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57期 看見──約翰福音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對話:關於約翰福音4:1-42
撒馬利亞婦人是一位神學家、傳道者,她也是約翰福音中第一位宣教師。
關鍵字:
作者/陳益慧 (劍橋大學韋斯敏斯德神學院教授)
譯者/張洵宜 (神學碩士,專業翻譯)

※約翰福音的獨特性

讀約翰福音並且對照共觀福音(馬太、馬可及路加福音)的時候,我們會注意到約翰福音的獨特性。路加及馬太福音以耶穌誕生的故事為始,馬可福音直接以耶穌從加利利展開事工為始。不過,約翰福音以宇宙為始——「起初」(約1:1),焦點放在「道」及其作為(約1:1-18)。此外,約翰福音跟共觀福音不同——尤其馬可福音有提到耶穌趕鬼的奇事(可1:23-28;5:1-10;7:25-30;9:19-27),約翰福音只記載八件被稱為「神蹟」的奇事(約2:1-11;4:46-54;5:2-9;6:1-15;6:16-21;9:1-7、11;21:1-7)。雖然趕鬼是共觀福音顯著的共通點,約翰福音則完全沒有提及。耶穌在約翰福音中施行的「神蹟」有不同的功用,其一是讓人以相信的行動來回應行神蹟的那一位——彌賽亞耶穌(參約2:11;4:54;20:30-31)。另外,有多處經文提到耶穌行了「神蹟」之後以論述的方式解釋祂的教導。

最長的一段是「道別論述」(約13~17章)。在這段論述中,耶穌勸勉、警告、鼓勵門徒說祂將離開他們回到「父親」那裡去。換句話說,耶穌藉以指示門徒如何繼續在世界上作見證。約翰福音中也有一些比較短的論述,例如耶穌與尼哥德慕(約3)、撒馬利亞婦人(約4)的對遇。這篇短文的用意是從脈絡、對話內容及對於我們今日的意涵來研究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對遇的故事。

※對話脈絡

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對話的地點在井邊,是撒馬利亞地區敘加城的雅各井。這場對遇讓讀者想起舊約在井邊發生的故事(創24:1-61:29:1-20:出2:15-21)。耶穌正要從猶大往加利利去,因為祂聽見法利賽人知道受祂洗禮的人比約翰還多。耶穌決定離開猶大,回到加利利,正如祂後來也選擇避開衝突(約4:1-3:參7:1:8:59:10:39-40)。從一方面來說,耶穌離開猶大或許是為了避免與法利賽人起衝突,可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段經過撒馬利亞的旅程是必要的,因為這是祂父親的指示:「祂必須經過撒馬利亞」(約4:4)。猶太旅者通常會繞過撒馬利亞,免得與撒馬利亞人有所接觸。

當時「約在中午」天氣正熱,耶穌又累又渴。祂需要休息、喝點水來解渴。「請給我一點水喝。」耶穌問道。這項請求成為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對話的主題。撒馬利亞婦人沒有立即給耶穌水喝,反而提出有關文化禮節的問題,「你是猶太人,而我是撒馬利亞女人,你為什麼向我要水喝呢?」(約4:9)。為了避免讀者不明白撒馬利亞婦人這問題背後的緣由,福音書作者加了一句:「原來猶太人跟撒馬利亞人不相往來」。耶穌的請求很激進,因為祂這位猶太男子提出要用撒馬利亞婦人的器皿飲水。因此,耶穌忽視了強而有力的社會習俗,也忽視了猶太人及撒馬利亞人之間數世紀以來針鋒相對的情況。不過,這項請求發展成耶穌跟約翰福音裡出現的人物進行一長段的對話(參約3:1-10與尼哥德慕)。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的對話顯明她有敏銳的神學理解及洞見。

※對話內容

(一)水與井

撒馬利亞婦人針對雅各井的事情及耶穌要給她的「活水」進一步提問:「我們的祖先雅各給我們這口井:他、他的兒女,和他的牲畜都喝這口井的水。難道你自以為比他還大嗎?」(約4:12)她銳利又具有洞察力。耶穌比族長更偉大嗎?族長雅各挖了這口井讓他們有水喝。何況撒馬利亞的氣候炎熱乾燥,水是珍貴又不可或缺的物資。耶穌要到哪裡去取「活水」?實體的水能解渴,而水也是末日洗滌的象徵,「將有活水從耶路撒冷流出來」(亞14:8),水也將從聖殿流出來(結47:1-2)。但是耶穌早已顯明祂將成為新的聖殿(約2:13-22),而且祂宣告口渴的人將喝下從祂裡面流出來的水(約4:14-15)。水與井的神學議題延續到敬拜的議題。

(二)敬拜

撒馬利亞婦人看出耶穌是一位先知,就用猶太人跟撒馬利亞人因敬拜習俗不同而分歧一事來考驗耶穌,「我們撒馬利亞人的祖先在這山上敬拜上帝,你們猶太人卻說耶路撒冷才是敬拜上帝的地方」(約4:20)。撒馬利亞人在基利心山敬拜,猶太人則在耶路撒冷。撒馬利亞婦人具有洞察力的神學陳述讓耶穌對真正的敬拜作出定義。真正的敬拜不是用地理或文化中心加以定義,而是「心靈和真誠」(約4:23-24)。撒馬利亞婦人察覺到耶穌不只是「先生」(約4:11,15,19)或「先知」(約4:19),於是她用自己對彌賽亞來臨的認知來延續神學討論。

