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二月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舉辦的「今日台灣教會的宣教任務」國際研討會當中,研討重點之一即是普世所關注的經濟公義議題。兩位講者分別是來自尚比亞聯合教會的Omega Bula以及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前者帶領我們了解脈絡,後者反映台灣處境,內容精要,以下為講稿的節錄與整理。
投身經濟公義
文:Omega Bula(尚比亞聯合教會)
普世合一運動一直以來關注經濟全球化對人類、社群以及地球的影響,尤其更關注因其所導致的經濟及生態不公義。我們與教會及社會上的信仰群眾都相信:為全球經濟公義奮鬥才能忠實於我們對上帝的信仰,且與我們身為基督門徒的身分一致。我們同享耶穌來是要我們得豐盛生命的應許(約翰福音十章10節)。
有諸多證據顯示,現存的金融結構,與國家內部和全球化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之間有明確的關連性。包括普世教協(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WCC)、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 WCRC)、世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CWM)、世界信義宗聯盟(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亞洲基督教協會(CCA)、澳亞基督教會(AACC)、拉丁美洲教會協會(CLAI)等普世組織,均已對此提出分析、批判和行動策略。
回顧普世運動批判現今經濟體系的兩大里程碑,一是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在2004年發表的「阿克拉信仰告白」(Accra Confession)(註1),以及由普世教協(WCC)在2005年倡議的「AGAPE」(Alternative Globalization Addressing Peoples and Earth)行動(註2)。除了反思現今的全球經濟體系,謀求替代的選擇之外,也承諾推動生命經濟(caring economy或economy of life)的變革行動。生命經濟旨在確保所有上帝創造的生命及尊嚴,宣揚生命的服事,而非將生命視為創造獲利的商品。生命經濟是指不貪心且不過度消費的知足經濟(economy of enough),必須與地球生態、人類群體(包括男、女、青年)建立永續且正確的關係。
當今世界的戰亂,主要的禍首即是不公義的全球化經濟體系,長期以來軍事強國和跨國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和壟斷資本,榨取剝削地球礦產資源(例如鑽石、黃金、土地、水、石油及其他自然資源),對於非洲、亞洲、中東、拉丁美洲和世界各地的原住民而言,歷史可追溯到利用戰爭和軍事主義佔據領土和剝削資源的殖民時期。軍事全球化的影響已在世界各地引發內戰,轉變為種族、宗教的反恐戰爭(war on terror)。以統治為目的的結構性暴力(structural violence)無法帶來和平。
在戰爭、衝突、貧窮的各種暴力下,婦女和孩童承受最多苦難,這些暴力有結構、有系統,且隱藏根植於不公義的經濟、族長制/文化、政治及宗教的結構體系裡面,這些體系掌控婦女在家庭、社區及國家中的生活。許多婦女為了支撐家庭生計,被迫在市場經濟中以最弱勢的條件工作,對窮人來說,貧窮就是沒有錢負擔富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基本開銷──包含自己及小孩的醫療衛生、飲用水、食物、遮風避雨的地方以及教育。在貪婪、利益、以統治為基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市場經濟當中,貧窮使得婦女容易被剝削、淪為移工、販運,人權與尊嚴均遭受威脅。
那麼,教會如何回應?
2012年普世研討會的「聖保羅聲明」(The Sao Paulo Statement)(註3),要求建立一個新的國際金融和經濟結構(NIFEA);2015年世界傳道會(CWM)在新加坡舉辦「新的國際經濟和金融體系結構(NIFEA)討論會」(註4),以「聖保羅聲明」為基礎討論行動架構。教會不僅受召從神學幫助信仰群體明白上帝創造萬物的旨意,以及耶穌對窮人、被邊緣化的人的關懷,教會也應該為公義奮戰,特別是為那些受壓迫的人,以及因為性別、種族、階級等因素而被邊緣化的人起身抵抗不公義。教會必須轉型。我們所服事的是上帝的生命經濟,而不是瑪門;我們要在上帝的餐桌分享生命,而非滿足個人欲望。縱然要挑戰只顧個人利益、企圖維持現狀的權勢,也要為了更美好的世界尋求改變。
註:
中譯請參閱《新使者雜誌》第144期,〈聖保羅聲明:生命經濟之國際財經轉型〉,張洵宜/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