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96期 無障愛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打造無「礙」空間,讓更多人可親近主
不是上帝創造的人有障礙,而是人創造的環境無法讓大家都便利使用;如何打造一個無障礙的環境,成為現在每個人都要學習的課題。
關鍵字:視障者  障礙者  無障礙空間  無障礙設施 
作者/張盟宜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南區區長)
協助視障者的經驗與反思

當我還是學生時,某個星期天在教會門口被一位計程車司機叫住。原來有位視障朋友告訴司機:他來台南玩,但因是基督徒,星期天早上要上教堂。於是,司機載他來到我的母會(司機自己不是基督徒,只好憑印象帶他到附近的教會),希望我可以協助這位朋友進教堂參加禮拜。
 
我自然是答應了。然而,當我帶他走了幾步之後,卻發現問題來了——在我的母會,要上到禮拜堂必須走一段長長的樓梯,而我從沒有帶領視障者上樓梯的經驗。不過,至少我也是個唸社工的人。我馬上帶著這位朋友走向扶手,請他一手摸扶手,一手搭在我的肩上;我走在他前面一步,他可感受我上樓梯的高度,再順著扶手慢慢走上去。
 
在我印象中,記得那段路走得好有壓力,我很怕不小心就讓這位朋友跌下樓。好不容易到了禮拜堂門口,遇到當天接待的長老,我快快把人交給長老,自己才鬆口氣。我想,這應該也是很多人的經驗或心聲:不是不歡迎身心障礙朋友來教會,而是不知道如何接待,或怕自己不小心使人受傷。
 
隨著台灣社會日漸進步,身心障礙者的人權也開始被重視;不再像以往,認為既然行動或出入不方便,那麼待在家中就好,不要四處走。2014 年,立法院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施行法》,使台灣在施行人權的道路上,又邁進一大步。於是,社會開始接受:不是上帝創造的人有障礙,而是人創造的環境無法讓大家都便利使用;如何打造一個無障礙的環境,成為現在每個人都要學習的課題。
 
耶穌與障礙者

翻開聖經可以發現,從認為身障是自己或其父母犯罪(約九 2),到「要將榮耀歸給上帝」(約九 24,和合本 2010 版),可以看到耶穌對身障者觀念的教導之轉變。在新約中,有多處記載耶穌和身心障礙者互動的經文:
 
1. 耶穌上了船,渡過海,來到自己的城裏。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於是對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太九 1~2、6)
 
2. 耶穌離開那地方,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就上山坐下。有一大群人到他那裡,帶著瘸子、盲人、肢殘的、聾啞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太十五 29~30)
 
3. 耶穌進了聖殿……。在聖殿裡有盲人和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太廿 12~14)
 
4. 過了些日子,耶穌又進了迦百農。人聽說他在屋裡。……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穌,是由四個人抬來的;因為人多,無法抬到耶穌跟前,就把他所在那房子的屋頂拆了,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去。(可二 1、3~4)
 
5. 有一天,耶穌教導人……。這時,有些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要把他抬進去放在耶穌面前。(路五 17~18)
 
上述都是基督徒熟悉的經文。但大家是否注意到:許多希望被耶穌醫治的病人和身心障礙者,都是藉由別人的協助,才能到耶穌的面前。而且,往往這些場景多數是在戶外;甚至,如果在室內,當硬體環境的障礙太多時,有心人還會用了「拆掉屋頂」的極端方式,把病人直接垂降到耶穌面前。這些記載都可以看到:身心障礙者也是上帝的子女,他們也有權利親近上帝。
 
教會無障礙空間的問題

當我們檢視目前在教會(包括教會機構)的空間,最讓身心障礙者期待的無障礙空間或設施包括:方便肢障者/輔椅使用者/視障者自由進出的聚會空間、無障礙廁所,以及對低視力和聽力退化者者提供輔具,如點字、放大鏡、輔聽耳機等等。
 
依筆者多年來在身心障礙領域工作的經驗,不管到何處,總會不自覺地注意四周的無障礙環境;也因此,時常遇到牧長詢問教會無障礙空間的相關事宜。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如何改善教會的無障礙空間?由於教會在法規上屬於公共空間,因此新建的教會比較會注意無障礙空間的規劃與修繕;然而,教會有時「人多嘴雜」,往往設計好的硬體,卻常因為某些人的意見而變更,使得本來無障礙的設計被改成有障礙!
 
曾有位非基督徒身障友人是公部門的委員,被委託去檢視某間新建的教會空間。結果,這名友人直接在臉書上批評該教會硬體規劃的缺失,浪費教友的奉獻云云。檢視自然是沒通過,有些硬體更須打掉、重改。恰好,我也有朋友在此教會聚會,於是我私下問朋友怎麼回事?朋友無奈回應:因為教會有長老是建築師(已年邁不接案,故可能也不清楚新法規),卻對教會新建的硬體設計十分有意見,又因其為建築師且堅持己見,大家也很難跟他溝通。此外,也有教會在修繕時依法規要求設置無障礙廁所;然而在通過檢查後,又立即改回男、女廁所,原本的無障礙廁所自然也就不見了。令人遺憾的是,這也是我親耳聽到,某資深牧師教導年輕牧者的「妙計」,甚至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對,實在讓人很無言。
 
無障礙設施修繕注意事項

當然,也有許多教會和機構,為了身心障礙朋友,或者說,為了更多年老退化的會友,想在有限的金錢及空間下,修改目前的教會設施。在此,我也要提醒:許多設施或輔具看似完備,修繕及安裝也要遇到懂的人,不然就會白費功夫。例如:我曾去到某教會,牧師很開心地向我們展示教會剛改善的無障礙廁所,結果扶手卻裝反、上下顛倒了!
 