(三)彌賽亞

撒馬利亞婦人說:「我知道那稱為基督的彌賽亞要來,祂來了就會把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約4:25)當她提及彌賽亞來臨的時候,耶穌說:「我就是祂」(約4:26)。這裡用的希臘文是ego eimi,是上帝的名字。換句話說,耶穌揭露祂就是彌賽亞。當耶穌向她指出新的敬拜方式時,她的回應是用信仰表明她知道彌賽亞降臨。

※對話過後

撒馬利亞婦人與耶穌對話過後,她回到城裡宣告:「你們來看!有一個人把我生平所做一切的事都說了出來:這個人也許就是彌賽亞吧?」(譯註:現中為「基督」)

在約翰福音中,「看見」的希臘文交替表示感官認知跟信仰認知。看見耶穌就看見

父親,這必然表示某種靈性及信仰認知,在耶穌身上看出上帝的本質。「看見」似乎是信仰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們來看」是撒馬利亞婦人對城裡的人所發出的邀請。邀請他們來相信,等於相信耶穌是彌賽亞(參約1:46)。即便她對彌賽亞的認識不全然明確,還是很興奮地訴說她對耶穌的信仰。她興奮到連水瓶都放在井邊忘記拿。她沒有把耶穌佔為己有,「大家就出城去看耶穌。」城裡這群撒馬利亞人就因著婦人的見證而相信耶穌(約4:39)。

※撒馬利亞婦人的角色

許多講道都跟撒馬利亞婦人與耶穌的對話有關,焦點常常放在這位婦人的婚姻狀況,甚至衍伸解釋成她是一位妓女,她犯姦淫。可是如果我們檢視這段對話,只有三節經文在講婦人的婚姻史,可是裡頭有她的神學洞見及理解。她具有洞察力的神學陳述有三項:「我們的祖先雅各給我們這口井」、「我們的祖先在這山上敬拜上帝」、「我知道彌賽亞要來」。撒馬利亞婦人是一位正在做神學的神學家,她用問題及陳述提出挑戰,揭露她深刻的神學知識及思維。

耶穌揭露彌賽亞身分的對象就是這位撒馬利亞婦人,祂向這位女人、非猶太人、外邦人啟示Ego eimi(「我是」),讓人想起摩西在何烈山透過焚而不燬的荊棘與上帝會遇,上帝向摩西啟示說:「我是我」(出3:譯註:現中為「我是創始成終的主宰」)。差遣摩西解救上帝百姓脫離埃及綑綁的那一位即為「我是」。耶穌在撒馬利亞婦人面前啟示自己神聖的身份。

撒馬利亞婦人是一位神學家、傳道者,她也是約翰福音中第一位宣教師。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她是一位女子。耶穌基督的「好消息」是給眾人的,無論何種階級、性別、種族、族群皆然。撒馬利亞婦人去邀請其他人「來看」。

各地基督教群體目前的宣教任務可以用普世教協前總幹事艾米力歐・卡斯楚(Emilio Castro)的一段話作為總結:「宣教是我們基督徒生活中的現實基礎。我們因著耶穌基督而受召存在,我們受釘、復活、受上帝呼召與祂一同達成關乎全人類的目的。我們在這世上的生活是宣教的生活。」

同作者相關文章:
你要不要作基督門徒? (第 175 期)
對話:關於約翰福音4:1-42 (第 157 期)
你要不要作基督門徒? (第 175 期)
公共場域中帶來解放的相遇 (第 162 期)
愛與生命的重量 (第 161 期)
尋求經濟與土地的公義 (第 160 期)
約瑟與他的兄弟姊妹一同追尋自由 (第 160 期)
對話:關於約翰福音4:1-42 (第 157 期)
處境化聖經研究:與南非工人探討經濟問題 (第 154 期)
聖保羅聲明:生命經濟之國際財經轉型 (第 144 期)
上帝與一切活物立約 (第 139 期)
原來大哥哥大姐姐是農夫? (第 6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57 期 看見──約翰福音 (13-1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57期  2016年  12月 看見──約翰福音 157
本期主題:看見──約翰福音
發行日期:2016/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看見──約翰福音
不願被馴服的信仰團體
道與真光的創造:約翰福音前言(1:1-18)淺析
對話:關於約翰福音4:1-42
第14位淚眼使徒
就是一場冒險──給大專生的讀經分享
「找到」的喜樂——關於少年潘霍華
為排灣族翻譯聖經聖詩的懷約翰牧師
西斯特宏隱修院的復活節
愛,得以戰勝死亡
黑暗之光:遠藤周作的《沉默》與幕府時代的基督徒迫害
尋找愛情,卻尋見自己
愛與自由—社青讀經營感想
永遠的客家老師─邱善雄牧師
【讀經筆記26】「兩粒奶」敢有影bē見得眾?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 】莊松榮ê「全鹿丸」kap蘇振輝ê「人生醫院」
如果生命就像單車環島繞一圈
褪下保護色:第12屆同訓營心得
一個基督徒關心同志議題的心聲
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