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學期開始的第一天,穿著白色實驗衣的醫學生隨著上課鐘聲,一列一列地排在被白布蓋著的大體老師面前,興奮與期待的心情清楚地寫在一張張稚嫩的臉上。躺在解剖台上的大體老師曾經也是擁有氣息與心靈的個體,學生們因此有點緊張與恐懼;但當白布一掀開,害怕的心情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大體老師的面孔是如此的安詳,宛如站在臺上的教授,教導我們要珍惜每一刻學習的機會。當手中的解剖刀在大體老師身上劃下了第一刀,大體老師就帶領著醫學生進入充滿知識與奧秘的醫學之路。
二、學習過程
兒子偉哲(長庚醫院見習醫師)及我在卅五年前當醫學生時,所擁有的共同記憶如下:
一開始認識大體老師,是認識其身體的骨骼、肌肉,與神經。其身體的部份可分為頭、頸、胸部、腹部、骨盆,與四肢。醫學生不僅要把各個部位的名稱背起來,還要弄清楚它們的作用和功能。以肌肉為例,大家都知道肌肉用力會收縮,產生力量來帶動關節與骨骼;但每塊肌肉都有它的起始點(origin)與附著點(insertion),當多塊肌肉一起作用,使人體產生精細的動作,人體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活動。大體解剖學的老師在考試時,會在某一塊肌肉上插上一支小旗子,旁邊一張紙寫著:「請問此為何物?它的作用為何?」這種考試稱為跑臺考。考試開始前,所有的學生都站在自己的題目前面,有幾位同學就有幾個題目,每題作答的時間為五十秒。時間到了,大家聽到鈴聲後,就一起移動,前往下一題,從這個臺子跑到另一個臺子。四十分鐘後,大家就把手上所寫好的考卷交到老師手中,分數也在鈴聲結束時決定了。
在每天不停的上課學習下,學生的刀法越來越熟練,在切開皮膚之後,將外層的結締組織小心翼翼地割除,再將肌肉慢慢地分離,仔細地找出一條條老師要學生找到的神經與血管。當然,胸腔與腹腔是人體最重要的地方,我們不可忽略。胸腹腔內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大腸與小腸等,它們的名稱、各自的位置,與功能,都是學生必須學習的。一學期下來,考試不斷,上刀前,讀書;下刀後,讀書與考試。如果考試不及格,還必須再修一次學分,辛苦萬分;但我對每一個解剖動作皆懷著尊敬之心。
女兒昱玲(台北榮總皮膚科醫師)在醫學院學習大體解剖時,因成績優異,被封為神刀手,班上前幾名的名單就張貼於解剖教室外的公告欄上。昱玲表示,最近十年來,醫學院越來越重視大體老師,所以每年都會定期舉行公開的追思典禮來表揚、懷念,感謝大體老師無私的奉獻與付出。學校方面也加開一些探討生命的課程,醫學生有一門必修的課是生死學,讓醫學生能夠了解到生命的奧妙與可貴。昱玲在過了八年後,到現在都還對大體老師充滿尊敬與懷念。
三、另類的大體老師──臨床應用
大約廿二年前,我在高雄市802總醫院(現為國軍高雄總醫院)耳鼻喉科服務時,有位老先生患有鼻咽癌,因大出血住進病房,由我來負責他的醫療照顧。在一天又一天的照護下,我與他建立了良好的醫病關係,老先生的身體也漸漸康復;但整體而言,他還是非常虛弱。他那時稍微知道一位醫生的醫術若要精湛,需要在解剖上多做練習,才能在耳鼻喉頭頸外科的手術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在耳鼻喉頭頸方面,必須對顳骨的解剖構造完全了解,而且必須在顳骨研究室中鑽磨骨頭。當時醫學中心只有少數醫師才有機會到國外鑽研這方面的研究,而出國費用卻相當昂貴;但國內研究室的骨頭實在不多。有一天,這位老先生就對我說:「我死後的顳骨與頭骨都給你,你拿去做研究吧!」那時我聽到這句話,十分感動,心想有人竟願意捐出一副耳顳骨給我。但是,在沒有同意書的狀況下,醫師沒有權力去破壞已故的大體,所以我就在他生前給他簽下器官捐贈志願書,老先生就二話不說地簽名與蓋章。
在他過世的當晚,我和當時任職總醫師的廖醫師,在將他的頭骨打開之前,模擬了一次又一次的手術過程,鑽研了一本又一本的專業醫學書籍。顳骨解剖的研讀是中耳、內耳手術的根本,我不斷地反覆思考,將開腦後的每一個步驟,都深記在腦海裡。在確定步驟後,我與廖醫師馬上開始動手術,第一?先將頭骨深層的鼻竇(蝶竇)打開,依據模擬腦下垂體的手術來仔細地進行顱底手術,然後很慎重地取出顳骨,再細心地把皮膚縫合起來。這位帶著尊嚴過世的榮民兄弟,讓我永遠懷念和感恩,他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大體老師。
四、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