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的地震、海嘯,以及隨後的核電廠事故,讓全世界的人目睹這場複合式的世紀災難。一直到今天,整個生態系統和食物鏈所要面對的長期輻射威脅,更成為沒有任何國家、任何人民可以倖免的共同困境。隨後,台灣社會爆發塑化劑事件,食品安全亮起紅燈,影響範圍既深且廣,引起社會大眾的恐慌。
這時候,身為家人健康主要守護者的婦女,能夠做什麼呢?以下分別從生態關懷參與者的身份,和信仰反省的視野,與女宣讀者分享一些淺見。
科技、經濟、政治的倫理規範
現代社會中,科技、經濟和政治的結合,正是核電問題的根源。誠如永續發展的先知修馬克(E.F. Schumacher)所說:「現代社會難以永續最麻煩的問題根源在於:現代科技服務經濟,現代經濟則服務政治。」科學哲學家巴柏(Ian Barbour)更犀利地指出:「如果沒有強力的倫理規範,現代的科技、經濟和政治,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邪惡三位一體(the evil trinity)。」
在核電威脅的困境下,人民能夠做的應該是:更積極督促政府要開發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要求台電提高既有電力供應系統的使用效率、監督原子能委員會做好核安防護;此外,全民都要切實地節約用電、甚至在建築、交通、公共設施等建設,採用節能減碳的設計,農林漁牧方面的經營,也要學習大自然的運作法則,讓生命可以保持健康、永續──這些,都是現代人必須重新學習的基本公民素養。
如果女宣能夠協助教會在社區工作中,融入這些基本公民素養的培育課程,讓整個台灣社會透過深入教導啟蒙,具備足以規範科技、經濟和政治的倫理原則,這將是切合時代需求的宣教事工!
從糧食安全到糧食主權
隨著層出不窮的黑心食品事件,一再威脅著人民基本的生命安全,食物生產與農業的全新概念「糧食主權」(Food Sovereignty)遂就此脫穎而出。以前聚焦於個別消費者權益或農業改良的「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概念,已經不敷使用。
「糧食主權」指的是,除了擁有被餵飽的權利之外,另涵攝著地方社群應自行決定其食物從何而來、怎麼生產等內涵。有了這個概念,就可以將力量放在食物生產者手上,而不是放在跨國農企業組織的手中。
目前在台灣,有支持小農、鼓勵「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許多民間團體和社會企業,正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各地出現;也有愈來愈多關心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自稱「農青」的青年學生,投身於回歸大地、重建家園的行列;更有由社區與小農合作,提供消費者選購在地健康食材的「農夫市集」,在許多城鎮默默地為守護人們的健康而努力。這些,都是為捍衛台灣人的糧食主權所作出的努力,希望有更多基督徒參與,與全民共同努力,邁向健康永續的未來!
讓蒙贖的受造界得著安息
我們在現代社會所啟動的科技和經濟體制中,享受到前人從未擁有的安逸、便捷、豐足、富裕,我們也理所當然地期待政府必須讓這種生活模式一直維持下去,卻很少有人會去正視,要維繫這種生活所必須付出的昂貴代價,和潛藏在未來無止境的危機。
信義宗神學家芮穆森(Larry Rasmussen)在「以十架神學建立生態公義神學」文中,一針見血地道出現代人心靈深處的病症:「富裕所帶來心靈的貧乏,使得我們麻木不仁,因此,當自然界正在受苦,而且我們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份,但我們卻再也不會感覺到痛苦。如果我們否認或逃避地球的苦難,我們的惻隱之心便已經死亡,緊跟著的就是我們自己人性的泯滅。」
馬太福音9:36記載耶穌走遍各城各鄉,「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面對受苦的人,耶穌進入他們的困境中,引導通過苦難、最後通往為萬物而有的豐盛生命──蒙贖的受造界得著安息的情況──這正是現代教會需要學習的功課,更是婦女可以貢獻教會最重要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