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憶與記念中連結
回憶和記念一個人或事件的當下,即引人進入一種深邃及與那人或事件的連結,那人猶若在回憶中活著,事件如在記念中身歷其境的再現。希伯來書的作者為了一群受到反對者日益壓迫而陷於困境、面臨放棄信仰的信徒,給予他們堅定信仰的勸勉說:「你們要記念從前帶領你們、向你們傳上帝信息的人。回想他們生前怎樣生活,怎樣死;要效法他們的信心。耶穌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遠,都是一樣。」(十三 7~8)
百年前, 上主藉由一位太魯閣族婦女 Ciwang Iwal (姬望.伊瓦爾,1872~1946)在基督裡的信仰生命與我們親近。當回憶、記念起初宣教先輩的生命捆鎖和信心,便將我們帶入一種深邃的「復活」意義,使彼此在回憶和記念中連結。
從婚姻受挫到皈信基督,找到新我
Ciwang 1872 年出生於晚清時期的 Snilingan(花蓮秀林鄉富士村),自幼父親離世後,便隨母親返居加灣部落投靠母家(加灣即位於今日花蓮縣北埔村與新城村之間,北埔村先前乃是原居於宜蘭的噶瑪蘭族移民南遷所建立的加禮宛部落,近鄰撒奇萊雅族、太魯閣族、南勢阿美族);Ciwang 為長女,下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加灣部落與異族村落彼此之間,潛存以物易物的商業交易互動,因此 Ciwang 幼時或許已聽聞村社外之世界,繼而影響成長中的少女心,使其自幼有夢:願嫁平地異族婚姻。
Ciwang 一生經歷多次婚姻變故,據文獻紀錄,共嫁、招贅三任漢人丈夫。十八歲時,因對婚姻的自主與夢想,如願嫁於加灣從商的阿段。原漢異族通婚與跨文化適應經驗,以及跨越種族、語文的理解、學習和共融,無論昔日或今日,對每位女性生命經驗的連結都能觸發無限想像。然而,Ciwang 新婚不久,其夫便被本族青年因忌恨而謀害。爾後,Ciwang 再以招贅方式與另一位漢人信容再婚,婚後生有一女,但第二任丈夫後來也因病而死。多年後,Ciwang 仍續第三次婚姻,也以招贅方式建立家庭,卻未知第三任丈夫林嘉興蒙蔽早有婚姻家室和兒女的事實,只為取得並揮霍 Ciwang 的錢財家產,使得 Ciwang 墜入情感、錢財、房產、土地盡失的谷底,甚至曾有過提起番刀欲傷害林嘉興、而後再自殺的行動和意念。
在絕望、孤獨的婚姻創傷和生存困局中,正所謂:人的盡頭,卻是神的起頭。Ciwang 遇見上主僕人李水車傳道夫婦,在家庭和教會間受李水車師母的關照,聆聽她的故事並勸阻其走上絕路。李水車傳道夫婦以基督之心一路帶領 Ciwang 跨越困境,引導她進入花蓮港教會與上帝相遇,並且教導 Ciwang 識字、認識基督信仰。最終,Ciwang 衷心誠願受洗作基督徒,她說太魯閣母語,也學會聽、讀羅馬拼音的台語和日文聖經。Ciwang 於 1924 年受劉俊臣牧師施洗,皈信基督,找到新我。
從通譯、「和平使者」,到部落宣教的先驅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與表達的最佳媒介。當異族對峙談判、溝通,便需要通譯傳遞雙邊訊息,以達成和諧之議。Ciwang 的生命歷經晚清與日治殖民時代,又因異族通婚之故,時代處境下為求生存不得不學習台語、日語,但她也未曾遺忘本族語言,遂 Ciwang 以其擅長太魯閣語、台語和日語的能力,並跨越種族、文化的適應力,於 1905 年花蓮廳日軍欲以武力控制太魯閣族人時,日本人運用以蕃制蕃的方法,委請 Ciwang 作通譯,勸服太魯閣族人降服日軍,以免遭日軍剿滅,以致後輩族人視 Ciwang 為當時的「和平使者」。
1924 年,Ciwang 受洗皈信基督,成為台灣原住民第一位女性基督徒,並熱心傳講基督福音。有一天,加拿大宣教師孫雅各牧師(Rev. James Ira Dickson)詢問:如何能夠與原住民分享上主之愛的好消息?由於當時日本政府禁止非原住民和外國人進入山地部落,並且禁令傳播任何有關基督福音的信仰,更要求原住民要敬拜神道教和日本天皇。1929 年,經花蓮港教會劉俊臣牧師建議,認為 Ciwang 應是進入原住民部落的最佳人選,並推薦 Ciwang 前去淡水婦學堂學習聖經課程。雖然 Ciwang 拒絕說:「我已經 56 歲,臉上又有傳統土著紋面,跟學校年輕人格格不入。我太老了!」但在兩位牧者鼓勵下,最終 Ciwang 隨同孫雅各牧師北上進入淡水婦學堂就讀,是非常認真、勤奮的學生。
