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是一種漸進性認知功能的減退,舉凡記憶、空間辨識、計算、語言、判斷及抽象思考能力皆可能有明顯的障礙。台灣國內做過的統計,估計在65歲以上約有百分之五的人口患有失智症。由於患者經診斷出失智症大多數仍可存活十年以上,甚至長達二十年以上者也不少見,對於照護的家屬來說是不小的負擔。再加上病患若有混亂的意識、暴怒的情緒以及夜間躁動不安的舉止更常令全家人陷入「瘋狂」的境界。雖然目前有實證療效減緩病程惡化的藥物,但畢竟只能算是一種治標的方式。家屬要抱著「與失智症共舞」的長期抗戰心理準備,必得了解種種的照護方法。
訓練患者的獨立自主
照顧者及家庭必定是失智症患者最大的依靠,因此照顧者應該先妥善照顧好自己,包括適當的休息,建議可由其他家人分擔工作。在與失智者的溝通方面儘量要順著患者,對於患者有脫序和情緒失控的行為要以哄小孩般的安撫動作使其平靜下來,切忌用嘲諷責罵方式回應,因為這樣只會激起他們更大的憤怒、沮喪與悲傷之情緒反應。照護上最重要的是訓練患者的獨立自主性。如果發現失智者是因為聽力障礙造成溝通上的困難,這時候不妨為他們配戴助聽器。對於有空間方向障礙的患者,家屬可嘗試在其房間和廁所、浴室門外貼上不同的標誌供其辨識。為了訓練患者時間的管理,照顧者可教導他們看時鐘,當長短指針指到特定數字的時候就要到餐廳用餐;某一特定時間就可以告訴照顧者自己該洗澡了。
非藥物的治療
很多非藥物的治療都是照顧者可以應用的,比如音樂治療(播放患者喜愛的歌曲);懷舊療法(秀出一些舊照片回想以前全家出遊的景象或是談論過去的人事時地);運動治療(拍皮球、簡易投籃、樂樂棒球)等。對於症狀輕微者可陪他們下棋、玩牌、玩大富翁遊戲和文字接龍。原本就精於數字的患者,家屬不妨跟他們玩個簡易版5x5方格的數獨遊戲。飲食問題也很重要,多攝取地中海式飲食,諸如多蔬菜、五穀堅果類、魚類和不飽和脂肪、少碳水化合物以符合「高纖維,高抗氧化」的飲食原則對於失智症也有預防效果。失智者有時候沒有飽足感,不斷要求東西吃,這時候要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來控制患者的體重。
為了建構完善的失智照護服務體系,衛福部預計在三年內建置63處共同照護中心,368處社區服務據點,並加強地方政府對個案照顧與家屬支持的能量。這些社會資源將可提供個案管理、電話諮詢與關懷、照顧技巧訓練、心理協商及喘息服務等等。如果經過評估確診為失智症但症狀不嚴重者,可接受據點的計劃服務,提供患者減緩功能之退化,並透過家屬支持團體彼此分享與鼓勵以抒發照顧者的壓力,減少一些報載照顧者因不堪負荷長期照護慢性疾病長者產生的身心疲累,竟然與患者攜手共赴黃泉之憾事。其實失智症的照顧者絕非求門無路,只要善於利用上述的社會資源就可以給他們一個喘息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