以下以幾個例子來說明。圖 1:非常有障礙的無障礙廁所;輪椅使用者連開門都需要旁人協助,並且門寬少於 80 公分,多數輪椅無法進入。而正確的門板設計應如圖 2:採用拉門設計,讓輪椅使用者也可自行出入;此外,門寬和出入口也要大於 80 公分。
 
圖 3 和圖 4 雖然都是蹲式馬桶,然而圖 3 的扶手在左方且較高,不像圖 4 在正前方且較低,對使用者更為友善;如果因埋設管線,使地板有高低落差,圖 4 用不同顏色的止滑線標示,較圖 3 更為安全。此外,有些教會安裝電梯時,因空間限制,雖然電梯本身符合 80 公分的標準,但電梯入口卻不足 80 公分,導致輪椅無法正常進出。
 
伊甸基金會願與教會一起同工

或許有人會說:多數教會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怎麼知道教會的空間是否符合無障礙環境?正好,我所服務的伊甸基金會,由基督徒作家劉俠姐妹創立;她本身在信仰上得到助力,也希望所創辦的伊甸可以秉持「福音」與「福祉」的精神,讓更多身心障礙者不只在身體上得到幫助,也能在心靈上認識上帝,領人歸主。
 
在上帝的祝福下,伊甸在全台各縣市都有服務的據點,而各不同功能的區、處單位,也都希望可以與教會合作,讓更多身心障礙朋友進入教會。因此,伊甸在無障礙的議題上,不但每年辦理無障礙生活節,讓更多人認識無障礙環境的好處;也透過到教會辦理體驗活動,讓會友認識身障者的特質與需要,並檢視教會的無障礙空間。如果教會青年或各團契有興趣,不妨來體驗一下身障者和老年人的日常,讓我們更能同理他們的需求。
 
新冠疫情期間,伊甸的住宅服務處與國際發展處結合台北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學生,組成「共好國際工作隊」,前往苗栗的司馬限教會,提供國際兒童英語營,以及教會市集的公廁翻新計畫,希望能改善部落的公共衛生,也提供部落市集更好的經濟環境。
 
「三月瘋媽祖」,今年創下參與人數最多的紀錄,參加者高達十七萬人。撇開宗教認同的差異,若我們觀察這些信眾的行為——有些人因自己或家人身心的疾病,希望得到媽祖醫治,因此不遠千里前去迎轎,只希望可以「摸一下」神轎而得到好運;也有人帶著行動不便的親友前去,只希望可以「鑽轎底」,使病得痊癒;也有人帶著生重病仍在醫院救護的親友的衣物,希望讓媽祖感應,使衣物的主人蒙受祝福。上述情景,若把文中的「媽祖」改為「耶穌」,是否跟聖經的記載也很雷同呢?
 
硬體的障礙比較好修繕,但人心及觀念上的障礙,恐怕是更大的阻礙。本文介紹的,都還是比較偏向硬體改善的工作;但整體社會中,仍有不少人對身心障礙者抱持排斥、抗拒,尤其對於心理及精神障礙者,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無形的障礙空間」?如果我們希望領人歸主,卻又讓人「進不了」教會,這難道不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嗎?只要教會有心,我相信許多有基督教背景的社福團隊,都願意一起來協力共好,讓福音可以因為「有愛無礙」的環境而更為傳揚。
同作者相關文章:
打造無「礙」空間,讓更多人可親近主 (第 196 期)
用生命見證信仰的宣教士—懷念恩師練馬可(Dr. Mrak C.Thelin) (第 146 期)
台灣人,你的另一個名字是「以實瑪利」──關心台灣人口販運問題 (第 93 期)
從「寄居」到「在地」之路 (第 8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96 期 無障愛 (16-2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96期  2024年  6月 無障愛 196
本期主題:無障愛
發行日期:2024/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有愛無礙
我們都有可能會不方便!
我是教會中的障礙信徒
相逢在「東方」以外——神學與身心障礙的對遇
打造無「礙」空間,讓更多人可親近主
從《我說話像河流》談障礙的「言說」與「聆聽」
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
為所有人打造「無障礙」的海佃教會
陳平逝世十年
陪伴心智障礙者,創造生命的各種可能
愛與礙的距離
聾聽共融:談如何與聾人共處及合宜的態度
我是聾基督徒,也是聾牧師
學習做戇人,甘願做戇人
「福氣啦!」因為這是我的生命
亞伯拉罕通過考驗了嗎?
讀士師記,再思權力與領導
本心
在司馬庫斯遇見.祢」泰雅族人與土地連結的印記
用心陪伴青年生命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