1930 年 Ciwang 受北部女宣道會差遣,返回原鄉花蓮加禮苑開始傳教事工,是年 11 月 27 日以書信首次向第八屆北部女宣道會年會報告在新城太魯閣附近部落的傳教工作。婦學堂學成後,Ciwang 領受差遣,返回故鄉部落傳教。她從親族和鄰近村落開始傳基督福音,然而日本警察總不斷監視她。那時,部落青年以不同方式協助 Ciwang,例如將她裝在麻袋裡,再鋪蓋紅薯葉來隱藏她,以避開日本警察的攔檢。
因太魯閣族人被日本政府從高山移至平地和山麓以便治理,使得族人在殖民時期對自我認同產生疑問,且渴望尋求生命意義。Ciwang 的傳道事工細心且有耐心,在極大的困難下,基督徒的聚會和禮拜只能秘密舉行。因此許多相信基督的族人,開始利用夜晚在山洞或野地舉行禮拜,他們把聖經和讚美詩埋在高山、野地,然後帶著農具上山工作,以免日本人起疑。Ciwang 暗地為上主展開地下宣教運動,也為基督福音撒種植苗,至死忠心。
喬治.維瑟姆(George Vicedom)於 1967 年對台灣山地部落教會驚人成長與現況的研究報告中,歸結了 Ciwang 傳教的基本信息:上主是獨一真神。只有當部落族人知道自己創始在於祂時,才會相信這位上主,這也激勵他們嘗試與祂建立良好的關係。其次要悔改、洗淨自己的罪,只有認識上主並向祂祈禱,才能獲得自由;祈禱對基督徒生活至關重要,Ciwang 善於祈禱,不尋求上主就不輕易做任何事。再者,她建議族人永遠不要忽視他們的傳道事工和責任,信心若沒有行為是沒有用的,並且解釋迫害是一種特權,也是一種機會,困難的處境是上主考驗基督徒的信仰是否忠誠且經得起考驗的方式。面對迫害,她將信徒建立在上主的話語中,以增強他們的力量。Ciwang 明白福音的核心,整本聖經都是上主之愛的啟示,因此能夠帶領信徒度過一切磨難,並幫助他們成為對抗日本殖民的基督真理見證人。
從多重殖民世代的女性,到原住民宣教奇蹟
Ciwang 有著令人驚嘆的多重殖民世代女性經驗。她出生、成長於晚清同治和光緒時代,並且歷經日治殖民時期多起本族抗日事件,又承受三次婚姻變故;當生命際遇深陷低谷無望時,人生關鍵之至是會遇上主僕人李水車傳道夫婦,且蒙受其關懷與扶助,以致身心靈得到安慰與扶持。由此,Ciwang 得與主相識,皈信基督,並願將所信的基督信仰傳播給族人,誠願與族人共享得救之恩。無論時局處境困難受迫,總盡心盡力愛主上帝,更愛族人如同自我,堅定持守所信,暗地播撒福音種苗。
基督教在台灣原住族的傳揚和種苖,乃 Ciwang 傳福音的地下宣教運動;她領受差遣與傳道,造就後來原住民的宣教奇蹟,更成為日後台灣「二十世紀宣教神蹟」的基石和動力。後代基督徒於 Ciwang 墓碑前如此記述:「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她一樣,用這樣小的機會,為這樣多的人成就這樣多的事。」
延伸閱讀:
1. 酋卡爾主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1998。
2. 夠尚.優耀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姬望紀念教會宣教90週年紀念刊》。花蓮縣:姬望基督長老教會,2020。《附錄八十週年特刊:姬望.依瓦爾宣教史》。
3. George Vicedom. Faith That Moves Mountains: A Study Report on the Amazing Growth and Present Life of the Church Among the Mountain Tribes of Taiwan. The China Post in Taiwan, 1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