等候主的召喚
從麥可喬登談教會對青少年的宣教策略
泰雅族的「Gaga」超自然信仰
社區事工外一章──「那位管會堂的鄰居」
淺論聖餐
愛情心理醫生
「飛碟、真道、靈魂光」
評「刺激1995」
傳承迷思──與祖靈在布西達雅交會
雙連安養中心--訪蔡芳文長老
從CCMA到TCMA
不可思議的生命──從「活出意義來」一書中看「意義治療」的重要概念
體驗長青團契的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
活在成長中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